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陈旧落后、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理优秀成分,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渐由伦理、政治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其天命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孔子天命思想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与孔子对殷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关.孔子继承殷商文化原始宗教之天,对之进行了主体性的改造,使之成为满足主体精神慰藉的道德情感之天.孔子继承周文化代表民心民意、作为政权转移依据的政治化的天,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个体道德的依据.孔子的天命思想相对于殷周文化传统凸现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但由于脱离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天命又成为决定人事成败、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成长的不同阶段,接受了层次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离不开所处的环境.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成长环境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随之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成长环境变迁的过程中,主体把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的教育内容随主体一起迁入到新的环境中.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载体,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积累的文化通过濡化成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文化迁徙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于不同的层次需要优化.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化反哺"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现象。本文结合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文化反哺"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错位、"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人本化、双主体、系统性"路径建设原则,指出以为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克服路径依赖,构建生活化、网络化、社会化的教育路径,以此产生自觉引领和自发影响,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续的发展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是新时代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坚持第二课堂品牌育人工程;发挥社团育人功效,拓展思政教育载体;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提升育人亲和力;发挥新媒体育人作用,提升育人实效等路径,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对加入WTO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教育、人才竞争、教育经费筹集等方面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出了中国民族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宗教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美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美国宗教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而且有助于拓展我们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只有了解教育对象,才能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从重要性,应遵行的原则,应避免的误区,方式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出了载体的概念,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栽体的历史沿革,简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进而从载体设计,载体内容和载体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先人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世界变化、社会变革,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更新教育观念:面向世界竞争、面向未来发展、面向社会变革、面向网络社会、面向心理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问题,从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基层管理、社会资源和校园文化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力求能够在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面提供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教育的影响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中国"德主刑辅"的传统文化,使法律工具化,法律教育成为道德说教的附庸: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注追求人际和谐,教育侧重法律的否定价值,而无法律信仰的培育。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应当是培育公民信仰法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传统社会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权利文化的转换是法制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应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让传统文化来影响他们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正在冲击、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地位,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高校“两课“教育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两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南粤海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南海神庙文化,而黄埔古村、西关作为南粤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海洋商贸文化和中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的特色.传说中的米诺斯文化和海神是地中海海洋文明的起源,地中海海洋文明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海商文化,也有伊斯坦布尔时期的海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学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阐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国学现代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形势下“大职教观”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而提出来的。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以及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运动"等可以为"大职教观"提供有益的启示。新形势下的"大职教观"不只是意味着大职业教育体系,更是意味着人们看待职业教育的思维的根本转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人性化、多元化和社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概况、教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比照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现阶段如何进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唐代中叶以来,广州通海夷道逐渐成为中国与世界交通往来的主要通道,亦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交流的纽带.通过这条蓝色的纽带,两大文明融会贯通、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堪称人类文明交往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