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浮筏系统隔振性能的功率流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树浩  桂洪斌 《船舶力学》2012,16(5):567-572
文章采用刚度为常数、阻尼随频率变化的Bush单元来模拟实际的5-200Hz的隔振器的垂向机械阻抗特性。通过有限元频率响应计算得到了浮筏隔振系统的结点响应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隔振器机械阻抗方程求得隔振器两端的受力值,进而代入功率流表达式得到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流。对系统输入输出的加速度响应和功率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采用功率流来评价隔振系统的优劣更能反映隔振系统的实际隔振效果。采用功率流作为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合适的,而且在某些方面要优于采用单一的加速度(速度)响应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船机共筏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船上各种动力源共用一张平置式浮筏的功率流计算方法,并对双机共筏作了实算。  相似文献   

3.
4.
随着隔振技术的发展,采用浮筏隔振装置已成为控制舰艇机械振动的重要措施。浮筏筏体的结构和质量差异,对其隔振性能有较大影响,而且应用浮筏隔振必然占用更多重量、空间等资源,增加舰艇总体的负担。本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浮筏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了新的筏体结构,同时采用功率流的分析手段研究了振动能量在浮筏隔振系统中传递的特性,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优化的筏体结构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隔振性能,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用于浮筏结构优化和减重的可行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柔性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础和隔振器存在着动力耦合,经典隔振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从而出现了将基础简化为欧拉梁、柔性板、圆柱壳等。本文将基础简化为两端固支弹性梁,运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单层柔性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并运用电力类比法对推导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偏心激励对功率流传递特性的影响,并将功率流与振级落差频谱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偏心激励会激发系统的高阶模态,基础的刚性会影响振级落差对功率流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结构在中、低频段的振动功率流计算大多采用导纳法,而复杂结构的导纳采用解析方法不易求得.给出了基于结构有限元动响应分析的振动功率流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推导了一典型浮筏隔振系统的传递功率流表达式,编程计算对比了2种隔振方案(橡胶方案、气囊方案)的传递功率流和隔振效果.该方法对此类复杂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船中比较典型的静不定隔振系统,建立了柔性基础上安装4个隔振器的隔振系统物理模型。对隔振器采用杆梁模型建模,隔振上层设备采用刚体模型,导出了静不定隔振系统的动力控制方程。使用振动功率流方法对隔振系统进行了功率流分析 ,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杆梁模型隔振器对上下两端的功率流的减少有明显效果,隔振器的内部共振特性对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舰船机械设备安装特性及隔振要求,建立包含机械设备、隔振器和柔性基础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求解,得到隔振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及传递功率流计算公式,讨论了隔振系统中设备质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柔性基础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对隔振能力的影响。理论表明,适当增大机械设备质量、隔振器阻尼及柔性基础阻尼能提高系统隔振能力,较大的隔振器刚度不利于隔振,而基础板柔性对隔振系统的影响与激励频率有关,并给出了柔性基础隔振设计中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根据舰船机械设备安装特性及隔振要求,建立包含机械设备、隔振器和柔性基础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求解,得到隔振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及传递功率流计算公式,讨论了隔振系统中设备质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柔性基础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对隔振能力的影响。理论表明,适当增大机械设备质量、隔振器阻尼及柔性基础阻尼能提高系统隔振能力,较大的隔振器刚度不利于隔振,而基础板柔性对隔振系统的影响与激励频率有关,并给出了柔性基础隔振设计中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浮筏隔振系统,建立了多方向耦合振动传递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模型.给出了浮筏各个子结构的矢量四端网络参数矩阵,为浮筏隔振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传递和噪声预报提供了工程估算方法.通过具体算例,数值分析了浮筏各子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基座输入功率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得到浮筏隔振系统各个层面的振动和噪声功率特征参量,并可推广到结构更加复杂的振动系统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史胜东  杨建国  陈杰  陈程 《船海工程》2012,41(2):109-112
以虚拟仪器LabVIEW为平台选择振动测量系统硬件,研制舰船动力装置振动测量系统,实现对舰船动力装置振动监测与分析的功能。通过与比利时LMS公司振动测试系统的对比振动测量分析试验,验证了基于虚拟仪器振动测量系统在其精度、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均能满足测试分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功率流的宽带复式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简支薄板为主振系统,对其附加复式动力吸振器,提出以输入系统的净功率流在整个激励频带内的总声功率级为控制量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将普通动力吸振器与复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进行对比,揭示了复式动力吸振器适合于弹性体振动控制的宽带吸振性能;对复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参数优化以及结构参数与安装位置的联合优化设计的研究,表明吸振器的安装位置对其吸振效果影响很大;另外还研究了质量比与吸振效果的关系,为复式动力吸振器在弹性振动控制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半主动控制技术为参考背景,借助Ansys计算分析工具建立机械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隔振器刚度和阻尼参数的改变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半主动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舰载反潜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各因素,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的层次指标体系。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AHP和灰色评估法的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应用的基本步骤。该文为舰载反潜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功率流隔振效率评价指标及其与振级落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睿  施引 《中国造船》2007,48(3):86-92
鉴于功率流方法在隔振分析中的日益受到重视,以及以传递功率流直接作为隔振系统的设计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借助经典隔振理论的传递率及插入损失概念导出功率流传递率(插入损失);通过建立柔性基础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解析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方法对功率流传递率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功率流传递率作为隔振设计效率指标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针对功率流及插入损失不易测量的问题,对功率流传递率与振级落差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解析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浮筏是一种隔振装置,而影响隔振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运用MSC/PATRAN,建立了船用电站浮筏的有限元模型,设置了影响浮筏隔振性能的各种不同参数,包括筏架的质量、刚度、结构阻尼、隔振器的刚度等,并利用MSC/NASTRAN计算出了不同参数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对计算所得的隔振传递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最优隔振性能参数,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船舶动力机械隔振设计中的功率流方法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霍睿  施引 《中国造船》2000,41(4):46-51
通过一个柔性基础上安装电机的隔振系统实例,计算其通过隔振器的功率流,应用功率流传递谱对其隔振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并附带研究了电机槽频频段的振动隔离问题,探讨了功率流分析在隔振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功率流评估指标与振级落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拖曳式声纳的工作性能,必须在声阵模块前、后插入性能优良的隔振模块。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拖曳线列阵隔振模块的流固耦合模型,计算了隔振模块VIM(Vibration Isolation Modules)的隔振性能。计算表明了流体、拉力、护套材料阻尼、护套材料弹性模量等对隔振模块的隔振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模型中应充分考虑流体的作用;隔振效果随拉力的增大而减小,护套材料阻尼和弹性模量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均与激励频率有关。对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隔振模块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