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毛齐 《经济导报》2007,(10):24-25
《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中国建立规范和公平的市场机制的两部重要法律。多年来香港居民在内地投资和置业越来越多,《物权法》实施後,有关产权问题将会逐步明确,有利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往与合作。而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港商虽较以前稍高一点,但还是具有竞争力,香港投资者到内地参与公平竞争的同时,面对一个庞大的市场,总体还是有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香港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道息息相关。在一手和二手房地产市场,地产代理(内地称“房地产经纪人”)都扮演着促进成交、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角色。2004年和2005年.香港分别有超过12万宗物业交易,每年的成交金额接近4.000亿,其中不少交易都是由地产代理促成的。  相似文献   

3.
赵晨 《经济导报》2007,(50):7-9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凭藉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倚靠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强大吸引力,香港也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式形成以来到回归後的十年.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脉搏跳动得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深圳个别住宅项目做价已超越本港新界西北区,吸引内地买家来港抢购“低水”单位,多家发展商遂趁机往内地吸客。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内地人赴港越来越自由,内地人在港的投资将更加多元、大手笔。预计置业自由行会令香港楼市活跃起来,而落後大市的新界西北物业,将成为他们的扫货目标。  相似文献   

5.
内地人士在澳门购买物业可以成为澳门人。日前,澳门有关关门发布了“2002澳门置业居留计划“,旨在吸引内地人士通过买澳门物业实现澳门居留。据最新数据显示,近年内地居民赴澳门置业居留者越来越多。仅今年1到10月,办理此服务的已达1500名。申请者拥有澳门物业产权后,其全家人可获得澳门永久居民身份,每年无居留时闻限制,子女可享受九年免费中英文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香港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近年来香港受益最大的是内地企业的境外上市集资活动。从2004年开始在港掀起的新一轮内地企业集资潮.参与者包括内地五家最有实力的商业银行等高增长的大型优质企业,大大扩阔丁香港股市的发展基础,给香港金融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动车》2003,(5):36-36
在香港开业超过20年、曾拥有近百家分店及数千名员工,一度位居全港四大地产代理之一的鸿运地产公司,因市场萎缩、楼市持续不景、资金周转不灵等因素,导致长期亏损,今年2月中旬决定自动申请清盘,旗下的20间分行全线结业。这个消息在香港各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撼。据悉,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几年间,香港地产界不断出现地产代理行结业和兼并的案例,先后有柏联、安时及历山地产等相继结业,以及美联物业收购香港置业,中原地产购入利嘉阁地产等,而这次鸿运地产结业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个案。因为此案恰恰在香港政府刚刚推出救市的九大政策、港人期待楼市重现曙光之际发生,难免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促进中港两地经济融合的重要平台。内地和香港自2003年6月签署CEPA以来,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作为一个开放及不断发展的自由贸易协议,特区政府与内地当局自CEPA首阶段於2004年7月7日全面实施後,不断磋商丰富CEPA的内容,分阶段加入更多有利营商的开放措施,为香港企业创造更多商机开拓内地市场。踏入2007年,标志着CEPA全面实施迈向第四年,正好为这个重要的经贸平台作出阶段性的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7,(14):15-15
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王牌节目《经济半小时》在上月派出记者“放蛇”,报道了香港有商户“宰客”的行为,犹如一颗深水炸弹般在内地与香港引起极大回响。这事件若处理不好,一定会影响内地旅客来港购物的信心,使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蒙污,使内地旅客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首条进港高铁深港连接隧道于2015年10月30日宣告贯通,这意味着香港将连入内地高速铁路网,成为纵贯南北的京港高铁的关键节点,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京港高铁深港连接隧道是穿越深圳和连接港深两地的第1条地下通道,同时,京港高铁还是国内高铁网连接北京至香港九龙的第1条地下过境高铁,隧道全长为3 886 m,掘进到深港分界线后继续往香港方向掘进1 490 m,然后从香港米埔竖井拆除吊出。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专业联会”邀请,我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10余位成员,于9月24日至28日赴港作为期5天的香港汽车市场考察。 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专业联会会长林卓鸿先生全程陪同,我们先后同香港右軚汽车总商会的头面人物和英利信用财务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赵晨 《经济导报》2010,(12):14-15
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尘埃落地。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23日凌晨宣布,停止对Google.cn搜索内容的审查,并把中国内地的网络搜索服务转移到香港,但保留在内地的研发和销售团队。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7,(4):1-1
上周二,内地第一保险股中国人寿在上交所上市,上周三公布境内机构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8,13年来首次贵过港币。中央在人民币渐进有序升值的同时,迂回地放行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使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获得突破性进展,大陆金融改革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无论对於香港或内地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房地产中介向客人提供市场资讯及促成楼宇买卖交易,推动房地产市道的蓬勃发展,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地产代理从业员的素质很重要。地产代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亦可通过和各地同业交流技术和经验,进一步装备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CEPA     
《经济导报》2009,(39):8-14
内地与香港在2003年6月29日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安排”)的主体部份,并於2003年9月29日签署六份附件。  相似文献   

16.
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扮演着全球金融中心及贸易枢纽的角色,世界各国企业均乐於在港进行各类商业活动。随着中国开放,香港更成为海外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踏脚石.更多外资企业在港成立办事处以发展内地业务;同时间,亦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公司,准备踏足国际市场。凭藉各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加上中外环保市场的曰益扩展,香港环保产业拥有一定的优势,可望发展成为香港经济另一主流。  相似文献   

17.
姜玲  翁云骞 《经济导报》2007,(26):138-139
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上,浙江和香港的经济关系没有像广东和香港这样一体化,但是作为内地过去十年中堪称最具活力的省份——浙江,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心态使其在对外经贸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劲势头,同时与香港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深入。  相似文献   

18.
狄港生 《汽车杂志》2009,(11):74-74
一辆挂上中港牌的救护车月前出现在香港豪宅街头,并亮起救护灯号执勤。由于内地是左方向驾驶,内地司机又不熟悉香港路面,加上质疑内地医疗人员能否在香港行医或执勤,引起不少香港人担心有钱人拥有特权,可以包起内地救护车来港执勤,发生交通事故时将难以追究责任。俗语有云:行船跑马三分险。内地救护车司机不熟悉香港路面,只要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发生意外,难怪会引起香港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姚迁 《经济导报》2009,(45):22-23
最近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调高了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主权评级展望,这是中国与香港的评级在金融海啸后首次被调升。其中中国的“AP”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高至“正面”,而香港的“Aa2”主权评级展望亦由“稳定”调升为“正面”。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在香港特区政府招标采购34辆欧Ⅵ洗街车项目中,中国重汽脱颖而出,一举中标。这是香港特区政府首次批量采购欧Ⅵ产品重卡,也是内地品牌欧Ⅵ重卡首次在香港市场实现销售。3月5日,样车已在港通过了香港机电工程署和食环署的初步验收,可以批量生产交付,顺利进入收尾阶段。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国重汽产品在香港已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品质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内地品牌形象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