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水海洋工程船减振降噪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深水海洋工程船为例,介绍了船舶减振降噪方面的设计方案和改善举措,以达到减振降噪效果。根据国际海上安全委员会《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和船级符号要求,研究在设计和建造不同阶段减振降噪的方法,为船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为其他类似产品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大型绞吸船开挖珊瑚礁时,在排泥管线较短的条件下,水下泵单泵施工的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并与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双泵施工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单泵施工不但可以节省油耗,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是可以推行的一种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曾庆松  王炜  郑琴  刘树祥  李向荣 《船舶》2017,28(5):80-86
耙吸式挖泥船安装水下泵通常是为满足深水取砂疏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水下泥泵装置技术的成熟,水下泥泵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道疏浚作业。相比于舱内泵,安装水下泥泵可有效提升泥泵吸入浓度、提高装舱效率,并可改善泥泵的气蚀性能、减少振动。文章从离心式泥泵的特性出发,阐释应用水下泵可提高疏浚浓度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水下泥泵装置的组成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耙吸式挖泥船应用水下泥泵的实船案例,为耙吸式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富强 《水道港口》2006,27(4):241-242
移位疏浚,是在货船驶离码头的短暂空闲时间内,迅速将泊位内侧海底淤浅泥沙移至泊位外侧;在码头靠泊货船条件下,将泊位外侧海底泥沙挖走,这是在不影响码头正常作业条件下,完成泊位水深维护疏浚任务的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马鞭洲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工程施工难度大,如何维护疏浚以保证工程如期按质完成需要深入结合工期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本文主要依据工程实际,分析了工程特点,并提供了具体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移位疏浚,是在货船驶离码头的短暂空闲时间内,迅速将泊位内侧海底淤浅泥沙移至泊位外侧;在码头靠泊货船条件下,将泊位外侧海底泥沙挖走,这是在不影响码头正常作业条件下,完成泊位水深维护疏浚任务的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吹泥上滩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必要性、经济性,并对吹泥工艺及其设备选型、吹泥站布设和输泥管线的形式、管材及管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深水水下连接器制造国产化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阐述了深水水下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重点从制造、测试方面的技术工艺难点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对深水水下连接器制造国产化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赵德招 《水运工程》2017,(4):111-116
构建疏浚货运比、疏浚单方经济效益2个相对指标,同时结合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5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货运比趋于下降,已由运行首年的1 083 m~3/万t降至2015年的765 m~3/万t,降幅近30%。近5年来,深水航道疏浚单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2015年已达到142元/m~3,远高于目前国内疏浚费用单价。同时,用于滩涂围垦的航道疏浚土数量相当可观,有利于控制疏浚和造地成本,实现提高长江口疏浚土利用率和增加上海市土地资源战略储备量的双赢局面。当前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全面发挥效益的稳定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1.
康为夏  罗志平 《船舶》2006,(4):32-36
随着海上石油勘采、矿产资源开发的日益升温,海洋作业工程船是近几年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一类船型,由于船员配置及作业环境的特殊性,空调系统的设置同常规船舶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同时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船舶空调系统的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通过4 000 t全回转起重打捞工程船空调系统设计,对此类工程作业船舶空调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射流疏浚是利用一定水压的射流装置对一些特殊作业区进行疏浚,具有节能、高效、经济的特点。对射流疏浚施工效果的检测技术比较复杂,结合“新海鲸”轮疏浚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进行射流疏浚施工的实例,对射流疏浚施工测量方法、检测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可为同类项目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海水声探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水声探测系统的信号检测性能,研究了在深海环境下水声探测的特性.在对浅海和深海声传播特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深海声传播的优越性.通过对不同海洋深度声源的声传播特性仿真分析,证明了深海环境有利于实现远距离声传播.在一定信号接收带宽的情况下,计算了位于深海区域的水声探测系统对安静型潜艇的最大被动水声探测距离,进一步证明了深海环境有利于实现远程水声探测.研究结果为在深海环境下探测安静型潜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凌  杜勤 《船海工程》2007,36(3):82-86
针对目前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向深海发展的趋势,对深海半潜式平台的锚泊系统的布置方式、所采用锚泊线材料和锚设备,以及模型试验和静、动力、耦合计算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介绍,为我国今后深海油气平台锚泊技术开发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子龙  郑昕阳 《水道港口》2010,31(3):220-223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地震对水工建筑物危害程度及水下振动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下结构物抗震设计计算与结构抗震物理模型试验的差异,阐述了在交通行业建设大型水下振动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建设水下振动台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水下振动台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跃 《船舶》2015,(5):114-118
以某大型绞吸挖泥船为例,应用参数化软件PROE进行疏浚系统三维设计,探索三维软件设计效果。研究表明,PROE应用于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切实可行。PROE可以满足疏浚系统建模、装配、布置、出工程图、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不同的设计需求。该研究对船舶三维设计推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桑托斯工程四标段C段浅滩的成功浚挖为例,重点分析了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浅滩施工中的难点、要点及重点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为类似大型耙吸挖泥船的浅滩切削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湖疏浚底泥的固化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旭更  胡保安 《水道港口》2011,32(5):367-372
通过固化处理将河湖疏浚底泥转化为固化土是目前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疏浚底泥固化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物化反应、水分转化和骨架构建3种固化过程机理,并对影响固化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固化材料掺加量、含水量、养护龄期与粘粒含量,同时介绍了目前固化工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得出了工程经验。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了河湖疏浚底泥固化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