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断角及脆裂等韧性不足的缺点,文章采用混凝土等效胶砂法成型等体积水泥胶砂试件,并在试件成型过程中添加纳米SiO_2与纳米CaCO_3材料取代等质量水泥,经28d标准养生后,通过三点弯曲梁法测得水泥胶砂试件的位移-荷载曲线及开口位移(COD),用以计算双K参数断裂韧度。结果表明:掺1%纳米SiO_2与1%纳米CaCO_3的水泥胶砂试件具有较高的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可作为有效降低混凝土脆性的增韧外加组份。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型号沥青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从阻燃剂、塑料抑烟剂、物理吸附剂、聚合物改性剂、抗老化剂等方面选取了部分材料进行抑烟试验,选出了抑烟效果较好的SBS和纳米碳酸钙复合型改性剂,可减少沥青烟气总量29.0%左右。  相似文献   

3.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是边缘排水系统和透水基层排水系统的主要材料之一,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通常作为集水沟的填料和透水基层材料.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矿料级配.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空隙率测定试验,确定级配Ⅵ型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最佳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发展状况及技术要求,经比选确定了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和磷酸盐水泥为较合适的快速修补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获得了三种材料的不同龄期力学强度和开放交通所需时间,同时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机械和热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填料对沥青混合料抵抗粘结破坏性能的影响。通过往70#沥青中分别添加石粉、熟石灰、碳酸钙和碳酸盐水泥四种填料,采用BBS拉脱试验和威廉姆平板试验测定了胶浆的拉脱强度和表面自由能;加入石灰岩和花岗岩骨料制备沥青混合料,采用冻融劈裂试验分析其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熟石灰和碳酸钙作为填料对于提高混合料的抗粘结破坏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是一种兼有水泥和二灰稳定粒料优点的路面基层材料。文章通过对水泥粉煤灰基层混合料的击实试验,进行粉煤灰掺量的优化分析,探讨了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的性能特征和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纤维作为一种增韧材料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材料中,本文研究了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压实特性,掺量分别为0.4%、0.6%和0.8%的木质素纤维被用来制备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数量纤维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变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特性,同时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可以显著地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本研究表明纤维素的加入可以在不明显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功的条件下,显著地提升材料的强度,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公路规模化发展的初期,考虑到公路建设的经济成本等因素,造价较低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公路路面基层中广泛运用.这种强度较高的基层材料不仅自身造价较低,还能够给予面层结构足够的支撑,使得面层结构可以采用相对较薄的形式,进一步节约了建造成本.然而,水泥稳定碎石类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服役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发生收缩裂缝,进一步导致面层结构中产生"反射裂缝".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本文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早期微裂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形成分散均匀的微裂缝,释放材料自身收缩产生的应力,进而减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由于自身收缩而产生长和宽的裂缝.试验结果表明:微裂化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裂缝,并且微裂程度危4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宁环城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将水泥沥青混凝土作为高速公路通信工井外围材料,经由现场施工验证等方式与国内现有的工井外围材料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评估水泥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工井外围材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水泥沥青混凝土的感温性低,且在高温下可加速水化反应而产生有利于力学强度的发展,在水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应用于回填及修补材料方面,水泥沥青混凝土兼具高工作性与好开挖的特性,证明其应用于开挖频繁的工井外围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聚合物改性水泥快速修补材料的应用性能和施工效果,文章结合广西国道322线高等级水泥混凝土修补工程项目,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非结构性病害的类型和产生原因,并通过聚合物改性修补料性能试验,验证了所采用的聚合物改性水泥修补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掺入聚合物改性水泥修补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有效提升养护修补施工的和易性,其材料凝结时间和凝结强度试验都具有良好的表现;对比普通混凝土材料,其在干缩性能方面也有明显的提升;综合各方面性能和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聚合物乳胶改性材料的最佳掺量为4%。  相似文献   

11.
水泥稳定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其所需原材料来源方便,可以就地取材,因此在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中应用广泛。通过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材料检测进行研究,从配合比设计阶段的材料检测,混合料的检测以及施工后的成品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类似的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渗漏水注浆加固实践,对超细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及聚合物水泥3种注浆材料的注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开展二次衬砌注浆试验,对0°、30°、45°三种裂隙倾角的衬砌裂缝进行注浆加固效果分析,确定聚合物水泥为最佳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3.
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中增加了聚合物乳液和纤维,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内部材料结构发生了改变、配合比设计也相对复杂。本文针对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原材料要求,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水灰比、聚灰比(聚合物用量)、乳液种类、纤维掺量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兼有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双重优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折强度与压折比,突出的弯曲韧性,并最终确定了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其中聚合物乳液SD623用量为80~90kg/m~3,聚酯纤维1. 632~1. 904 kg/m~3。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在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水泥已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施工材料,水泥材料的质量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后续运营使用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强化水泥质量检测。水泥检测的内容比较多,在检测环节容易受到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此,本文首先对水泥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对水泥质量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硫铝酸盐水泥具有初终凝时间短、强度发展快、抗冻抗渗性能好、收缩变形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快速修复领域。文章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特性,介绍了硫铝酸盐水泥修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硫铝酸盐水泥在使用聚合物改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硫铝酸盐水泥修补材料的使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试验段应用,对DHT土凝岩稳定材料的水稳定性、抗冻性能、强度指标、弯沉指标等进行研究,并与相应的水泥稳定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DHT土凝岩稳定材料相关指标均不低于相应的水泥稳定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材料的控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程序控制等方面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墨尾矿及其水泥稳定后材料的水温稳定性、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探讨了水泥稳定石墨尾矿的可行性,提出了水泥稳定石墨尾矿用作高速公路底基层的施工压实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水泥胶浆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水灰比、掺加不同渗透剂、聚合物材料对水泥胶浆流动性、强度特性等的影响,确定性能优良的水泥胶浆配比,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强度退化机理,文章进行了水泥混凝土冻融循环室内试验,测得冻融循环试验前后混凝土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运用离散元软件进行水泥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并分析水泥掺量、水泥强度等级、集料和胶凝材料界面刚度对混凝土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将室内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弯拉强度明显降低,抗压强度略微减小;水泥掺量减少和水泥强度降低时,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明显降低;集料和胶凝材料界面刚度减小时,弯拉强度明显降低,抗压强度略微减小,与冻融循环室内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