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怠速控制(ISC)是在保证发动机排放要求且运转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使发动机保持最低稳定转速,以降低怠速时的燃油消耗量。怠速时喷油量的控制由燃油喷射控制系统根据与空气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增减,以达到目标空燃比。主要介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装置的组成,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主要结构及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乘用车汽油发动机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产生机理分析,根据某型乘用车怠速HC排放实测样本数据,分析并研究了HC排放的统计规律,建立了描述这种统计规律的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函数数学模型。验证表明,利用所建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样本实测结果高度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国家标准的具体建议,并指出应强化I/M制度以有效地控制在用汽车的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3.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台营运的出租车在月度维护保养前后的废气排放进行双怠速、怠速测试,研究维修保养对排放水平的影响,分析车龄与排放的关系以及发动机燃油供给方式与排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一台改装的单缸气体发动机上进行了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的试验,开展了不同掺氢比例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和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低热值燃料由天然气含量为45%~65%,N2含量为35%,掺氢含量为0-20%的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例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动力性最好;排放污染物中HC排放增大,NOx排放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排放最多,但CO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在检修发动机故障时,特别是检修发动机怠速抖动或废气排放超标的故障时,维修人员经常会遇到故障诊断仪提示发动机缺火,对此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发动机缺火后,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会进入排气系统,造成尾气排放超标。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还会使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升高,严重时会使三元催化器损坏。下面以丰田车系为例,对发动机缺火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运转工况包括怠速、中速和高速。汽车行进中,发动机的转速多在中速和高速范围内。发动机怠速运转大多是在启动预热升温与短暂停驶时。如果长时间的停车而在怠速运转,燃油会被白白浪费掉并使排放污染增加。对此,欧洲很多国家对长时间停车而不熄火的车辆会处以高额罚款。  相似文献   

7.
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DME-LPG混合燃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混合燃料与汽油的对比试验,评价了二甲醚混合燃料的不同组分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特性,分析了由二甲醚、液化石油气和甲醇组成的两种配比的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动力性能、怠速时的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与燃用900汽油相比,二甲醚混合燃料的抗爆性能好;在燃料供给和点火系统稍作调整后,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在低转速和中等转速时,其功率高于汽油机,在高转速时功率低于汽油机,在全部负荷工况下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消耗率低于汽油;怠速时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HC、CO、NO。排放量比900汽油有显著下降。这说明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基本达到燃用汽油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机动车在信号交叉口运行时工况频繁变化。为了研究信号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特性对排放的影响,在典型信号交叉口开展机动车运行模式分布特征调研;运用高分辨率的排放模型MOVES,评估交叉口不同运行工况下的CO、NOx、HC、PM10、PM2.5污染物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在信号交叉口经历减速、怠速、加速等工况,减速路段减速平缓,污染物排量会有所减少,其余怠速、加速通过这几个过程相对通畅路段排量都会增大,怠速时排量最大;五种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对于交通拥堵的敏感性也不同,HC、PM10影响最大,其次是PM2.5,NOX受影响较小,CO最小。研究结果使公民对信号交叉口的污染物排放有直观的了解,以此来激励公民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为缓堵减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MQW-50A机动车排气分析仪,得到了汽油车处于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排放水平,重点分析了汽车尾气排放物中CO、HC的含量随怠速转速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及空燃比对怠速排放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汽油车怠速排放的因素,并得到汽车尾气排放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汽油车污染的形成   汽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CO、HC、NOx.CO的形成是油多气少状态下燃烧所产生的.空气和汽油的比值称作“空燃比“,空燃比越小,即汽油消耗越多,混合气越浓,尾气中的CO就越多.HC化合物是汽油蒸发或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下产生的,当空燃比过小或过大、发动机温度过低、气门间隙过小以及怠速时,尾气中的HC化合物含量都会明显增加;油箱和化油器中的汽油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也会造成HC化合物的污染.   ……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实现汽油机富氧燃烧。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1%,22.6%,25.5%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在怠速工况下汽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汽油机中怠速工况下,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加,缸压、瞬时放热率明显增大,峰值相位出现时刻提前,累积放热量明显增大;进气中氧浓度加大,循环波动率下降,提高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的稳定性,燃油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怠速工况下实现富氧燃烧,可以大大降低THC和CO的排放,NO2的排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颁布的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和GB3847-1999<压然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已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新法规与过去法规在污染物限值、测试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因此,本文对新法规实施的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进行介绍.并提出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检测维护电喷发动机怠速性能的普遍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喷发动机怠速性能的好坏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保证电喷发动机怠速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加强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柴油车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其排气烟色应该是无色或淡灰色。发动机在怠速和高速高负荷时排气烟色可能重一些。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柴油车排气烟色会随之改变,呈黑色、蓝色或白色等。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助发动机性能模型,研究了发动机性能退化对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未燃碳氢化合物(UHC)与碳烟颗粒(Soot)排放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飞行参数与发动机性能模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估算方法。利用ICAO排放数据拟合得到发动机地面状态下的参考排放指数,利用相对法模型得到飞行状态下的排放指数,根据航班飞行参数和发动机性能模型估算航班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性能退化对污染物的排放指数影响较大,仅考虑进对燃油消耗量的影响,性能退化对NOx排放总量的影响较小,但会引起CO、UHC与Soot排放总量的上升。执行中短途航班的双发民航飞机的NOx排放总量最高约为100kg,其次为CO,约为20kg,而UHC和Soot的排放总量较低,小于1kg。老化发动机的CO、UHC与Soot的排放总量增加约为10%,而NOx排放总量增加约为2%。  相似文献   

16.
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 ,装有德国生产的五缸顶置凸轮轴、机械式、多点连续喷射汽车发动机。其燃油供给系统采用德国波许公司生产的K型机械式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在使用中易出现怠速不稳 ,熄火现象 ,仅从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常见故障来谈一下发动机怠速不稳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17.
LNG燃料船舶发动机技术业已成熟,具有明显的污染物排放少的优势,并且燃料的成本相对较低。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发动机的排放要求不断提高,LNG燃料发动机为解决传统燃油燃料发动机的排放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为LNG燃料发动机在船舶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捷达电喷发动机在外特性和4 000r/min负荷特性下燃用93#汽油、乙醇汽油(E10,E20)、甲醇汽油(M15,M30)和液化石油气(LPG)时的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测试了CO,HC和NOx3种常规污染物.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M30可降低显著降低NOx和HC的排放质量浓度;发动机燃用LPG时,CO的排放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燃料.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废气分析不仅是检查排放污染物治理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发动机工作状况及性能进行判定的重要手段。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发动机废气排放进行分析,对发动机废气分析仪测试结果进行基于故障树的分析,可以得出发动机废气分析仪测试结果与发动机故障之间的联系,提高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交通标准化》2009,(16):100-1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标《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4762—2008)标准近日开始执行,同时废止标;隹《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762-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