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2006综合海事劳工公约》关注我国船员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这句话充分说明船员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海员在海运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国际劳工组织(ILO)一直很关注全球海员的根本权益,相继制定了几十部涉及保护海员权益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2.
6月25日,山东海事局与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共同举行"世界海员日"庆祝活动,与学生们共庆第一个"世界海员日"。海事工作人员向学生们现场发放《山东海事局致广大船员的一封信》、《海员如何维护权益》、《海员关心的问题》等宣传材料,并与学生交流座谈,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疑问。  相似文献   

3.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员队伍的建设发展情况,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影响,提出多种措施和建议来实现我国海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的人会挨饿。"这是国际海事组织对海员的评价。以海员为骨干支撑的航运业担负着我国93%的对外贸易运输任务。然而,目前我国海员队伍的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尤其是全球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这是国际海事组织对海员的评价。我国是一个海运大国,60余万海员完成了90%以上的外贸物资运输。但在一般人眼中,海员这一群体还很抽象和陌生。5月18日至6月5日,笔者参加了"世界海员日"系列活动之走海上丝绸之路,随中远集团所属"中远泗水"轮,从深圳市蛇口港出发,先后到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马来西亚巴生港、新加坡港,最后返回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在茫茫大海上,笔者与23名海员一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一项开放、便利的新政有望惠及65万中国船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日前出台《关于个人申办海员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海员证单位申办限制,实施个人申办海员证。这一新政宣告过去数十年沿袭至今、由航运单位统一申办和管理海员证的传统模式将成为历史,也预示着船员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船员劳务市场化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关爱海员     
正我们需要海员,更要关爱海员。海员是海洋运输的最终实现者和最终保障者,全球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0%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海事组织设立"世界海员日",正是为了肯定全球150多万海员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唤起全世界对从事这一伟大而又艰辛职业的海员们的关注。当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时,不应忘记海员在这背后付出的辛勤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12,(1):37-39
“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东,另一半人会挨饿”。船员作为水路运输的最终实现者和水上交通安全的最终保障者,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船员往往面临着孤独的漂泊、恶劣的天气、武装的海盗等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921年3月6日,中国海员工会在香港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100个春秋。“中国船员”微信公众号与《中国海事》杂志推出“百年海员”系列文章,来回顾海员工会百年历史,纪念海员走过的光辉历程,讲好海员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6月25日,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世界“海员日”。值此之际,交通运输部在上海隆重举行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并通过“海员日”庆典、“海员发展”主题演讲、开通“中国船员招募网站”、举办《中国海员图片展》、表彰全国十佳海员等系列活动,彰显海员大国的风采。同时,围绕《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0.
葛春凤 《珠江水运》2012,(15):16-18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保障船员"体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公约的生效将对我国海员及海运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旨在改善海员工作和生活,全面保障海员权益,全面倡导海员体面劳动。日前,随着俄罗斯和菲律宾的批约,标志着该条约至少获得30  相似文献   

11.
吴明华 《航海》2015,(1):8-9
<正>新年伊始,一项开放、便利的新政有望惠及65万中国船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日前下发《关于个人申办海员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海员证单位申办限制,实施个人申办海员证。这一新政宣告沿袭数十年由航运单位统一申办和管理海员证的传统模式将成为历史,助推船员劳务市场改革。船员劳务市场化方兴未艾改革开放36年间,我国在船队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同时,也成为海员增长最快、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海运业与国际航运的进一步接轨,一方面,船员劳务市场化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一规定旨在规范海员外派管理,维护外派海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外派海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形象,促进海员外派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外派海员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中国外派海员的管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沿革?海员外派管理规定实施后又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聚焦外派海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06,(11):21-23
为适应航运经济发展和海员劳务输出的需要,中国海事局对《关于规范船员出境证件管理工作的规定》(港监字[1996]164号)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船员出境证件管理规定》于2006年9月29日颁布实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办理船员出境证件的管理,便利海员办理相关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民以船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派往外国籍船舶上工作的中国船员,均应依法持有海员证。第三条海员…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中国第一批29名海员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开启了中国海员外派的新篇章。30多年来,中国的海员外派事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及"相对稳定"的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外派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影响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两大因素据统计,我国到2013年底拥有注册海员约57万,外派机构230余家,每年向国际航运市场派出海员逾10万人次,但是在外海员仅5-6万人(这其中包括了派往中资企  相似文献   

15.
<正>船员是海上运输的最终实现者和运输安全的保障者,是航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前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勒斯曾经这样评价海员的作用:"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尽管船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当前我国船员发展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抛开船员结构性紧缺、培养周期长、流失率高、后继乏力等行业因素,船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日前出台《关于个人申办海员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2015年3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海员证单位申办限制,实施个人申办海员证。这一新政宣告过去数十年沿袭至今、由航运单位统一申办和管理海员证的传统模式将成为历史,也预示着船员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改革开放36年间,我国在船队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同时,也成为海员增长最快、数量最多的国  相似文献   

17.
徐强 《中国海事》2013,(10):32-34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生效对改善我国海员培养及工作环境、提高我国海员素质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新的机遇。我国是航海大国,也是全球海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适应国际海运发展的新要求,提高中国海员的整体素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海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运业发展对人力因素的必然诉求。我国海员现状分析据2012年数据统计,我国拥有船员120万,这一数字包含长江内河船员、渔工等。而持有远洋商船证书的船员不足17万人。调查统计在远洋船员资源上的数据,当今持有A类证书的远洋船长不足5 000人,远洋轮机长也同样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07,(9):78-78
8月25日,由天津海事局工会和船员处共同组织的"中远散运"杯《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知识竞赛在天津市河北区新闻中心演播厅举行。天津辖区的中远散货运输公司、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公司、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员外派:汪洋中的细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飞 《中国船检》2006,(4):36-40
近年来,中国船员在国际船员市场上的身价日渐提升。随着世界航运业的持续发展,国际船员需求量供不应求,尤其是中、高级船员,处于相当紧缺的状态。根据BIMCO/ISF2005年世界海员供需情况报告,世界海运船队对海员的需求是1062000人,供给是1187000人,普通船员富余135000人,而高级船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由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张铎教授校译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英对照),已于2013年7月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综合和修订了其先前通过的68个相关公约和建议书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综合性海事劳工公约,被喻为海员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