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汽车法规体系、认证流程等方面,分别阐述了欧美日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比较分析了欧美日三大车辆型式认证制度,并简要介绍了欧美日车辆认证制度及相关技术法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我国汽车企业快速了解欧美日汽车产品准入制度,破除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尽快进入欧美日汽车市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入世”将为中国摩托车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条件。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仅靠“入世”这一概念显然不够,还必须熟悉和了解国际通行的运作方式和标准。有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摩托车型式认证制度的内容和程序,阐述了其认证制度对中国摩托车企业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认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认证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对中国摩托车企业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欧洲市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欧标认证的含义欧标认证,也被国外认证机构称为E/e-MARK,是“车辆产品欧洲技术标准型式认证”的简称。我国企业界之所以称之为欧标认证,首先是因为认证的依据是欧洲的质量技术标准,其次是认证合格的产品将被许可挂上E/e欧洲某国标识。按照欧盟理事会的解释,“型式认证特指一种秩序,成员国依据该秩序指令验证某一相好的机动车辆符合全部各项指令所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政府行将对汽车产品(含制造,进口,销售,维修和使用)实施型式认证制度,以将汽车的安全性,废气排放与噪声,能源消耗纳入强制性管理的轨道。本文在概述ISO所倡导的八种认证制度基础上,分析汽车型式认证与现行“质量认证”的区别,以及型式认证对促进汽车技术进步与机动车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强国,其进口车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进口车型中除欧洲部分豪华品牌外,多数车企的销量不高,因此日本有“进口车坟墓”之称。随着我国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有企业开始关注日本市场,日本汽车市场的准入制度成为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日本型式认证制度、共通构造部型式指定制度、进口车特别对应制度、平行进口等进行说明,为国内车企进入日本市场选择适合的认证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本期刊登了贾新光同志《从一只风筝开始的产品认证制度》一文,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国际通行的型式认证制度。我国已经入世,在入世文件技术贸易壁垒协定(TBT)中承诺,我们在入世时起,应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规定,必  相似文献   

7.
型式认证,作为政府管理汽车产品及其市场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行为。它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使部分人对其"敬而生畏",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部分人又对其"茫然不知所措",现阶段在法制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认证过程的某些"不确定性"又使部分人随意对待认证。为了使大家对汽车型式认证有一个完整的概览。拟定此文与之共勉。  相似文献   

8.
张建伟 《世界汽车》1995,(1):16-19,45
现行的汽车产品管理制度在实施中的存在很多弊端;建立型式认证制度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到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法律为基础,技术法规为依据,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型式认证制度;在过渡阶段,应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依据,利用认证委员会开始起步,以现行的强制性标准为技术依据,进口汽车质量许可制度逐步与型式认证制度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标准是以EC汽车技术指令为蓝本,个别参考日本安全标准和美国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汽车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已有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国家(如日本)逐步采用ECE汽车技术法规替换自己本国原有的技术法规,许多非协定书缔约方也单方面承认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使得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在此列出我国N3类车辆应贯汽车强制性标准所参考的国外法规,以供参考(见表)。  相似文献   

10.
朱毅 《天津汽车》2011,(4):13-15,27
近年来欧盟在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开始大量采用美国自我认证的要素。文章分别介绍了欧美的2种认证制度,通过对欧盟汽车产品型式批准技术指令2010年的修订情况介绍,阐述了欧美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方式上日益融合这一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出口企业了解国际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最新发展情况,更好地开拓国际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的形势,为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节能、排放、防盗的性能,进一步制止散、乱、差的局面蔓延,国家将适时推出“汽车产品认证制度”。在国内销售的汽车产品必须由国内的产品认证单位认证才有效。汽车工业企业必须事先通过生产条件认证,才有资格按照“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的要求,选择国家认可的检验机关进行新产品强制性项目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再由企业提出产品认证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合格后,即可对合格产品颁发认证证书。国家经贸委以《公告》形式即予发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贸易交流、生产建设、技术开发等活动中的基础作用显得日趋重要。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对汽车产品通常实行的是产品认证制度,从美国的自我认证到欧洲的型式认证所依据的都是技术法规,在我国强制  相似文献   

13.
彦仁 《汽车与配件》2002,(16):34-35
国际上汽车主要生产国都采用了型式认证制度,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型式认证的条件: 1.我国至今尚没有汽车技术法规,现中汽技术研究中心已制定好近40项汽车技术法规上报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但还有部分汽车技术法规尚在制订之中。 2.汽车技术法规的审查、颁布应由全国人大负责,还是由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审查、颁布、并实施,至今还是一个谜。 3.我国尚没有不依附于企业的国家级型式认证机构,现有国家轿车质量监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进入欧盟市场的摩托车产品必须按照欧盟2002/24/EC基础框架指令规定进行产品型式认证。我国现行的摩托车产品认证制度(3C、准入、环保认证)主要是借鉴了欧盟摩托车产品认证制度,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也是全部或部分引用欧盟技术法规和指令。目前,欧盟L类车辆的认证管理体系是基于2002/24/EC(取代92/61/EEC指令)基础框架指令建立的,随着摩托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车辆结构、设计和动力技术相继出现,而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却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严重滞后于技术的进步。因此,对欧盟现行的L类产  相似文献   

15.
型式认证作为政府管理汽车产品及其市场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行为.结合我国汽车型式认证现状,阐述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CCC认证》、《国家环保目录》以及《北京环保目录》等主要认证型式情况.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管理部门加大了推行认症制度的力度,国家机械工业局为尽快实行摩托车型式认证作了许多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2000年期间发布的一系列设计规则和有关人员的培训等,摩托车产品和企业目录管理工作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即将被型式认证所取代,这对于产品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早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形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市场对电动自行车的要求主要是基于标准JIS D 9115:2009《电动助力自行车—设计指南》,其产品型式是电动助力自行车,与我国市场上的智能型电动自行车相似。日本市场有产品认证制度,SG认证是财团法人制品安全协会对自行车产品的认证。财团法人制品安全协会是1973年成立的法人组织,随着2000年《消费生活用制品安全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18.
李怀彬 《商用汽车》2004,(12):30-33
我国汽车产品认证试验项目及费用国内目前存在的4大认证型式都需要对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进行检测,其中国家发改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需要48项检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CC认证证书》(中国强制性认证)需要47项检测,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目录》需要3项检测,北京环保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车辆型式认证体系的变化,旨在帮助国内车辆行业相关企业为应对澳大利亚实施《道路车辆标准法案》进行前瞻性规划。本文简单介绍了道路车辆型式认证,过渡期安排,重点介绍了《机动车辆标准法案》下标识牌认证与《道路车辆标准法案》下道路车辆认证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0.
车夫 《汽车与配件》2002,(20):34-35
自1969年日本政府对缺陷车辆实施第一次回收以来,至1990年21年间共发出回收通知书751项,累计回收车辆15126207辆。事实证明,该制度与型式认证制度配合,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1969年,日本修改了《机动车型式认证规则》,增加了制造商承担“召回缺陷车辆时公布”的义务。1995年,日本又实施了《产品责任法》,规定因汽车缺陷发生交通事故,受害者有权得到赔偿等内容,充实了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