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一艘全回转起重船在渤海湾区域风浪流中系泊作业的安全要求,考虑到首吊900t和侧吊400t作业时特殊性,建立了模型试验方法,并基于卡明斯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了预报方法,对该船首吊900t和侧吊400t风浪流中系泊运动性能进行了预报,结果对比表明理论预报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预报方法的实用价值。同时基于模型试验和理论预报的结果,对该船在渤海湾区域作业提出了建议,可为该船安全作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A2SEA系列风电安装船配备了由GuS to MSC提供的绕桩式海吊。此海吊由800 t升级为900 t,需要分别对长吊臂及短吊臂这2种模式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特定的试验方案及计划,分别采用了坞内坐墩形式以及桩腿插桩形式的吊重试验方法,分阶段实现了海吊的所有试验内容,并最大程度地缩短了试验周期,从而缩短了整个项目的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3.
朱俊峰 《江苏船舶》2022,39(1):10-12+15
为提高自升式风电平台的吊重能力,提出了一种海工吊主吊+绕桩吊辅吊的吊机组合方式。首先,基于莫里森方程和确定的规则波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风、浪、流载荷,并将获得的环境载荷施加在平台结构模型上;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获得桩腿的支反力及结构的应力计算结果;最后,在2台吊机同时作业组合工况下,环境载荷的方向与主吊机方向一致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操作工况下,桩腿的最小预压载、单腿支持能力及平台的桩腿整体能力满足要求;正常作业工况下,平台的设计满足中国船级社(CCS)要求;平台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毛涵宇  余龙 《船舶工程》2023,(7):109-114+123
针对深水海洋结构物吊装问题,基于波浪补偿原理,分析吊钩式装置的参数设置原理及其应用。提出一种刚度-阻尼等效计算方法,并建立吊钩式补偿装置的仿真模型,设计弹簧力-位移和阻尼力-速度曲线,并采用Orca Flex软件进行联合仿真,考虑浪流作用和船体运动状态下吊装作业的升沉补偿效果,对不同参数设置下吊物经过飞溅区的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仿真方法评估深水吊装作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该方法对在1 000 m水深区域吊装400 t重物的作业进行计算分析,实现对缆线非线性弹性作用下船舶、缆线、补偿器和吊物系统的耦合运动分析,评估补偿器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依靠吊钩式补偿器,吊物升沉幅值降低了约79.69%。  相似文献   

5.
海上吊艇架设备主要负责小型舰艇的放置和回收,在海上救援等紧急作业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在某些高海况的作业环境下(如大风、海浪等),吊艇架上的小型舰艇会产生猛烈的摇晃,不仅对小型舰艇的结构和艇载设备产生损害,还会导致吊艇架的机械结构破坏,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研究海上吊艇架系统的抗摆原理,设计新型的吊艇架抗摆系统对提高吊艇架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型舰船的吊艇架结构建立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抗摆系统,并对该抗摆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汪盛义 《机电设备》1990,(2):49-50,8
1 概述救生艇绞车是安装在船舶两舷,籍助于吊艇架、滑轮和钢索将救生艇放下和吊起的设备,它不仅能吊、放救生艇,还可吊、放各类工作艇,进行各种海上作业。由704研究所设计研制的交流电动救生艇绞车是一种系列产品,其中最常用的有25kN、40kN、60kN、63kN 几种。该系列绞  相似文献   

7.
全回转起重船作业过程中船体和吊物的运动相互耦合,这会对起重船作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起重船船体和吊物的运动特性问题,本文利用AQWA软件以1艘起重能力为12 000 t的超大型全回转起重船为对象建立水动力模型,计算该船在系泊状态下不同吊臂旋转角度、不同环境载荷入射角以及不同吊重时船体和吊物的运动响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船体和吊物运动随不同参数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全回转起重船船体和吊物的运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对作业过程中环境条件限制和压载水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吊重跌落是起重船作业中可能遇到的严重事故.研究了吊重跌落这种极限载况对起重船舶浮态、静稳性及动稳性等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冲击外力矩作用下船舶横摇运动数学模型,对不同旋转角度下吊重跌落后船舶横摇运动进行仿真.其次介绍BV规范和RINA规范对起重船作业过程中吊重跌落后的稳性衡准要求.最后以某实际起重船为例,分别计算两种典型载况下吊重跌落前后船舶的浮态变化和静稳性校核,实现了吊重跌落后该船的横摇运动仿真.计算结果可为该类工程船的合理设计与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油改电”技术节油效果,结合GPS卫星定位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轮胎吊PLC控制技术设计了“轮胎吊作业区域智能识别系统”.介绍轮胎吊作业区域通知识别系统方案设计和硬件、软件的实现.实现了轮胎吊在不同区域作业时油电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球大部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采用单箱作业工艺,只能对20英尺集装箱逐个作业。为了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能耗,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首创双箱作业工艺,可同时作业2个20英尺集装箱,作业效率是单箱作业工艺的2倍。本文以洋山四期码头为例,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海侧轨道吊双箱作业工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