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湖南省张花(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桥梁基桩工程,对基桩成孔方案进行了比选,介绍了人工挖孔桩处理填充物溶洞、落水洞式深溶洞、较深较宽干空溶洞、超深超宽溶洞的基本方法,阐明了人工挖孔桩处理基桩溶洞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肖跃文 《公路》2007,(8):58-62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南塔位于破碎带与完整岩体相间分布的倾斜陡立岩体中,地质条件在国内外均属罕见,造成南塔大直径、大长度基桩在成桩中存在塌孔、偏孔及进度缓慢等严重问题。针对南塔基桩成桩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关工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4项成果,解决了南塔基桩成桩存在的所有问题,并填补了国内外此类地质条件下基桩成桩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出现围护桩成桩垂直度偏差以致侵入主体结构限界的现象,为保证后续主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除,进而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下降。针对圆截面桩体局部凿除后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基于二次逼近法,建立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局部破除后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围护桩局部破除后对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 桩身局部破除后,纵向受力钢筋切断和桩身截面面积的减小将导致桩身正截面抗弯能力快速下降;依托工程中800 mm 的围护桩,凿除18 cm 厚度(含切断6根主筋)后,其正截面抗弯能力下降至原设计值的55%,剩余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支护的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
西部山区公路桥梁基桩往往位于陡峭岩坡上,其受力性状比平地基桩复杂。由于基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常规的结构力学方式的计算方法显得更为繁琐而不切实际,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能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计算的结果较为理想。故本文将采用数值计算法方法对双排桩进行计算,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及基桩的应力分布,深入探讨该类基桩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同等条件下单桩与双排基桩桩体水平位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岩质边坡上桥梁基桩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两侧无坡度的单一倾斜受荷桩要复杂得多。本文在探讨和总结了桩柱式桥礅双排桩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岩质边坡桥梁双排基桩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岩质边坡的应力分布情况。由于桩柱式桥墩桩顶横向连梁对桩顶的约束作用,桩身变形特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桩柱式桥墩前、后两根基桩的侧移曲线均有桩顶弹嵌的特征,使得桩身受力更加合理,对桩身材料强度的要求相对有所降低;此外,以该模型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基桩间距变化、桩体刚度变化、嵌岩深度变化及桩周岩(土)体性质变化对桩柱式桥礅双排桩受力及位移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岩质边坡桥梁基桩的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6.
岩质边坡上桥梁基桩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两侧无坡度的单一倾斜受荷桩要复杂得多.本文在探讨和总结了桩柱式桥礅双排桩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岩质边坡桥梁双排基桩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岩质边坡的应力分布情况.由于桩柱式桥墩桩顶横向连梁对桩顶的约束作用,桩身变形特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桩柱式桥墩前、后两根基桩的侧移曲线均有桩顶弹嵌的特征,使得桩身受力更加合理,对桩身材料强度的要求相对有所降低;此外,以该模型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基桩间距变化、桩体刚度变化、嵌岩深度变化及桩周岩(土)体性质变化对桩柱式桥礅双排桩受力及位移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岩质边坡桥梁基桩的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7.
低应变反射波法[1-2]是通过分析反射应力波速度量的变化来判断桥梁基桩缺陷类型、程度和位置。对不同缺陷桩的反射应力波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用于检测基桩的局限性,对判断桩身缺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斜桩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了相同布置形式的3×3直桩和斜桩群桩的各项响应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3倍桩径桩间距条件下,斜桩群桩中基本不存在与直桩群桩相类似的群桩效应.斜桩群桩由于较好地发挥了基桩的轴向承载特性,故而整体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显著高于直桩群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围山至浏阳高速公路早田分离式立交桥摩擦基桩加固处理前后采用堆载法静压试验检测其承载力并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对其工后沉降进行观测。经试验对比分析和研究,在粉质粘土和全风化煤矸石不良地质条件下,基桩采用压浆处理加固后其承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堆载静压法在大直径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面具有简便实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基础为φ3.8 m钻孔灌注桩,采用气举反循环回转法钻孔施工。在桩内按正方形预埋4根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成桩14 d后,用超声波透射法对桩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采用超声波透射法已检测116根基桩,综合超声波声速、幅值及波形对基桩质量进行判断,116根基桩均为Ⅰ类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