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阳泉市的公路地质病害及成因分析,对县乡公路地质选线、地质病害段选线方案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王家崖处的地理环境与地质病害的分析 .认识到高台地边缘地带对公路工程产生的地质病害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工程病害频繁发生,引发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山体开裂等地质病害。为提高公路的安全性,降低成本,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地质病害诊治技术。TSP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地震CT地质病害诊断技术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取样测试等手段,查明路基病害段落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措施建议,为处治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徽杭高速公路在隧道施工中发生了滑坡,认真总结治理这一地质病害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对地质病害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省道222线塔城~裕民公路"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特征,总结了该段公路的各种工程地质病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并对不同工程地质病害提出了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工程地质角度介绍云南山区高速公路常见地质病害情况,以及常见地质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等级公路危险路段及地质病害特征的现场实际调查,认真分析了其特点和对其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对这些危险路段及地质病害的防护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面先期病害是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危及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经济的路面检测方法对于及时发现路面先期病害至关重要.地质雷达路面检测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首先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原理,进而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路面检测中的运用,并对地质雷达检测与落锤式弯沉仪检测、钻芯检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路面病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由素混凝土、单层钢筋网及双层钢筋网3个区段组成的隧道衬砌试验模型,模型中布设了常见病害(空洞、空洞积水和混凝土析水)。模型自然养护28天,运用地质雷达对衬砌模型进行检测。对比隧道衬砌模型的地质雷达剖面图与实际的衬砌布设情况,可得结论:地质雷达检测对钢筋的存在反应敏感;双层钢筋网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病害复杂(叠加)处检测图像辨识准确度较差;钢筋网的存在对其上下方病害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空洞积水的反射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地质雷达(配800 MHz天线)的检测精度约在50 mm范围内,不能完成小尺寸空洞的检测。这为隧道衬砌常见病害的检测识别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并对隧道衬砌中双层钢筋网内病害和小尺度病害的检测做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受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委托,笔者单位作为牵头单位会同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对山西省部分运营高速公路地质病害进行了调查,通过该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的高速公路地质病害状况,并对今后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在公路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的原理,通过对公路病害实例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雷达的检测方法,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穿越“滇西红层”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沿线隧道由于受不良地质影响,隧道工程在进洞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坍塌,沉降、开裂等病害工程,本文就施工过程中对病害工程的处治进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隐蔽的、不可见的地质病害的检测与解析,通过"S"型三维检测布局方式利用地质雷达获取多维度数据信息,提出相关性融合算法在相邻通道间抑制噪声与干扰,提高信噪比,为了加强对非相关专业用户的可读性,开发三维可视化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地质病害的几何信息、地理位置直观显示以及对发展趋势与安全态势估计,为决策层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经济速度的加快,隧道工程也逐步增多,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约束,使得隧道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各种病害。为有效预测和检测隧道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也开始加大了对隧道病害的检测工作,开始应用各种检测技术来实施该项工作。纵观当前隧道病害检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为地质雷达。为加深对技术的认识,更为熟练地掌握与操作地质雷达技术,就该技术在隧道病害检测中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湖南省怀化至新晃高速公路k20 800~k20 935段左侧路堑边坡产生病害的特点,通过地质钻探和现场试验结果,确定了滑动面的深度,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滑坡滑动情况、地质条件以及室内试验结果,反算了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该病害边坡的具体措施,并对采取的工程整治措施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质、施工等各种原因造成部分公路隧道出现病害,基于工程实例经验以及隧道病害情况的详细调查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中常见病害类型进行分类,综述了各种病害具体的表现形态,全面分析了各类型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规律,为各类病害的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病害的治理技术。最后,提出了在公路隧道病害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区高速公路要以地质选线为先导,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注重动态设计,减少公路地质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多年冻土的基本知识和不良的地质现象,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常见病害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盘锦地区是比较典型的软弱地质,利用原路路基加宽高填方路基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较高,原路路基经过多年的自然沉降和活载的施压已经基本稳定,新加宽部分和原路基部分势必会有不均匀沉降,如何最大程度消除不均匀沉降带来的路基开裂病害是设计和施工面临的难题。结合盘锦市西外环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弱地质高填方加宽路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路基病害问题,从设计及施工方面分析了产生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病害处理方案,最终达到了理想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