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船舶营运过程中,油渣和舱底水是涉及海上污染最常见的两种物质,同时这两系统都布置在机舱中,并且他们的处理方式存在共用管路(系统)的情况,设计和营运稍有不慎,会导致这两种物质错误地处理和排放,在营运中导致油类记录簿记录混乱,这些都将导致船舶被港口国(PSC)滞留,造成巨额经济处罚,甚至严重的海洋污染。  相似文献   

2.
李春乐 《中国船检》2001,(12):45-45
在近来的港口国检查中因为机舱含油废弃物储存、处理及记录造成的缺陷或滞留问题日益突出,较严重的情况是国际防止油污检验记录(格式A或B)中残油舱标识登记有遗漏;记录的含油废弃物处理方式与船上轮机长记录的油类记录簿有矛盾;船上轮机长记录的油类记录簿中机舱含油废弃物储存、处理有遗漏等等.这里所讲的含油废弃物是指油类残余物(油泥)和含油舱底水.对它的处理、储存及记录在73/78防污公约附则I中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国际海事组织环保会MEPC/Circ.235通函对于1992年1月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的船舶;如可行,对于营运中的船舶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MEPC.107(49)决议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船员蓄意操纵设备违规排放舱底水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且为PSCO检查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提供了基本指导。但随着PSC检查工作的深入,却发现决议存在不足,船员仍然可以通过蓄意操纵来违规排放舱底水。介绍符合MEPC.107(49)决议15 ppm舱底水报警设备实现防蓄意操纵功能的原理,以及存在违规排放舱底水的风险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修订MEPC.107(49)决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船舶油类作业的过程,必须在《油类记录簿》中准确记录下来,这是《MARPOL73/78公约》附则Ⅰ《防止油类污染规则》第20条的要求。在PSC检查过程中,《油类记录簿》是必须检查的重要文本之一;如果是详细检查,则《油类记录簿》将是重点检查的重要文本之一。PSC检查的目的就是检查和督促船舶很好地履行公约,对存在的一般缺陷提出整改要求,对有明显证据表明存在违反公约的行为且无法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则将会造成船舶的滞留。因此,正确记载《油类记录簿》就显得十分重要。此文根据笔者对公约的理解,就《油类记录簿》记载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以及容易疏忽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中阐述了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的运行、管理现状,为防止船舶舱底水随意排放造成海洋污染,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船用油水分离器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油水分离器的运行情况,并将记录数据送入上位机存储,便于PSC检查,从而有效地控制舱底水的蓄意排放。  相似文献   

6.
MEPC.107(49)决议《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被MARPOL公约附则I纳入强制性,该决议为WPSC检查船舶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提供一个基本指导,随着PSC检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发现该决议对有效防止船员蓄意或误操作而造成非法排放仍未能给予明确要求,本文结合PSC检查实例对决议要求的疑点进行详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日,某油船在接受检查时,发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第3.2.3条"其他可以接受的措施"中有"将机舱残油排放到货油区域污油水舱"(见图1)的措施;同时油类记录簿(ORB)的历史记录显示,机舱内残油的实际日常处理方式中包含排至货油区域污油水舱(Slop Tank)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船舶向海洋排放未经处理的舱底水,设计基于AIS的舱底水排放监控系统,将AIS实时监控的功能应用于舱底水的排放监控.该系统能够实时地监测船舶排污信息,记录相关的数据,对出现的相应情况进行报警,有效地监督舱底水的非法排放.  相似文献   

