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人合作博弈理论业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多方"共赢"的基础.国外干散货航运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运力合作池"为代表的战略联盟方式,但我国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还未出现结成合作联盟的格局,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针对国内目前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实际情况,借助多人合作博弈理论,分别计算出单个联盟、两人联盟和共同联盟中的局中人最大收益的数值结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干散货航运企业之间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乃是实现"共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战略联盟发展演变和战略联盟主要形式的分析,来揭示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因,以及战略联盟与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战略联盟发展演变和战略联盟主要形式的分析,来揭示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因,以及战略联盟与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战略联盟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战略联盟提升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据国外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位居世界前列的2000家公司中,实现战略联盟的公司取得了近17%的投资报酬率,相对一般公司的投资报酬率超出将近50%。在国际经营中,战略联盟已成为继新建和并购之外第三种行之有效的企业成长战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结合战略联盟与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在港口供应链战略联盟合作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法阐明日照港供应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得出适合日照港发展的ST战略。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纵横混合动态物流联盟的形式,为日照港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组建筛选最优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6.
卢建禄 《世界海运》2007,30(5):16-18
指出班轮公司战略联盟虽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战略联盟并非十分稳定。分析班轮运输联盟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航运企业选择战略联盟伙伴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新理念 ,自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 (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 (R .Nigle)提出以来 ,在近 2 0多年的时间里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组织制度的创新理论 ,迅速成为各大公司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我国加入WTO后 ,航运业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对如何提高航运企业的竞争优势 ,作出合理的决策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大计。通过对航运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分析 ,提出了航运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伙伴时 ,可供采取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8.
港口物流业发展趋势--战略联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航运市场的变化给港口物流业带来的影响,并由此说明港口物流业联盟的必要性。同时阐述港口物流联盟可采取的战略选择有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  相似文献   

9.
港口物流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彬  张玉忠 《水运管理》2011,33(8):22-24,28
为推动国内港口生产发展,从港口物流战略联盟这一港口物流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式出发,首先分析其对于港口实现联盟各方的资源互补和共享,提高价值链的运作效率的作用,其次建立港口物流战略联盟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以港口的自然条件、营运能力、服务质量、信息系统、软环境、相关支持产业等因素为二级指标,并说明数据选取规则,最后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日照港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航运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已渐趋垄断了国际航运市场.在此态势下,我国的航运企业如不尽快地制定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势必导致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为此,本文从简析国际航运业战略联盟入手,进而结合我国航运企业的实际,提出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航运业战略联盟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航运企业间以联合、协作为主基调的航运业战略联盟逐渐成为国际航运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据2000年的资料显示,在世界20大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中,至少有15家公司作为各大联盟的成员,从事全球三大主干航线的业务。1998年初形成的五大联盟体经历了在联盟战略和联盟伙伴方面的重大调整后,使各联盟的实力和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目前,国际航运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对航运市场格局的深刻影响有目共睹。而我国航运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战略决策时,就必然要面…  相似文献   

12.
航运战略联盟动因浅析与国有航运企业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献礼  林国龙 《水运管理》1998,(5):27-30,36
国际班轮市场运价的波动下滑及激烈竞争,促使国际班轮运输业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纷纷组成战略联盟.国外航运公司之间战略联盟的不断形成与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当今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游戏规则,促进了航运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使原有的公司管理战略、甚至有些国家政策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试就国外航运企业联盟的动因进行探讨,尔后阐述国有航运企业对策的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共享而建立的战略联盟。在联盟内部,企业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结成物流联盟有助于联盟企业节省交易成本、强化物流运作管理、增强物流技术力量,进而提高联盟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依然存在信任问题,对这些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在拓展物流服务的同时,很难获取物流需求方的信任。为此,必须建立联盟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国际航运市场风云变换,面对低迷的航运市场,各大公司纷纷采取对策,增强竞争力,避免危机波及自身,其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便是采取国际战略联盟,不断扩张公司规模,延伸服务距离,以达到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保持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早几年有马士基海陆联盟、大联盟、全球联盟,后来出现的中远与阳明、K-LINE的航线合作等等。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战略联盟已越来越成为航运企业对付市场风云的一件有利武器。 国际战略联盟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根源,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对我国航运企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起源于日本企业界争相成立合资企业的热潮,而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并引起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集装箱航运企业战略联盟现状及发展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0年代是集装箱运输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集装箱班轮市场调整组合的时期。战略聪明成为新的竞争手段,相继出现了Global Alliance,Maersk/Sea-Land,Grand Alliance等大型联盟组织,排名前20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都不同程度地结盟经营,开展全球承运业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对世界主要班轮公司的联盟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战略联盟的特点及其带来的竞争,并阐述了联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李娟 《中国造船》2012,53(Z1):249-252
该文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探讨创建以海洋工程(特别是深水工程)领域战略研究、海洋工程高端技术研究、海洋工程关键设备开发为目标的海洋工程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海洋工程领域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工程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人才及技术优势共享平台、组织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等。联盟主要由全国海洋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建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型组织。  相似文献   

18.
朱宇 《集装箱化》2014,25(5):1-4
1大型班轮公司联盟现状 2013年6月,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三大班轮巨头宣布组建P3网络联盟,在业内造成巨大轰动,并引发新一轮联盟浪潮:G6联盟将船舶共享协议的服务范围扩大到亚洲―美西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9.
组成战略联盟,是目前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的一种主流形式。而契约式战略联盟,初始投入小,能够更快的对市场做出反应,是战略联盟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与国外合作伙伴组成契约式战略联盟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委托人的期望结果和代理人的行为,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结果显示,委托人的期望收入与代理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和风险偏好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大型港口企业战略联盟实现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 《珠江水运》2004,(12):26-27
环渤海地区的大型港口主要是青岛港、天津港和大连港,本文通过三港优劣势的对比研究及合作现状,引出关于这三大港口企业之间战略联盟实现形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