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大型集装箱船甲板最大堆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德国劳氏船级社规范(GL-2013)对集装箱船尤其是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横向加速度系数计算进行了调整,大幅度提高了甲板上集装箱堆重。文章根据绑扎计算结果,将规范变化前后的横向加速度系数和最大堆重进行对比,以及对2层箱高绑扎桥和3层箱高绑扎桥的最大堆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规范的更新及绑扎点高度提高,集装箱甲板最大堆重显著增加,堆重分布更加优化合理,为今后超大型集装箱船甲板面堆重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型集装箱船甲板堆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某14 500 TEU集装箱船为对象,基于DNV GL规范对影响集装箱船甲板堆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新规范采用的横向加速度系数计算方法,对比新旧方法对甲板许用最大堆重的影响;然后对比分析绑扎形式以及绑扎桥层数对甲板许用最大堆重和系固系统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规范的更新,集装箱横向加速度系数明显降低;同时,由于采用外绑形式和3层绑扎桥,大型集装箱船甲板堆重能力明显提高,但这也对集装箱系固系统设计带来了一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提出下层装2个高为2591mm的20ft箱,上层装1个高为2896mm的40ft箱的双层集装箱叠装远期方案.双层集装箱车辆运行试验数据证明,按远期方案叠装的双层集装箱列车在实际运行中是安全稳定的.根据力学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双层集装箱配载算法思路  相似文献   

4.
提高集装箱内部空间利用率,是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给定大小的纸箱,如何求得其在某型集装箱下的最优的堆放方案和最大装箱数,是难以凭借手工计算得到的。据报道,目前20 ft的集装箱内部空间利用率平均仅为75%,而40 ft集装箱仅为82%。   针对此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了"集装箱装箱方案优化软件"。该软件自动对各种装箱方案进行计算比较,从而得出装箱数最大的堆放方法。以在20 ft集装箱内装载24.5 in×22.5 in×20.5 in纸箱为例:普通堆放的纸箱数为144箱(空间利用率81.1%),而利用该软件优化,装箱数可提高18%,达170箱(空间利用率95.7%)。该软件通过互联网提供详细使用说明和试用版下载(网址:http:∥smartpacker.yeah.net)。目前的版本还只能计算单种纸箱的情形,对在集装箱内装载多种纸箱的拼箱问题的算法,尚在进一步开发中。   (吴小勇) 出版日期:2001年4月20日  相似文献   

5.
冷藏箱堆场作业的特殊性在于装卸过程中需要有人员进入箱区进行电源插拔的辅助操作,而自动化集装箱堆场为无人化作业。因此如何合理地布置冷藏箱箱区是自动化码头堆场布置的关键。在分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冷藏箱箱区常用的几种布置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装卸工艺方案对自动化堆场内冷藏箱箱区的布置形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绑扎桥是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关键设备,其合理选型及设计关系到甲板上集装箱的堆装能力及系固安全性,以堆重指标、航线要求、集装箱布置为设计出发点,分析绑扎桥各个设计要点的关键因素,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绑扎桥的强度计算分析,探讨绑扎桥高度增加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万荆 《中国港口》2005,(11):28-29
一、内贸危品箱港口操作管理的现状 1.内贸危品箱量统计情况 在各港口内外贸集装箱吞吐总量中,外贸危品箱约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3%左右,而内贸危品箱占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平均不到0.3%(比例最高的港口为0.9%,最低的不到0.1%)。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在去年全年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的吞吐量中内贸危品箱只有约2万TEU左右,今年也不会超过3万TEU。  相似文献   