9.
《油类记录簿》,是具有重要法律效力的船舶防污文书,是各港口国检查(PSC)的必查项目之一。根据MARPOL73/78附则Ⅰ的规定,凡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船,均应备有《油类记录簿》并正确记录。油船应备有两种,一种用于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组织(IMO)防止和应对污染分委会第7次会议(PPR7)于2020年2月17日~21日在伦敦召开。本次会议共有21项议题,其中主要议题有:液体化学品安全和污染风险评估及IBC Code修订、2015年废气清洗系统导则修订、EGC系统废水排放规则和导则评估和协调、船用柴油机使用多工作区间(EOP)相关的MARPOL附则Ⅵ和NOX技术规则修正案制定、减少北极水域航行船舶使用和载运重油(HFO)作为燃料的风险措施制定、综合舱底水处理系统(IBTS)导则审议及IOPP证书和油类记录簿修订、处理船舶海洋塑胶垃圾行动计划的后续工作等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船舶在PSC检查中,机舱舱底水预处理柜未计入IOPP证书附录中而导致被开列缺陷的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5月,某巴拿马籍集装箱船A轮在宁波接受港口国监督检查时,被宁波海事局PSCO开列了缺陷:机舱舱底水预处理柜未计入IOPP证书附录中。原因是该轮机舱靠近油水分离器的处所有两个舱底水预处理柜,其均与油水分离器和含油舱底水储存舱(Oily Bilge Water Holding Tank)直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1月18日,3名珠海港口国监督(PSC)检查官对一艘2010年12月13日安放龙骨、总吨为56326的油船进行了检查。检查油水分离器时,发现型号为FOCAS-1800的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取样管路上装设有两个阀,其中一个阀为截止阀,安装在油水分离器出口垂直管路上;另一个阀为三通阀(一路从取样管路进入舱底水报警装置,另一路从舱底水报警装置通往放残管路),安装在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附  相似文献   

13.
刘万鹤 《世界海运》2003,26(1):39-41
分析了目前船舶重要防污文书《油类记录簿》所存在的不规范记载的问题与原因。列举了油料加装、污水排放及残油处理等关键操作,就如何规范《油类记录簿》的记载,提出了的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船舶舱底水系统是船舶的主要系统之一,能够:在应急破舱情况时排水抗沉[1],被称为主舱底系统;在船舶平时营运工况下收集船舶机械处所各种机器泄漏或管路破损产生的含油污水,并经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舷外,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被称为常规日用舱底水系统(以下简称"日常舱底系统")。  相似文献   

15.
自主设计、建造豪华邮轮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舱底水系统作为最重要的保船系统,一方面承担着日常排放含油舱底水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肩负着紧急情况下及时排放舱室进水的重任.本文从船舶设计建造原理角度出发,以VISTA号邮轮为例,进行油性舱底水系统的设计技术研究.通过三维建模重构油性舱底水系统的具体布置,并分析各关键部件/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了港口国监督检查中发现舱底水防污染设备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处理及整改措施,并提出了决议MEPC.107(49)相关缺陷处理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安全检查和日常防污染检查中,海事执法人员针对性检查《油类记录簿》(以下简称ORB)的记录情况,是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笔者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国内船舶ORB记载不如  相似文献   

18.
《江苏船舶》2015,(5):39-41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有必要重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从而保证船舶顺利航行。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防污公约和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船舶建造,介绍了机器处所舱底水系统、机器处所外的舱底水系统、舱底水处理系统布置的相关要求,并强调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19.
王保红 《珠江水运》2011,(14):42-45
机舱含油舱底污水是机舱中机器(主机和辅机)和设备及管路在船舶营运中泄漏的燃料油、润滑油、淡水、海水等混合在一起的油污水。据统计,一艘船舶每年排放的机舱舱底污水量约是其总吨位的10%,全世界每年随机舱舱底水排入海洋的油类,多达几十万吨。更为严峻的是部分船公司和船员素质不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差,在船舶营运期间将机舱舱底水通过各种非法途径直接排放入海。在2010年南京海事局开展的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当中,一共立案查处了16艘船舶,尤其是国内沿海航行船舶航行途中非法排污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主要集中在维护保养较差的船舶和老龄船舶。本文对船舶机舱一些常见的非法排污形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坞修过程中对燃油舱的清洗及废物处理,涉及船舶污染物在法定记录簿的记录,任何漏记、错记都可能会导致船舶被处罚或滞留.分析燃油舱在清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物及废物属性,结合国际公约对油类和垃圾处理的记录要求及行业观点,提出此类操作的法定记录簿记录方法和示例,形成规范统一的认识,避免误解,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