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北京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编码》规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提高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性,认为统一编码更有利于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查询和管理.分析新编码规则,说明它在原有编码的基础上借鉴有关的行业编码;对设施设备资产按照一致规则统一编码,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不同部门数据分享提供最基本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军物资编码现状.提出应用信息资源规划(IRP)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建立统一的军用物资编码体系,并对具体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议,为我军统一的军用物资编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资产编码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分析了资产编码在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中的作用.认为统一编码有利于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做好资产编码基础准备工作是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是实现铁路行业优质设计、高标准建设乃至智能运维的核心技术之一。铁路桥梁体量大,工程各阶段信息流通不畅,难以实现精细化、智能化建造的目标。针对现状情况,结合现有技术标准、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研究编制桥梁LID编码,并针对Revit系统开发属性添加插件,探索其在西康高铁桥梁工程设计、施工阶段中的应用价值,验证构件编码的适用性和先进性。结果表明:(1)首次建立一套适用于铁路桥梁信息模型的编码规则,为工程建造管理奠定了基础;(2)LID编码具有唯一性、可扩充性,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3)自主开发的插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本上解决了手动添加属性困难的现状;(4)附加LID编码的信息模型能够在项目多阶段实现共享流转,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军物资编码现状,提出应用信息资源规划(IRP)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建立统一的军用物资编码体系,并对具体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议,为我军统一的军用物资编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故障编码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动车组故障信息描述的准确性、规范化,为动车组的维修提供更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提出了动车组故障编码的设计方法.对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中既有的故障描述信息进行了梳理,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故障名称字典.根据故障名称字典和编码的基本原则,确定了的码元集合、编码组成及码位分布,最终得出了一种故障编码的具体方法.该编码尽量达到结构简单、适用,降低数据的存储空间,便于管理和使用,提高故障信息查询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朱进友 《铁道货运》2014,(10):22-26
根据铁路货车的车种、车型、装车站、卸车站和运用状态等信息,为每辆货车编制独有的数字加字母10位编码,并且以1辆货车完成1次货运周转为例,对铁路货运车辆的信息编码实时更新工作进行阐述。将信息编码技术与现有的货运车辆实时跟踪系统相结合,形成能够实时更新所有货车位置与状态信息的完整数据库,为铁路调度和管理人员提供统计分析工具,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京九线自动闭塞点式叠加信息的外编码电路,及其CAD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专用Modem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讨论了数据通信中纠错编码的设计过程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纠错编码纠错迅速,及时,具有恒定的信息传输速率的特点,能够满足工业控制领域对控制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多专业的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各阶段的设施设备信息采用不同的分类编码体系,难以开展设施设备的统一化管理。调研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该分类编码体系是以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分类编码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划分了21类,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可兼容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并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铁路BIM标准体系的制定是推广和规范BIM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分类和编码是BIM标准体系中语义标准的一种实现方法。建筑行业的信息分类编码研究起步较早,且作为BIM技术的先行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比较成熟的分类编码体系。通过对建筑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发展历程和重点分类编码体系的介绍,对其编制思路、信息组织方式和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建筑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铁路行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SEI系统设备是集列车运行控制及车站联锁功能于一体,通过UM2000轨道电路进行地-车连续信息传输,实现车载设备的连续速度控制。UM2000轨道电路利用混频技术实现数字编码,其编码原则及其低频信息分配及定义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下面仅就编码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罗晴 《中国铁路》2006,(4):63-65
2003年俄罗斯铁路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在股份公司总部设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对各铁路局的电子所拥有业务领导权,并负责各种系统的运营维护。目前,俄罗斯铁路投入运营的系统有客运自动化管理系统、劳动资源管理系统、财务资源管理系统、货运自动化系统、税务统计系统、货运制票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等。俄罗斯铁路在信息系统集中维护,信息集中处理,建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155Mb/s的大流量宽带网络,运行维护与系统开发分离,以及各系统信息综合应用等方面都为我国铁路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应答器信息在车-地间进行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对于保障列控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我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已将应答器作为CTCS-1及以上级别系统的关键设备,用于向运行列车传输列控安全信息。本文分析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随机突发错误、异步传输错误、长短帧报文误译及报文切换时错译等各种错误模式。为保证信息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了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中采用的CRC循环冗余码及同步信息码校验、10到11bit字转换、整形约束条件检查等防护措施在编、译码过程中对以上错误模式的防范能力,从理论上论证得到: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有效保证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研制适用于CTCS的应答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邱成  朱衡君 《铁道学报》2007,29(3):118-122
介绍在轨道交通中常用的列车定位技术,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绝对位置编码的列车定位技术。利用优序列(最大周期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对轨道线路上的绝对位置进行编码,当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通过车载阅读器顺序检测设置在轨道线路上的二值标记,在不同位置上读到的标记在移位存储器中构成唯一的位置编码,以此位置编码值作为地址与车载阅读器所处位置的坐标信息相对应,就可以实现列车的绝对定位。二值标记可以根据列车定位精度的需要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布置,既可以对整条轨道线路统一编码,也可以与既有应答器相结合应用,每段应答器之间的轨道线路采用相同的编码。该定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按照铁路总公司构建铁路通信设备设施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各铁路局通信设备均需按照规定的编码规则统一编码并纳入大数据平台管理。为尽快完成编码工作并为后续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数据,铁路局成立专门项目组,设计实现铁路通信设备统一编码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设备的统一编码及现场贴码工作。本文针对系统架构、平台设计、手持终端及贴码标签的选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种吸引子图象编码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压缩速度慢是吸引子图象编码技术实用化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加速其编码过程,是当今吸引子图象编码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吸引子编码的方法,它将分形维数作为衡量值域子块和定义域子块是否匹配的主要依据,有效避免了传统编码方法中子块匹配的耗时运算,同时采用气泡上浮法和二分法等快速排速和查找方法加速其编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比传统Jacquin方法快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赵海 《铁道勘察》2012,38(5):16-18
简要介绍了铁三院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就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铁三院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满足了各业务部门对基础数据资料应用的需求,是铁三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已有的信息编码方法,结合生产制造业和产品的编码经验,提出基于对象的信息编码方法。该方法将铁路公用基础信息作为对象,采用基于对象的方法,分析对象的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铁路公用基础信息分类体系。根据分类体系构造类别码。分析对象的基本属性。根据选取的属性构造类别码和辅助码。采用专家知识库和优化算法优化选取适于编码的属性,利用对象的继承性,形成编码模型。根据编码模型和编码规则,将类别码、属性码和辅助码组合在一起形成信息编码。采用该方法对铁路车站信息进行编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信息编码理论中的Huffman树、二叉树、带权的路径计算等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及算法引入到物资信息系统通信编码和物资编码的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