8.
姚俭 《航海技术》2001,(3):23-24
目前,货舱内40′导架装载20′集装箱,主要有三种绑扎方式:横向堆装系统、混合堆装系统和反扭曲连接堆装系统。其他绑扎方式只适用于小的船舶(比如成组堆放/全扭锁堆放等),或是与这三种方式只有很小差别。那些特殊的方法平时极少采用,并且在集装箱堆装方面需要严格校核后才会被船级社接受。图1为40′导架的货舱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化》2010,21(7):9-9
<正>2010年6月18—20日,中国港口协会(以下简称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2届3次全委会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来自国内主要内贸箱港口的代表齐聚长沙,分享后金融危机时期内贸箱运输的新发展,畅谈内贸箱码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港口工作中的新经验、新方法。本次会议由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主办,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晋江太平洋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的集装箱起重机一次只能吊起一个40ft箱或2个20ft箱,ZPMC针对超巴拿马型船而开发的双40岸桥1次可吊起2个40ft箱。双40岸桥的重要特色是开发了专用的差动型起升齿轮减速箱,它可以根据电机和制动器的不同工作组合工况,实现功率的分解和叠加,既可2套吊具同时起升,也可2套吊具各自独立起升或1套吊具起升1套吊具不动,使用1套吊具时也能实现高速高效。该机是对成熟常规岸桥的改进与创新,设备成本增加不多,轮压增加不大,理论上可使装卸效率提高50% ~60%。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降低大型集装箱船的空船重量,针对绑扎桥结构轻量化设计进行研究。以某145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根据船级社规范要求针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依次从剪力墙布置、立柱设置和局部尺寸优化等三个层次对原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保证堆重指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绑扎桥的结构重量。本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方法可以为今后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内贸集装箱超重问题,必须从全程物流链分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明确各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抓好制度的落实,适时、适当参考外贸集装箱监管规范内贸集装箱超重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内贸集装箱运输物流链上的各个环节。内贸集装箱整箱重主要分为四种情况: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一致,且未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一致,但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不一致,但未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08,(7):66-66
交通运输部最近发布了《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全国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该方案规定符合GB/T1413—1998标准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超过24000千克的20英尺单箱为超载,超过30480千克的40英尺单箱为超载。如果按GB/T1413-2008标准,则2种规格的标箱单箱总量不得超过30480千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在各风向角下计算分析船舶甲板上6种不同的集装箱堆箱布置对船舶纵向风向力、横向风力和艏摇风力矩的影响。借助风洞设备对相应研究工况进行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有效评估不同堆箱布置形式下航行集装箱船的风阻力,提出考虑遭遇风向角范围的"阻力系数面积RA"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斌 《港口装卸》2013,(6):42-43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公司业务部门预测每年有50万t至60万t水稻(粳稻)由散粮专用车运输到港,转由集装箱进行海上运输。原有装卸工艺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约为1箱/h,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了承揽货源,拟改造"散改集"一期工程(原工程为20 ft集装箱装玉米专门设计),使之能满足40 ft集装箱装水稻的需要。基本参数如下:稻谷容重0.55-0.60 t/m3;内摩擦角35°;在计算受力及荷载时稻谷容重按0.6t/m3选取;在计算体积时稻谷容重按0.585 t/m3选取(该数值是对港区内运东北稻谷取样,经现场实测后确定的);装箱能力不小于4箱/h。  相似文献   

16.
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集装箱装卸作业,是以占箱量80%的内贸集装箱(简称内贸箱)为主,而内贸箱中有50%以上是超出了机械负荷的超重箱。机械经常超负荷作业,各金属部件极易疲劳,不但使用寿命降低,而且机械的安全系数也大大减低,对安全生产造成巨大隐患和危害。就新港码头的四台岸桥而言,全都是20世纪80 年代的产品,其技术性能、安全系数、金属结构已不能和以往同日而语。每起吊一次超重箱,就会对岸桥造成一次冲击。按公司的操作要求和装卸工艺,一个超重箱  相似文献   

17.
一种为码头生产服务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拖车对位系统在天津港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该系统在装卸桥海陆两侧平衡梁的适当位置安装4对红外线发射接收传感器,其中两对用于检测20 ft集装箱箱位,另外两对用于检测40 ft集装箱箱位.在大车腿部便于拖车司机观察到的地方安装高亮度指示信号灯,用来提示司机前进、后退或停止.当拖车运输集装箱低速行驶到传感器检测范围内时,传感器便对此20 ft或40 ft集装箱的位置进行检测,可编程控制器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后控制信号灯发出前进、后退或停止信号.拖车司机根据信号灯提示来运行拖车,当停止信号灯亮时,集装箱与吊具正好对正.  相似文献   

18.
岑学徐  廖晨彦  陈钦 《水运工程》2022,(10):163-165
集装箱堆场铺面结构方案是道路堆场设计的重点之一。结合集装箱堆场堆箱区定点堆放的规律,同时针对自动化作业要求轨道基础的工后沉降量应与箱角基础工后沉降相协调,并且对箱角基础工后沉降要求较高,提出自动化码头集装箱堆场的合理方案。以钦州自动化码头为例,介绍集装箱堆场铺面及箱角基础的设计要点,通过选取不同桩径的PHC桩基方案和复合地基方案等进行对比,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箱角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对结构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逐项进行对比,选取出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港口40家内贸集装箱码头的63名代表聚首营口港,举行“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一届四次全委会”。营口港集装箱码头总经理曹应峰主持了大会,上海集装箱码头副总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集装箱船堆箱绑扎精度验证时,因测量条件恶劣和工装繁重而影响造船工期的问题,通过使用点云配准方法求解舱口盖箱角和绑扎眼板的位姿,并基于此提出集装箱的模拟绑扎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大场景船舱点云中提取相对较小的箱角和眼板特征进行点云配准,并求出其实际位姿,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解算出绑扎余量和集装箱间隙等参数,判断绑扎杆的干涉情况。最后,现场绑扎试验表明,模拟绑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相近,有望在未来替代传统的人工绑扎验证方法,实现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的集装箱绑扎数字化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