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洪涛   《世界汽车》2020,(5):82-87
截至2020年4月24日,2020年度第一批4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全部完成。4月3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发布了该批4款车型的评价结果。本次发布结果的4款车型中,包括3款传统燃油车,其中B类车2款,SUV车型1款,以及纯电动车型1款。该批4款车型包括2个自主品牌和2个合资品牌。具体车型及生产企业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4年7月1日在天津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7款车型,其中包括3款A类车、1款B类车、3款SUV车型,本批评价的7款车型均由C-NCAP管理中心从各车型专卖店直接购买,购车费用支出共计423万元、这7款车型的试验自4月22日开始,至6月26日结束,每辆车均严格按照C-NCAP(2012年版)规则进行试验及评价此次发布评价结果的7款车型全部为两年内全新开发车型,总体表现较好试验车辆上各种安全装备的配置率已近100%,同时我们  相似文献   

3.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4,(5):112-123
<正>2014年4月2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一批11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受到媒体和各方面的关注。本次发布结果的11款车型中,包括6款A类车,3款B类车,2款SUV车型,试验车辆全部由C-NCAP管理中心从各车型专卖店直接购买。其中有6款车型的18辆试验车辆使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项资金。购车费用支出共计约471.36万元。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12,(6):72-72
2012年4月25-2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C-NCAP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由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吉利全球鹰牌RX6453K01型多用途乘用车(GX7)的C-NCAP碰撞试验。测试车型的安全配备极为丰富,不仅配备了正面双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及侧气帘,还配备了驾驶席膝部安全气囊,这也是C-NCAP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中首款引入这一配置的车型。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5年9月11日在天津发布了2015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7款车型,其中包括1款A类车、1款B类车、5款SUV车型。本批车型是按照《C-NCAP管理规则(2015年版)》进行评价的第一批车型。这7款车型的试验自7月7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每辆车均严格按照C-NCAP 2015年版规则进行试验及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4月24日,"2010年度第一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举行。至此,C-NCAP评价车型总数累计已达97款,测试车辆总数达291辆。  相似文献   

7.
4月22日,C-NCAP 2007年度第一批测试车型的评价结果正式公布。广州本田奥德赛是C-NCAP测试的第一款MPV车型,其优异的表现也为MPV车型赢得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10,(12):20-20
<正>2010年10月12—14日,C-NCAP成功完成了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Forester(森林人)的碰撞试验,试验车型为SH5SW1T,这是C-NCAP测试的首款进口车型。生产厂  相似文献   

9.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4,(2):104-117
<正>2013年度的C-NCAP评价试验于2013年12月19日全部结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4年1月3日在天津公布了2013年度第四批13款车型(4款A类乘用车、2款B类乘用车和7款SUV)的评价结果,其中9款车型为企业自愿申请评价。上述车型用于碰撞试验的车辆全部由C-NCAP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C-NCAP程序直接从各品牌经销商处  相似文献   

10.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申请C-NCAP评价的东风雷诺牌DFR6470SCE3型多用途乘用车(科雷傲2.0L两驱豪华型)作为2018年C-NCAP第一批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已经购置完毕,2018年3月进行正式评价试验。C-NCAP管理中心已向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出试验通知函。试验车辆由C-NCAP管理中心于1月18日在天津众兴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得,部分媒体对购车过程进行了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在4月21日的2018年度C-NCAP第一批车型评价结果发布会上,当C-NCAP管理中心主任于凯先生宣布领克01的C-NCAP成绩为60.1分的时候,现场一片惊叹之声。大家很清楚,60.1分对于领克01意味着什么。2015年版C-NCAP管理规则开展至今,进行评价的车型已达102款,还从未有车型获得过5+星级评价。领克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成绩能够力压奔驰E300L、宝马5系等车型,确实值得点赞。上一次在C-NCAP测试中引起轰动的车型是观致3,那是在2015年4月,其在2012年版规则下获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07,(6):10-13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在完成2006年度12个车型的评价并公布结果后不久,2007年度的评价计划就全面启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在今年3月至4月间已对第一批4个车型进行了试验,于2007年4月22日在上海公开发布了评价结果,又一次引起社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关注。发布会正值上海国际汽车展期间,反响极为热烈。  相似文献   

13.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4,(10):108-116
<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4年9月6日下午在天津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8款车型,其中包括4款A类车、1款B类车、3款SUV。这8款车型的试验自7月8日开始,至9月4日结束,每辆车均严格按照C-NCAP 2012年版规则进行试验及评价。此次发布评价结果的8款车型基本是全新车型,总体表现较好。驾驶员侧及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儿童座椅ISOFIX固定装置全部配备。C-NCAP对车辆安全技术和装备应用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为整合现有测评资源,推进C-NCAP、CCRT、EV-TEST等测评规程内容更加协同、测评工作更加高效,更好的服务汽车行业和广大消费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初成立了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对相关测评工作进行整合,统筹开展车型选取、车辆采购、测试评价、结果发布、规程协同和更新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5年6月29日在天津发布了2015年第二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这是按照C-NCAP 2012年版管理规则进行评价试验的最后一批车型。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17个车型,其中包括1个小型车、6个A类车、4个B类车、4个SUV和2个MPV车型。本批公布结果的车型中,除了C-NCAP管理中心预定计划进行评价的车型外,大量增加了自愿申请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06,(11):52-55
2006年3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技术交流会,标志着C-NCAP项目正式启动。自此,C-NCAP便成为各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7月25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再次召开信息发布会,宣布经过一年多精心准备的C-NCAP正式实施。8月24日,C-NCAP召并媒体见面会,宣布首批测试的车辆已经购买到位,并且确定了碰撞试验时间。8月29日,C-NCAP进行了首次碰撞试验,几十家媒体亲临现场进行报道。随后,C-NCAP连续进行了6个车型的碗控试验,始终得到媒体的普遍关注。 在此,特主要媒体对C-NGAP的观点摘录出来。看看大家对C-NGAP如何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7,(4):27-27
2006年,C-NCAP的实施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包括生产厂家、广大消费者和媒体等多方的关注,C-NCAP的星级已经成为衡量国内市场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经过春节一段时间的休整后,2007年度C-NCAP的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启动,本年度第一款车型的碰撞试验在3月19日至23日的一周内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发布了2015年度C-NCAP第一批17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受到媒体和各方面的关注。本次发布结果的17款车型中,包括5款A类车,3款B类车,9款SUV车型,试验车辆全部由C-NCAP管理中心从各车型专卖店直接购买。该批17款车型涉及9个自主品牌、7个合资品牌和1个进口品牌。从该批评价结果来看总体表现良好,符合C-NCAP管理规则加分项的各项安全装备的配置率均达到了很高的比例。对于乘员保护效果非常有效的安全带预张紧器和限力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车辆后排座椅上。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2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第十一届北京车展上公布了2010年度第一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汉兰达荣获C-NCAP安全碰撞五星佳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16日,"2009年度第一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信息发布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本次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第一批共6款车型的评价结果,车型涉及了3个小型乘用车,2个A类乘用车和1个SUV车型.全部试验车辆在发布会会场外进行了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