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几个月里,零售商补充库存将刺激进口量增长。但是,集装箱运输仍不可高枕无忧。又到了美国棒球职业大联盟参赛球队查看积分榜上最新排名的季节。班轮公司和托运人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查看经济新闻,试图找到未来需求走向的线索。有些线索隐藏得很深。美国迟迟未能从2008年、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导致经济指数动荡不定。增长之缓慢从集装箱进口量上便可见一斑:如今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刚刚开始接近经  相似文献   

2.
对2011年跨太平洋地区预测表明,该地区贸易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贸易出口量也将逐渐恢复. 在2010年经济复苏时期,跨太平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要贸易航线取得强劲增长,从而推动美国集装箱贸易市场在2009年经济萧条后实现11.8%的高速增长.跨太平洋贸易(包括印度次大陆)去年增长了12.2%,其中进口量增长了16.5%达118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3.
2011年跨太平洋地区预测表明,该地区贸易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贸易出口量也将逐渐恢复。 在2010年经济复苏时期,跨太平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要贸易航线取得强劲增长,从而推动美国集装箱贸易市场在2009年经济萧条后实现11.8%的高速增长。跨太平洋贸易(包括印度次大陆)去年增长了12.2%,其中进口量增长了16.5%达118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装箱行业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供需矛盾加剧,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在持续低迷的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下,我国集装箱行业面临新局面,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在市场低迷时期影响加剧.《报告》重点分析了集装箱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新的经济版图上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历史时期,对集装箱行业提出新的需求,引导行业前瞻性的布局新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对航运业来说很具标志性,特别是对集装箱运输而言。根据PIERS全球智能解决方案库的数据,2007年从东北亚(包括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了1.5%,相当于12.7万TEU;但东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却增长了8.9%,相当于21.5万TEU;而通过墨西哥湾进口的集装箱量由于基数较小,增长率也达到12.6%。但即使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6.
2007年对航运业来说很具标志性,特别是对集装箱运输而言。根据PIERS全球智能解决方案库的数据,2007年从东北亚(包括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了1.5%,相当于12.7万TEU;但东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却增长了8.9%,相当于21.5万TEU;而通过墨西哥湾进口的集装箱量由于基数较小,增长率也达到12.6%。但即使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7.
徐路 《海运情报》2004,(10):29-31
由增长的内需和出口拉动的越南经济,从2000年起加快发展。1997年的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了越南经济。该国的GDP增长率,以1997年的8.3%为顶峰,1998年下降为5.8%,1999年继续下跌为.4.8%.但2000年上升为6.8%,2001年为6.9%,2002年达到7.0%。这是仅次于中国的高增长率。尤其是2001年12月美越通商协定的生效大大地影响了对美国的出口,引起了对美国的出口热。另外,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生效和预计近期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将使越南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到2003年止的最近6年间年均大幅增长18%。1998年,越南第一个现代化的由民间营运的集装箱码头越南国际集装箱码头(VICT)投产,2002年年中,Cat Lai集装箱码头开始营运。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有所放缓,国际集装箱市场难以不受其害.本文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分析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货物海运量需求现状以及集装箱船舶运力供给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总体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商务周刊》的统计,1999年的美国各港口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创历史记录,比1998年总体增长6%。美国从亚洲地区的强劲进口及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经济从金融危机中走出低谷,是促使美国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仅美国西岸各港口,去年的国际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各经济和贸易大国发展状况的标志。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发达的经济和贸易大国,是我国长期以来努力追赶的目标之一。美国、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变化如图1所示。如果仅仅考虑我国大陆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美国从2003年起由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1大国滑到第2,我国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1。  相似文献   

11.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此消彼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又为集装箱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撑.DRI·WEFA于2001年10月发布的预测分析表明,2001年-2005年间,全球东西向主干航线的集装箱运量仍将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6,(11):10-13,16
集装箱运输起源于美国,美国也长期占据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首位。1980年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纽约新泽西港吞吐量就达到194.7万TEU,同期我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的吞吐量仅为1.56万TEU,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仅为3.29万TEU。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2002年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  相似文献   

13.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1):19-23
在班轮运输业的发展中,北美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表1所示,2005年北美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4340万TEU,比2003年增长24.8%。尽管从脊吐量的绝对值和增幅来看仅与西欧港口相当,但北美港口的中转箱很少,因此北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与其贸易增长的关联度更高。根据PIERS的统计,去年美国集装箱货物的进口量为1700万TEU,比上年增长近10%,其中自东亚进口的占69%;出口量为840万TEU,比上年增长6.9%,其中出口至东亚的为420万TEU。  相似文献   

14.
陷入困境     
去年春天,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7%,但将2015年的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从5.3%下调到4.0%.更可悲的是,美国集装箱货物出口商也将继续面临困境,且2015年美国集装箱出口量将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5.
黄震  朱汝敬 《船艇》2006,(8):6-9
一、集装箱船和集装箱船队发展 集装箱陆上运输出现于1931年,而集装箱海上运输出现于25年之后。1956年4月,用油船改装成的集装箱船装载着58个集装箱从美国诺瓦克出发到达休斯敦,成功实现首航。又过10年后,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集装箱船建成并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海外技术中心、武汉规范研究所与天津国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联合为其新加坡裕廊港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提供经济可行性研究技术服务,这是CCS海外技术中心成立以来签订的首个对外技术服务项目。据悉,中国国储是国内首个使用LNG罐箱运输贸易模式的企业,自2017年5月开始,利用LNG罐式集装箱陆续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LNG。为进一步提升和强化LNG罐箱运输和贸易,实现全年LNG进口量50万吨的  相似文献   

17.
刘刚 《集装箱化》2009,20(1):1-6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2月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大,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欧美经济体救市措施力度很大,不断追加救市资金,但金融危机的蔓延并未得到遏制,迅速向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实体经济传播,并逐步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集装箱运输业未能独善其身,同样受到重创。班轮公司应正视此次危机对市场造成的影响,苦练内功,危中寻“机”,树立信心,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09,20(11):36-36
2009年11月5—6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4届2次理事会暨2009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在湛江举行。来自95家集装箱码头企业的142名代表与会,热议全球经济危机下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褚英双 《集装箱化》2014,25(6):23-25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航运企业结构性供需失衡加剧,经营下行压力加大,并逐步向下游企业传导,这对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和操作模式管理的精细化、系统化、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集装箱码头传统生产作业工艺受人为因素、天气因素、安全事故、人工成本等影响较大,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应用堆场设备自动化及一对多远程操控等技术来提高设备技术性能,优化资源使用效能,顺应集装箱码头操作工艺发展趋势.本文以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洲国际码头)为例,介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堆场综合管理系统,以期为集装箱码头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完善管理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0.
顾龙华 《集装箱化》2012,23(12):13-14
集装箱航运市场走势是国际贸易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多数船公司预料2013年后世界经济将逐渐恢复,已提早布局航运市场。当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经营规模化成为船公司经营发展的主题;然而,目前世界上能接纳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相对较少,制约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及合作合资的方法,使众多港口紧跟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相比之下,美国港口的发展却不甚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