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船舶航行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对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价并简化计算过程,改进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确定5个虚拟评价对象,称之为标准评价对象,作为不同通航风险等级的代表。选取某段航道作为评价实例,对其进行通航环境风险评价,通过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以风险贴近度为依据,得出该航道通航环境风险等级量化值,并与熵权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相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定量评价不同航道引航环境风险状况,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以航道通航环境为评价主体,增添反映被引船舶状况的客观量化指标,构建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物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根据待评价航道引航环境的风险特征和评价需求,使用Visual C++6.0开发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风险评价软件,为引航作业和海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实例验证中,选取长江江苏段某4段航道,根据航道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指标客观量化值,通过熵权物元模型处理得到其引航环境的风险等级。为对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进行检验,邀请20位引航员根据定性的评价标准确定4段航道的指标主观定性分数,通过风险评价软件对4段航道的引航环境风险状况进行重新评价,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条帚门航道是宁波舟山港的一条重要海上咽喉要道,这条航道的顺利开通将提高宁波舟山港的通航效率和通航安全性。同时,如何完善条帚门航道的航标布设,也关系到条帚门航道通航潜力能否被充分挖掘。本文作者根据目前航道实际条件以及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条帚门航道通航能力,借助局部密度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条帚门航道船舶类型、位置、航速和密度等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分析船舶流量时刻、日变化的时间特征。结果表明:船舶以码头、主航道为依托,高度集中于水深条件良好的深水航道,货船数量占大型船舶总量的69.35%,小型船舶以工作船为主,占40.34%。条帚门航道船舶速度以中低速为主,尤其是货船和油船,较高速度的船舶主要是集装箱船、工作船和客船。小型船舶活动随时间变化明显,呈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大型船舶活动对时间变化不敏感。条帚门航道交通量日分布中,大型船舶数量是小型船舶数量的2~3倍。该结论对提升条帚门航道通航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宁波—舟山港条帚门航道的开通,有效缓解了虾峙门航道的通航压力。但武港矿石中转码头大型矿石船的进出,仍会对条帚门航道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本文利用Arena软件对条帚门航道所受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可为相关部门的交通流组织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条帚门航道内渔船的航行安全,研究航道中远洋船舶产生的船行波对附近渔船安全作业和航行的影响,通过建立线性横摇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得到两船间安全距离,计算出船行波波高和渔船横摇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结果量化分析得到渔船航行安全作业的边界条件。据此提出安全通航应对建议:控制航行距离、控制航行速度、渔船主动避让。  相似文献   

7.
依据影响因子危险度评价标准,结合清澜港实际,对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对清澜港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价,得到相应的风险级别,为清澜港航道扩建施工和通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条帚门航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水域,介于六横岛与虾峙岛之间,由条帚门口外航道(AC段)、条帚门支线航道(BC段)和条帚门口内航道(CE段)等组成,航道全长22.6 n mile。条帚门航道示意见图1。AC段满足15万吨级船舶满载(船舶总长289 m,型宽45 m,型深24 m,满载吃水17.6 m),30万吨级船舶空载通航深度要求,30万吨级船舶+15万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沽沙航道自然条件、航道状况及进出港船型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航道环境风险,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得出船舶操纵风险,从而得到船舶单双向通航的综合风险,进而得到大沽沙航道单双向通航的控制条件,对即将开通的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的通航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江苏段航道是我国内河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内河航道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江苏段航道的通航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江苏段航道整体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但是部分通航环境复杂的水域仍存在一定的通航风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江苏段航道通航风险的准确评价,保障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玲 《中国水运》2007,5(8):19-20
为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专家和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通航水域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测的研究。本人将参考各国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工程风险研究是基于科学的预测、评估、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以期能有效地规避、预防、控制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在分析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武安段的现状、特点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发现急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研究方法。本文根据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特点构建了风险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各因素与工程风险的关联,识别确定整治工程的重大风险源,最后根据量化的综合分析结果,探讨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拟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基于口岸直水道实际情况,对照航道通航环境影响因子的危险度评价标准,选取各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对口岸直水道的通航安全的影响并进行风险评价,得到相应的风险级别。  相似文献   

14.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8):123-128
通过对影响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桥梁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评价。通过综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充分掌握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各项指标因素的危险状况,为海事管理部门改善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通航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事事故通航环境风险动权量化模型研究是基于主观风险评价向客观风险评价的过渡阶段,涉及基于贝叶斯的事故特征通航环境因子量化、主观权重调整和客观权重调整等一系列建模过程。动权模型基于主观权重劣值倾向原则以及样本事故概率影响原则。针对通航环境定权风险评价的不足,从事故特征通航环境因子量化、主客观权重调整和事故案例分析对风险动权量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可进一步明确航运事故风险机理,最终实现对事故风险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可拓云评价模型应用到航道通航环境的安全评价中,构建基于可拓云理论的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模型,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航道通航环境安全等级并定义可信因子σ,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定量计算,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优越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LNG船舶水上运输安全,提高LNG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客观性,运用云模型对LNG船舶通航环境进行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间的转换.结合Delphi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云权重与云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云图,进而分析LNG船舶通航环境中不同因素的风险等级,得到的评价结果为通航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减少评判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降低由主观臆断引起权重分配的不合理性,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峡两岸客滚船直航的逐渐常态化营运,台湾海峡的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为确保直航客滚船的通航安全,基于海峡水域交通特点及两岸港口现状,通过对海峡西侧水域海损事故的统计分析,应用专家调查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相结合的方法对两岸客滚船通航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气象因素、船员(旅客)人因因素、交通因素、航道和码头因素、船舶因素、管理因素6个危险源进行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泉金航线(泉州段)通航环境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航线通航风险进行评价,并得到通航风险级别和影响通航风险主要因素,提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晓帆  陈婷婷  何熙  陈刚 《水运工程》2020,(12):136-140
以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支流溜筒河为例,研究高坝库区内支流通航水域、航道等级及设计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回水里程、水位保证率、航道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码头作业区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论证支流航道起点,确定通航范围,之后根据水深、河宽、弯曲半径等航道条件、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下游干流航道规划等级等因素确定支流航道等级,最后采用分段推算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常年回水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梯级最低运行水位(死水位),而变动回水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需要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措施可行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通航保证率以及航道通过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