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存在加气困难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某内河小型LNG加注船。首先,根据船舶的作业功能初步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其次,在分析船用LNG加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围绕货物围护系统、加注系统、货物压力/温度控制以及货物区域环境控制等主要系统进行研究。该船型的开发为完备LNG加注船法规,带动其相关技术与标准的建立与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LNG加气船的优势分析,以LNG加气船的市场需求为研究内容,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资本来源等市场机遇和技术设备不够成熟、产业配套需完善等市场风险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内河LNG加气船的市场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体上内河LNG加气船市场还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LNG加气船的优势分析,以LNG加气船的市场需求为研究内容,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资本来源等市场机遇和技术设备不够成熟、产业配套需完善等市场风险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内河LNG加气船的市场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体上内河LNG加气船市场还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小型LNG船货舱区域采用独立液舱。该船舱段分析重点在于真实反映鞍座处液罐及货物向船体结构传递载荷的过程,并考察相关结构强度。此外,空船压载工况下的中拱状态也将对凸形甲板结构及开口产生较大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日趋严格,LNG动力船和双燃料船舶数量不断增加,LNG加注船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重点对包括推进系统、房舱/机舱位置、冰区加强、货物围护系统等船型方案的可选项设计,液货区甲板面的布置设计,以及针对该型船的破舱稳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并计算7 500 m~3LNG加注船的两种标准船型,验证了该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船体极限强度是衡量其安全性及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LNG船在受到撞击损伤后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船体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还取决于其围护系统中的绝缘箱能否在船体损伤状态下承受结构变形所引起的应力载荷。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和ABAQUS软件,建立LNG船液舱围护系统以及舱段的有限元模型,模拟LNG船舷侧受撞击场景。在碰撞损伤基础上,对含有液舱围护系统的LNG船舱段开展极限强度研究,获取LNG船舱段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发现在船体达到极限强度状态之前,液舱围护系统不会失效。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和ABAQUS软件,建立LNG船液舱围护系统以及舱段的有限元模型,模拟LNG船舷侧受撞击场景。在碰撞损伤基础上,对含有液舱围护系统的LNG船舱段开展极限强度研究,获取LNG船舱段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发现,在船体达到极限强度状态之前,液舱围护系统不会失效。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船舶停泊码头期间的有效系泊,确保码头的安全和LNG卸货作业的顺利进行,以某小型液化天然气船靠泊新加坡LNG码头和大连LNG码头为例,运用OPTIMOOR分析软件,计算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系泊布置时系泊缆绳所受的最大负荷及船舶的最大偏移量,校核该船系泊设备布置的有效性,分析认为,在不同环境的码头上,需要通过调整系泊布置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的系泊。  相似文献   

9.
在内河LNG岸基加注站设计与建造中,岸基到水面的LNG输送是LNG输送系统的主要功能,考虑不同地理环境的水位变化不同,受注船舶离岸基式LNG加注站的距离通常较远,将LNG从岸基输送到受注船舶时如何保证一定的加注速度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内河流域、近海LNG燃料动力船的加注要求,研究了LNG加注系统管路特征,为LNG岸基加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河小型航标船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船舶》2015,(5):1-3
