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种透水性基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路面结构内部的排水,其应用前景广阔。从配合比设计、施工前期准备、现场施工控制等方面,对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竹城公路试验路段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严重,容易产生板底脱空的普遍现象,结合工程事例,设计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对预防早期破坏,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实例,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含水量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含水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路入手,结合河南省南阳至邓州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原材料的选择和混合料的配制,以及在施工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含水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控制因素。以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含水量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含水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与路面基层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整体性好、承载力高、水稳性好、且较为经济,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许多高等级公路中得到采用。作者根据参加河南省郑许高速公路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实践,介绍了该基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并阐述了施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公路基层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除了水泥剂量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配合比设计时尽可能充分地考虑这些因素,挑选出既经济合理、满足规范技术要求又施工方便的配合比。正交试验法无疑是一种切合实际、省工省时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因具有整体性强、刚度高、承载力大和水稳定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工程.结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特点,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试验、施工工艺等方面,阐述了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为相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常用的一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配合比的试验,控制好施工技术。本文结合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及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福宁、京福、泉三等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试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及其注意事项加以探讨,可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淋溶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降低污泥中毒性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的pH 值、微生物的接种量、淋 溶的温度及循环淋溶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最优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淋溶液的 pH 值随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逐渐降低,培养基最佳的pH 值为1.0,最佳微生物的接种量为15.0%,最佳淋溶 温度为30C,最佳循环淋溶时间为全天循环;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中Cd、Mn、Cu、Pb和Zn的浸出率分别高 达88.0%、88.0%、69.0%、67.0%和83.0%.   相似文献   

12.
以浦南高速公路C2合同段为工程背景,按照不弃土、不改良原则,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分析了土的强度、干密度、饱和度、膨胀量与含水量、击实功的关系,据此得到了高液限粘土最佳含水量范围,提出了高液限粘土用于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即可用含水量及其对应的干密度、压实度和饱和度要求值,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高液限粘土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交通堵塞等严重后果,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数量及里程的不断增加,其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重视.采用图解法分析公路隧道道路与环境特征、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特点、交通事故的季节分布、机动车辆的碰撞方式及影响因素,并从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路面质量、交通标志与标线、车辆的维护保养及合理使用、提高驾驶员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提高公路隧道安全行使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环境选线"的理念,要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仅从地形、地质角度出发进行选线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宏观角度出发,考虑气候、植物对公路选线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分布于云南不同气候、植物环境条件下的公路建设的调查研究,从地质灾害层次分析了气候、植物等环境因子与公路建设的相互影响,得出气候、植被及地质是公路建设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基于气候、植被及工程地质的公路"环境选线"的思路,并以云南省昭通—待补公路的建设为例,阐述了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原则和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和景观设计是边坡工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而边坡景观设计仅是公路景观设计六个组成部分之一;"安全、和谐、因地制宜、持续性、经济、可行、体现时代和地方特色、环保、符合美学"的边坡景观设计原则是应该提倡和遵循的;通过三种路基型式(路堤、路堑、分离式)的边坡景观设计案例,解释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景观设计的技术类型,这些均可为边坡景观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轨道全寿命周期成本为基础,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模糊聚类估算模型. 并以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1号线为例,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里程、敷设方式长度、敷设方式比率、车站总数量、敷设方式车站数量、车站比率、车辆数量、运营工作量和平均站距等14个特征属性,依据2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样本数据,按高运营成本和低运营成本两类,分别计算了地上线和地下线二种敷设方式的运营成本. 估算结果表明,地下线路敷设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为地上敷设方式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QC/T633—2000《客车座椅》的修订列入了国家发改委2006年汽车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并于2008年1月通过审查,完成报批稿。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座椅扶手、脚蹬等新结构件的术语、定义和技术要求,突出了客车座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调节机构的使用方便性,从零部件要求、装配要求、调节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对座椅用材料有害物质的限值要求,这在国内还是首次。该标准的修订对于全面提高H2、H3类客车用座椅的设计、制造、使用水平,确保客车座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后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浙江交通建设中存在着规划、资金、土地资源、管理、科技人才与信息化、安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要发挥交通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引领浙江城镇化发展,浙江要突出重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强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源节流破解交通建设资金瓶颈,创新思路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科技和信息化作用,加强新型城镇化中交通建设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year 1928, when Schilling andDinger first discovered eperythrozoon from ro-dent[1], eperythrozoon has been spread all over theworld[2~6]. Described by Puntaric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86[7], the eperythrozoonosis has been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n its infectionroute and outbreak character[7~11]. Since mosteperythrozoonosis is a latent infection and the un-successful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the pathogeny,the research conducting the life circle, transmis-sion, infection r…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有桥梁评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建立一个基于桥梁的承载力、耐久性、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等的综合评定系统,可促进桥梁运营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