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供应商李尔近日宣布,将在2022年下半年向一家跨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4G/5G车载无线终端,通过提供先进的互联和车辆定位解决方案,辅助驾驶和停车功能。这款全新的汽车量产应用,将李尔专有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集成到李尔的4G/5G车载无线终端中,将车辆连接到云端服务,并控制车辆诊断和通信。  相似文献   

2.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12,(10):34-35
BMW互联驾驶BMW互联驾驶理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宝马为赛车运动研发的实时赛车数据监控通讯系统。从此,车辆与外界以及车辆自身系统之间的相互网络连接,以及基于此类网络连接的创新型信息、通讯和驾驶辅助系统,逐渐出现在宝马汽车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动通讯业务和车  相似文献   

3.
正风图智能科技日前已成功部署两辆自动驾驶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为中国南宁市的一所学校提供往返交通服务。这两辆车由上汽、通用和五菱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SGMW)制造。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端叫车应用预订车辆,自动驾驶车辆可在沿线9个站点提供交通服务。这些车辆配备了风图智能科技基于算法的自动驾驶车  相似文献   

4.
市场简讯     
《轿车情报》2012,(10):264-264
米其林发布中国车主环保行为调查报告 9月12日,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了《绿色车生活——中国车主环保行为调查报告》。该报告是国内汽车业界首份将汽车用户的环保意识与其汽车生活(包括汽车和零部件的消费、使用及驾驶习惯等)相联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设计了一种面向共享汽车的智能化调节座椅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APP输入用户体型特征信息,系统上传个人信息至云端并进行智能化数据计算,模拟出一个用户舒适的驾驶环境,使用该数据调动相应电机工作调整座椅等位置,用户也可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调整至最舒适、最安全的驾驶环境。驾驶结束时,车辆ECU记录此时座椅、后视镜和方向盘的位置数据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存入该用户的资料库,下次使用时直接调用数据并调节车辆。该系统的使用将有助于共享汽车的推广,使用户的出行更便捷环保。  相似文献   

6.
大众汽车近期宣布开展了一项为期42个月的自动驾驶车项目,名为自动驾驶应用以及智能车辆技术(Automat—ed Driving Applications&Technologies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缩写AdaptIVe)。该项目包含29家合作机构,其中包括10家主流汽车制造商,项目旨在开发出更高效、更安全的自动驾驶系统。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12,(1):9-9
华展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日前与中国联通宣布,将在中国合作推广BMW互联驾驶(BMW Connecfed Drive)业务。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国联通凭借其在GSM2G、  相似文献   

8.
<正>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举行了一场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峰论坛。论坛指出,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从智能化来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网联化方面,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渐普及,汽车实时在线成为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已宣布自2017年起强制安装车对车通讯系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宝马中国宣布,自2015年5月起,正式推出"BMW互联驾驶基础服务10年免费策略"。互联驾驶基础服务包括紧急救援协助热线服务、道路救援热线服务、远程售后服务、BMW客户关爱中心、BMW互联驾驶商店五项功能。此免费策略自2015年5月起适用于配置有BMW互联驾驶服务的新签约销售的车辆。对于配备高配置标准的互联驾驶服务,如旅程咨询、实时路况信息等功能仍然以三年为限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零排放的全新日产聆风完美诠释了日产汽车如何通过"日产智行科技"改变车辆的驾驶、动力以及与社会融合,详尽呈现了"日产智能驾驶"、"日产智能动力"、"日产智能互联"三大领域。日产智能驾驶(Nissan Intelligent Driving)全新日产聆风搭载的Pro 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Pro PILOT Park日产自动泊车系统、e-Pedal日产电子踏板及日产安全屏障技术彰显出日产智能驾驶。Pro PILOT日产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车辆在单车道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驾驶者预设的速度下(30-100km/h)自动保持与前车的车距。同时,该技术还能够辅助转向,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13,(35):13-13
日产汽车表示计划将旗下全自动驾驶车辆投放到市场,时间为2020年。日产高管还暗示,虽然目前未在自动驾驶车领域同谷歌合作,但未来不排除这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静态车被撞,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事故案例:李某是某机械长技术员,其持学习驾驶执照驾驶小型汽车,载着妻子和孩子去医院看急诊。当其由东往西行驶到某国家机关门前时,汽车轮胎爆胎,李某便将汽车停在小型车道内更换轮胎(未开前后小光灯)。车辆修复后,在李某将坏胎放置后备厢之际,适有某报社驾驶员张某驾驶小汽车(未开远光灯)以50公里的速度由东向西驶来,  相似文献   

