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深远海设施人员应急撤离路线优化问题,基于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船体实际环境信息,考虑各可撤离路径的通行能力,引入拥挤度和撤离时间来计算人员路阻函数,构建人员撤离路径优化模型.以一个小型多源多汇拓扑网络的人员撤离方案为例,分别求解人员撤离路径优化模型和传统最短撤离路径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人员撤离路径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人员撤离分析是邮轮设计和安全评估中的重要内容,为相对精确地模拟邮轮上的人员疏散行为和规律,提出一种基于精细网格的邮轮人员疏散仿真模型。[方法]首先,为刻画邮轮的内部空间结构,将甲板内部区域划分为0.1 m×0.1 m的基本二维网格点,并定义目标区域和功能处所区域这2类特殊区域;然后,引入行人期望运动方向和运动趋向性参数,建立自由选择最短路径和指定最短路径这2种人员运动规则;最后,以欧盟Safeguard项目的邮轮疏散实验为案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人员疏散模型满足ERD,EPC,SC,TAT%等4项模型验证指标的衡准要求;与实验数据对比,全船总撤离时间、各集合站撤离时间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全船撤离时间的相对误差为4.9%;与商用软件EXODUS的模拟结果相比,所建立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契合实验数据。[结论]该人员疏散模型满足邮轮人员撤离分析要求,可为邮轮脱险通道的设计布置以及人员撤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高效、准确地评估船舶人员撤离能力,对MSC.1/Circ.1533通函的流体力学模型的建模和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应用到MSC.1/Circ.1533通函人员撤离能力评估中。构建Dijkstra算法与MSC.1/Circ.1533通函流体力学模型耦合计算程序,并以某客船为例,采用Dijkstra算法评估该客船的人员撤离能力。结果表明,基于Dijkstra算法的人员撤离能力评估方法可提高人员撤离能力的计算效率,可有效分析总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设计客船过程中,为显著增强客船的安全性,须通过优化撤离布置来对客船进行撤离分析,包括撤离路线的选取、脱险通道的布置、人员初始分布、救生设备的配备和撤离时间的计算等。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MSC.1/Circ.1533通函的要求,对某型客船进行简化撤离分析,供船舶设计和审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考船综合性能高,空间布置紧张,简化撤离方法不能体现个体对撤离过程的影响。介绍某型科考船的人员组成及脱险通道设计方案,对仿真撤离方法中的人员信息模型进行分析和修正,并对2种撤离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不仅符合撤离总时间要求,还能指出撤离过程中的拥堵点和人员分布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1600P/2000m车道客滚船撤离时的撤离路线优化及撤离时间计算。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上人员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度的提高,乘客的紧急撤离作为船舶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获得高度重视。以海安会通函MSC/Circ.1033为依据,对琼州海峡950m车道/999客海口-海安航线客滚船的脱险通道,在优化布置的基础上,考虑夜晚和白天两种工况,详细地计算和评估其撤离逃生性能,并对客船撤离系统前期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客船撤离计算的背景以及国内外关于客船撤离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IMO发布的《新客船和现有客船撤离分析指南》的研究,应用Auto 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出了撤离计算工具。该工具能够极大地简化客船撤离计算过程中的繁琐程序,显著提高撤离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并成功应用于多项实际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1 600 P/2 000 m车道客滚船撤离时的撤离路线优化及撤离时间计算.  相似文献   

10.
