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春林  王峰 《江苏船舶》2001,18(5):37-39
扬州市地处苏北水网地区,南临长江,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历史上水运业就十分发达.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乡镇水运业的蓬勃发展,全市乡镇造船工业也异军突起,在经历了起步与发展、整合与优化、提高与壮大几个阶段后,扬州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内河小型船舶建造基地,造船量约占江苏全省的30%,地区优势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
珠海水运业的发展,带动了船舶修造业的发展,使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成分的经营结构,随之竞争也十分激烈.至2000年6月底止,全市船舶修造厂已发展到17家,其中乡镇船舶修造厂12家,拥有4000吨级船坞两座以及其它修造设施.近几年来,珠海市水上运输管理处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乡镇船舶修造业的管理力度,使大部分乡镇船舶修造厂做到规范经营.但由于对乡镇船舶修造厂的管理无法可依,影响了乡镇船舶修造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国民 《中国水运》2002,(12):47-47
改革开放以来,"有水大家行船"成为共识,投资水运的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别在山西省这样的非水网地区,个体投资水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镇船舶发展迅猛,成为水上运输的一个特殊群体和生力军.目前,山西省乡镇船舶的数量占全省船舶总数的98%,是名符其实的乡镇船舶水运省.乡镇船舶的大量发展,给水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繁荣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水运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苏文业 《珠江水运》2011,(16):90-91
通过对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相关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分析,认为此举将增加造船订单,带动内河造船及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建议加大造船政策和融资扶持力度,以更好地促进梧州内河造船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蔡立 《中国水运》2005,(7):40-41
从4月21日起,遍及全国范围的治理低质量船舶的行动开始,将有望彻底改变船舶制造业的市场规则。这几年,中国水运业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发展速度最为迅猛。但是,大量低质量船舶进入运输市场和生产领域,成为水上安全的重大隐患。日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了他们对民营造船企业“管理缺位”的隐忧。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是江苏省惟一专业从事船舶设计研究的科研所,主要从事各类民用运输船舶、军辅船舶、工程船舶、特种船及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全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60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近30名。建所近40年来,我所为促进我国造船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  相似文献   

8.
林晓东 《中国船检》2006,(10):56-58
民营造船业已成为造船行业的生力军。作为民营造船业的前沿,台州,民营造船则更是热火朝天。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造船厂60家,其中民营造船厂58家,2005年,全市共新建运输船舶573艘,总吨位达983936总吨,新建船舶总吨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但是随着民营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是江苏省惟一专业从事船舶设计研究的科研所,主要从事各类民用运输船舶、军辅船舶、工程船舶、特沖船及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全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60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近30名。建所近40年来,我所为促进我国造船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是江苏省惟一专业从事船舶设计研究的科研所,主要从事各类民用运输船舶、军辅船舶、工程船舶、特种船及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全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60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近30名。建所近40年来,我所为促进我国造船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