13.
宝来(Bora),家喻户晓,中国史上首款驾驶者之车。 但在中国,乘车人的话语权不逊于驾驶者,毕竟汽车乃一家人的共同财富。 于是,身为家用车的全新宝来转变了角色定位——不只为驾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一种能正确模拟汽车驾驶动作,并能在主要性能上获得与实车驾驶相同感觉的仿真设备。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训练型汽车驾驶模拟器和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训练型模拟器可以初步完成对新驾驶员的训练;开发型模拟器能对人一车一环境系统进行研究,从而验证事故的发生原因,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为汽车工程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系统是一种能正确模拟汽车驾驶动作,并能在主要性能上获得实车驾驶感觉的训练装置。采用模拟器训练,可在基础驾驶方面代替实车训练,缩短培训周期,而且不受天气影响;培训出的学员质量高,动作规范;减少车辆磨损,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云平台的车机控制技术属于汽车端的智能化、互联性技术,通过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可以实现外部智能设备对汽车部分功能的远程操控。本文以车辆与云端交互技术为切入点,对技术现状和市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数据挖掘和存储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和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首家集三个世界500强品牌的中国石化北京龙禹玉泉加油站得来速餐厅汽车服务店在京落成。该项目的落成为消费者同时提供车辆加油、便利店购物、麦当劳快餐、霍尼韦尔汽车美容保养快修等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通用汽车期望将其在V2X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开发成果带到中国,推出既符合本土市场所需又节约时间和开发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2015SAECCE)上,通用汽车分享了其在网联汽车(V2X)技术与标准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开发成果,并积极推动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标准在中国的应用。包括车与车互联(V2V)、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V2I)以及车辆与行人通信(V2P)在内的V2X技术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通过各种新型驾驶辅助应用,  相似文献   

19.
舒红  袁康  修海林  夏芹  何杉 《中国公路学报》2019,32(11):245-254
针对L2/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仿真测试和封闭场地测试认证需求,结合现有L2/L3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车型的主要功能特点,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基础测试场景群的构建方法。首先针对指定的道路交通环境,分析主车和周围交通参与者可能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的组合,确定复杂场景群。其次分别以主车功能所确定的各个可能运动方向,依此与各干扰车辆的可能运动方向(包括任一干扰车辆不存在的情形)进行组合,组合时采用PICT组合测试工具,并添加必要的运动约束条件,选择参数组合覆盖标准自动生成全部的组合场景群。最后结合场景筛选规则,筛选出具有测试价值的覆盖各个层级及功能的基础测试场景群。采用场景构建方法,对于主车处于三车道中间车道的路段场景和无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场景,分别构建62种和33种基础测试场景。根据驾驶人行为特性、交通规则、汽车在城市、郊区和高速公路工况下的典型车速、加减速度、横向加速度、交通事故和自然驾驶数据库的有关场景数据等,设计主车换道工况的测试用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建立主车局部路径规划和控制仿真模型,并对主车危险换道场景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主车在邻车道前车大减速的情况下实现了减速换道并避免了与本车道前车和邻车道前后车的碰撞,同时跟踪到期望跟车间距,验证了该换道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科技》2013,(6):6-6
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向媒体公开了利用近红外线探测器(前轮前方的黑色长方形部分)等装置实现自动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车是在电动车“LEAF(中国名:聆风)”的基础上研发的自动驾驶试制车。该车配备了利用声波、电波、光的感应装置以及5个摄像头。汽车内置的“人工智能”设备将对其探测到的车道、其他行驶中的汽车、障碍物、道路信号及标识等信息进行识别,无需驾驶员操控方向盘就能自动行驶。油门和刹车等装置也将实现自动操控。 该车要实现商品化还需要等待主要国家规范了“自动驾驶”相关法规之后才能销售。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正在讨论分阶段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事宜。作为设想,最终希望实现自动和手动驾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