《船舶》2020,(3)
拆解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平台失火、失稳、结构失效、吊物坠落等严重事故,及时安排平台人员疏散并安全撤离非常必要。该文以半潜起重拆解平台为背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分析,计算逃生时间,确定逃生路线中关键点,优化关键点处的逃生路线,并分析了平台临时避难所的安全持续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在发生事故时,人员能够及时撤离,得到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机舱人员在疏散过程中,需要考虑人员的行为和属性以及机舱的空间状态,因此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方法]通过对人员模型结构进行功能划分,确定人员疏散模型的结构,建立人员属性模型,制定人员避让规则;通过对机舱的空间模型进行划分,绘制机舱环境结构并确定各子环境的安全等级,对机舱中出现的障碍物进行仿真表达和数学表达,以适用于三维仿真软件的计算。通过三维疏散仿真软件,对单人疏散路径和多人疏散路径分别进行仿真,模拟特定情况下各工作区域的机舱人员对路径的选择。[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机舱疏散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人员的疏散过程。[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机舱的辅助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蚁群算法路径优化模型容易出现局部最优的问题,导致最终的船艇货物配送成本过高,为此构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船艇货物配送路径图解优化模型。以配送路径的难易度系数为标准,对配送路径的当量长度进行计算,引用群体智能算法,确定货物配送路径的动态调整规则,运用图解法计算最短配送路径,完成路径图解优化模型的构建。通过实例论证分析的方式,确定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群体智能的路径优化模型较基于蚁群算法的路径优化模型具备优越性,货物配送总成本降低328.5元/天,且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长,提高了船艇货物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传统船舶应急疏散路径导航系统存在船舶逃生路径数据定位准确度差,应急疏散导航响应时间慢,影响人员快速逃生撤离时间。针对此问题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智能导航的舰船应急疏散路径自动定位方法。对传统定位策略进行替换修正,首先导入雷达导航数据融合策略。融合船舶激光雷达数据与GPS、北斗卫星定位信号数据。接着引入路径实时定位算法,通过算法对融合数据进行实时规划引导,完成人员快速撤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传统方法与提出方法进行对比测试,证明提出方法具有定位速度快、响应速度快、路径规划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颜瓅  俞赟 《船舶》2012,23(1):80-84
在紧急情况下确保船上人员及时撤离是船舶安全性的最后一个环节,较好的方法是在船舶总体设计阶段进行撤离分析验证。基于《新客船和现有客船撤离分析指南》提出的高级撤离分析方法,对人员撤离仿真的概念、原理、特点作简要介绍,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船舶设计人员进行撤离分析提供参考,为提升船舶的安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媒体之音     
《世界海运》2010,33(5):7-7
<正>《物流技术》2010.3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考虑到多式联运路径的选择受到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将多式联运的路径优化问题转化成为一个广义最短路径问题,以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适应运量变化情况下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数学模型,并选择蚁群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了求解验证。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船舶海上物流配送链优化模型无法对物流资源数据进行特征共享分析,导致优化后的配送路径过长,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与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船舶海上物流配送链优化模型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首先对物流配送链信息进行物流源的分组优化。以收件人为中心将货物与数据资源一一对应分组,清晰物流配送数据的配送关系,对数据进行内部整合计算,精简数据流提升模型计算速度;最后对配送路径进行输出优化计算,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遗传算法进行实时分析,得到最佳的配送路径。为验证提出优化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设计仿真对比实验的方式,模拟配送链数据对提出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配送时间的对比,通过对比数据证明提出的优化模型具有配送用时短,节约运输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集装箱码头的工艺流程,提出了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集卡行走里程最短为目标,在满足集装箱堆场堆存要求和船舶装卸作业要求的情况下,求解集卡最优行走路径。算例计算表明,该优化模型可为码头管理者提供一定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传统船舶分段物流运输路径规划模型受到单一计算模式的限制,无法对突发路径规划要素进行有效载入计算,导致船舶运输全程路径出现航线重复、不必要航线距离规划过长的问题。提出多模式船舶分段物流运输最优路径规划模型。针对规划模式单一问题,首先,对船舶物流分段路径进行分段式路径瓶颈模型计算,获得不同运输段的瓶颈点坐标;根据瓶颈点坐标数据,计算各运输段冲突分流点;最后,将各段路径进行融合最优计算,通过阶段式遗传算法,构建最优路径模型。仿真对比实验证明设计模型规划的路径是最佳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19.
30000 DWT载货教学实习船是一艘国际航行定员135人的多用途重吊船兼教学实习船,作为特种用途船,其防火按照载运不超过36名乘客的客船的要求.根据海安会通函MSC/Circ.1238,该船模拟实际撤离的基准状况,通过撤离时间计算,满足脱险逃生性能的要求.从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撤离分析的思路和流程,并对同类型船的优化布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在特定海域深度下执行多目标识别处理的路径规划问题,考虑逆流抵近策略及海流对UUV绝对航速影响,基于蚁群算法建立了一种综合优化路径迁移距离、转向角度及路径迁移时间指标的UUV作业路径规划算法。在区间路径转移概率和适应度函数计算中,采用雷达图分析方法,构建了综合考虑路径长度、转向角度及航行时间三种指标的无量纲能见度函数和适应度函数,解决了路径规划中多指标优化时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证明了建立的UUV路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