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改进托盘共用系统的托盘回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托盘利用率,在现有托盘共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托盘共用系统,该系统中的收货方可作为发货方利用收到的托盘发货,能减少至少两次空盘运输.以托盘回收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了库存成本、库存能力、运输成本、运输能力、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因素,建立了托盘共用系统托盘回收整数规划模型和供给不确定的托盘共用系统托盘回收随机规划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物流托盘载货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盘的载货效率是国家制定托盘规格标准、企业选用托盘的关键性指标.文中运用启发式运算法则,采用最优化码放原则,在货物包装尺寸不确定的情况下,设计了2个随机托盘载货试验,从制造商载货角度分析计算了3种主流规格托盘对标准包装货物和非标准包装货物的载货效率,以及不同结构(长宽比)托盘的载货性能,发现托盘的载货效率与托盘自身结构有关,在3种主流规格托盘中1 200 mm×1 000 mm型托盘比其他规格托盘具有更加优越的载货性能.  相似文献   

3.
随"互联网+物流"产生的智能托盘,为带板运输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而目前对智能托盘应用价值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三级供应链中托盘共用为背景,构建智能托盘与传统托盘混合共用的闭环循环流通系统,将循环周期分为八个阶段,建立系统总成本和效益测算模型,分别以传统托盘返还率、损坏率和智能托盘损坏率为随机变量测算系统总成本与效益.测算...  相似文献   

4.
托盘联营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将对我国物流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务之急我国应该开展立项研究、尽快修订我国托盘标准和质量规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信息沟通渠道、肩动托盘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空托盘经济和高效的调运,系统分析了空托盘调运的原因及必要性.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空托盘调运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总调运费用最小作为空托盘调运所要实现的目标,并建立优化模型.在对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单目标优化问题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利用ILOG软件对模型求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了租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以及调运时间与总调运费用之间的关系.算例证实了在租赁费用一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越高,托盘调运越少;反之,租赁托盘越少;另外,调运时间越长,租赁托盘越多.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集装化运输中空托盘调运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多式联运网络中的托盘共用调度决策难题,采用非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和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等方法优化了托盘共用系统,研究了在管理者可以选择水路、公路和铁路3种运输模式运输托盘时,管理者应采取的调度方法. 首先分析了多式联运网络中的托盘共用调度流程;其次构建了多式联运网络中的托盘共用调度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转运时间、转运成本、作业批量、托盘毁坏率、时间约束等因素;然后设计了带惯性因子的粒子群算法 (PSO with inertia weigh,IPSO) 和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 (PSO with constriction factor,CPSO);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较单一的公路运输,采用多式联运网络中的托盘共用调度模型总成本降低了69.1%;与CPSO相比,IPSO得到的调度总成本降低了1.82%;客户的期望满足时间越宽松时,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调度托盘越能节约调度成本;多式联运所耗费的转运时间和转运成本直接影响托盘共用调度决策.   相似文献   

7.
滚装托盘是物资集装化运输体系中一种新兴的集装器具,其高效性、快捷性、方便性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验证。介绍了美军集装箱滚装托盘系统的应用及其准备现状,分析了国内集装箱与托盘运输参数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使用集装箱滚装托盘系统对军用物资进行集装化运输保障的方案,并对其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军用物资的快速高效保障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的纸制平托盘(以下简称"托盘").  相似文献   