出于骆马湖湖区航标维护管理的实际需求,江苏省航道管理部门委托设计单位在研究内河小型航标船相关关键技术基础上设计了30 m级新型内河航标船。以该型航标船为代表船型就内河小型航标船研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优化方案,希望对航道系统新型航标船的进一步研发与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型艇舷侧结构碰撞损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碰撞是在巨大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一种复杂非线性瞬态响应过程。对于常用的小型艇而言,其体积小、总体结构刚度比较弱,因而对于碰撞所带来的破坏性更为敏感。本文运用MSC.dytran计算程序建模计算,着重分析小型艇舷侧结构碰撞损伤特性,最终获得了小型艇的碰撞损伤主要是艇体的总体弯曲变形,损伤变形区域占全船的比例较大,且艇体结构通常不会出现断裂破坏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的现代设计使用4类极限状态,即耐用极限状态、最大极限状态、疲劳极限状态和事故极限状态。本文旨在建议和说明一条135000m^3的球罐型LNG船抵抗船舶碰撞能力的评估程序。与结构抗撞能力有关的评估程序以能量耗散为基础,在本文情况下,能用于预防遭受轻微或中等碰撞事故的球罐型LNG货舱的破坏。根据拟定的评估程序,对碰撞事故过程中动能损失大约估计时要进行一系列相当精确的数值计算,用于模拟目标船满载停止(系泊)而撞击船的装载状态和船型变化时的结构抗撞能力,假定LNG船舷部结构被一条VLCC或另一条LNG船的艏部撞击。根据计算结果,目标船在不同碰撞方案时的抗撞指数(CRI)-在本研究中定义为结构能量耗散能力与初始动能损失的比率函-就可算得。对于预防球形LNG货舱碰撞损坏有用的一些重要的观点,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按照LNG运输船对自动化程度及安全性的要求,需提供LNG运输船及船只之间、船与陆地之间的有线及无线的通讯系统.本文以小型LNG运输船为应用目标,设计一套完整的自动化通讯系统,来满足小型LNG运输船的通讯需求.该方案提出的通讯系统能够将工作指令准确、迅速的传达,保证日常生产和安全航行,对船舶通讯系统详细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水运工程》2014,(2):49-54
介绍海港LNG船舶航行实行交通管制的原因,对比分析了LNG船舶与LPG船舶的危险性。结合我国内河液体散货运输船舶航行管理现状,对小型LNG船舶在内河航行的可能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认为采用双壳双底结构的小型LNG船舶在我国内河正常航行是可行的,不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建辉  陆晟 《上海造船》2012,(3):52-55,61
阐述了多种小型LNG运输船的推进系统,并进行比较后发现,该船型的推进方案可有多种且各有优劣。在作推进方案选择时,可根据船东的要求和运营区域的环境政策法规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28000 m~3LNG船主要电气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LNG船特点,对危险区、液货控制以及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等主要电气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对以后建造类似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峰  李岳洋 《江苏船舶》2013,30(2):1-4,6
为确保内河双燃料船LNG储气罐安放位置的科学性及可靠性,研究如何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应用到储气罐位置的综合评价中。通过对航行船只的调查研究,确定双燃料动力船安全评价指标和各项指标分级隶属函数,从而建立双燃料动力船安全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国内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运输方式主要有:常规陆路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等。文章主要为突破和解决小型LNG加气船LNG燃料供应系统关键设备设计和研发问题,提升核心系统和装置国产化率。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制定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船透气管出口高度标准,在保证船舶安全前提下,解决通航桥梁限制问题,本文基于单一故障原则和风险评估方法,对内河典型LNG燃料船透气管出口高度进行了评估。根据假定船型的布置特点和航行条件,结合出口高度和型式,选定了24种天然气释放场景,利用理想气态方程计算了天然气的释放速率和持续时间,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ACS进行天然气扩散波及范围模拟分析。结合天然气扩散接受准则,给出了制定透气管出口高度标准的最小值,对中国船级社《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针对内河LNG燃料船的航行特点,推荐一种新型透气管出口布置型式。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动力船机舱内气体燃料泄漏和气云爆炸后果和对机舱内人员的损伤程度,对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工具Fluidyn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建立典型内河LNG动力船机舱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情境下机舱内气体燃料泄漏事故和爆炸事故后果,结合相关损伤准则研究事故后果对机舱内人员的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小流量持续泄漏情境下,机舱内局部小空间内形成可燃爆气云,燃料最大积聚量小于1 kg,气云爆炸后果对机舱内人员无损害风险;大流量泄漏情境下机舱内可燃气云体积迅速增加,泄漏持续30 s和60 s时,燃料积聚量可分别超过3 kg和5 kg,气云爆炸可导致机舱内人员损伤程度为重伤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