9.
从航空货物运输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长方体、圆柱体货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多约束限制的条件下,以尽可能提高托盘空间利用程度、降低运输成本为目的,研究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托盘货物优化装载方法,设计其流程,利用计算机模拟实现堆码。利用该方法可以节省试验成本,提供优化堆码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快递码放混乱等问题,本文引入可调节支撑结构高度的托盘作为装卸载体进行配送服务。首先,设计基于“砌墙”理论的托盘装载模式,提出托盘三维装载约束下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案;其次,将装卸效率代入配送时间成本,构建平均车辆装载率最高和总成本最低的双目标优化模型;然后,结合托盘三维装载约束下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案,设计托盘装载路径算法(Three-Dimensional Routing with Pallet, 3DRP),并利用LN(LOH&NEE)三维装载算例进行验证,得到68.2%的装载率,验证了其在快递配送问题中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对重庆市某快递公司的配送数据进行实例验证,方案最终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做到平均车辆装载率83.02%,且部分路径可以做到0时间惩罚成本。通过本文方案与传统三维装载方案的对比分析可知,将托盘作为载体进行快递三维装箱的优化可以兼顾车辆高装载率,并节约97.5%的时间惩罚成本,提高车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直通运营下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通运营下,异质列车间追踪间隔与同质列车不同,通过能力受影响.在分析 列车追踪间隔计算原理基础上,提出直通运营下直通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在给定的参数下,市郊铁路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间追踪间隔为110 s,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间追踪间隔为85 s.直通区段直通列车发车频率越高,通过能力影响越大,且直通列 车在直通区段运营速度越大,通过能力降低越显著.在实际可实现的追踪间隔为120 s 下, 若满足客流需求所需的最小平均发车间隔小于125 s,则不能开行直通列车;若满足客流 需求所需的最小平均发车间隔大于212 s 时,可按1:1开行直通列车.  相似文献   

12.
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了由于公交线路运营能力不足造成的车站排队拥挤现象,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该模型可自动估计不同时段内拥挤条件下的公交流量和车站的乘客排队,特别是在非常拥挤的情况下(即乘客需求超过公交网络运营能力)也能够进行流量分配,并确定车站的乘客排队长度.因此,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公交网络的拥挤效应.所给算例说明了不同需求条件下该公交均衡配流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拥有19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提高城市公交比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上海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公交枢纽规划,期望通过建立一批公交枢纽场站来引导市民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文章通过对公交枢纽场站交通组织原则和方法的讨论,建立便捷的进出交通组织方案,从而提高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快速公交系统的客流得到可持续发展,和根据城市新区公交导向发展的客流变化分析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发展阶段,针对公交导向城市发展的阶段以及它支撑快速公交系统的程度,分析其设施配置方案的不同级别,建立快速公交系统和公交导向发展的协调规划模型,分析公交导向发展和快速公交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利用模型模拟公交导向城市发展的进程和快速公交系统的设施配置,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城市中,公交车普遍存在可靠性不高的现象,提出可靠的公交这一理念,分析公交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给出改进措施,保证公交在线路运行上的优先性,达到准点可靠,提高公交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约为1 400km,"十二五"期间将提高到3 500 km.对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能够支撑整个行业发展,实现重大装备核心技术突破,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从政策建议、指南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理论和技术,国家及行业标准,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及应用,中低速磁...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换乘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共同支撑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效率的发挥,有待于作为集散客流重要交通方式的常规公交的配合,科学地分析与预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客流量,可以为确定交通枢纽建设的合理规模、各种交通工具在枢纽中的布局分布等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各种客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的不同情形给出了不同的换乘客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轻轨交通特点,研究了轻轨交通运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确定轻轨车辆载客量、线性尺寸、车辆型式及编组方式的方法.提出确定车体结构、选择材料决定门窗座椅各种参数、选用采暖、通风及空调的原则及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等规模城市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特征等方面与超(特)大城市差异显著,有必要从"公交"和"都市"两个层面剖析中等规模城市构建公交都市的路径与策略。就"公交"而言,提出中等规模城市除步行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建议统计方法。规划方面应实现常规公共汽车随高客流BRT走向适时调整使其与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提升公共自行车出行环境,优化租赁点布局。就"都市"而言,提出编制BRT沿线的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商业中心、居住区、历史街区塑造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的空间形态。最后,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智慧公交服务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换乘是一个关键环节。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运能匹配度、人均换乘设施面积、枢纽停车设施率、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舒适性、安全性等7个指标对指标体系进行定义和量化,建立评语集并构造判断矩阵,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