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公交特有的公益性必然会使公交企业产生一定亏损: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了相应补贴,但补贴方式和补贴额度历来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交亏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的补贴不仅要考虑政策性亏损,还应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企业绩效、企业的专项补贴、已发放或隐形补贴等因素。并给出了各要素的具体核算方法。本文的研究对政府实施具体的补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公共交通需求预测的一种新算法一神经网络法。结合此算法在吴江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应用,探讨该预测方法在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交通的二重性与补贴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在对公共交通二重性分析基础上,将城市公共交通的亏损区分为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并对政策性亏损的补贴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补贴经验,着重对政府对公共交通补贴的两种主要形式即直接授权经营和招标权经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补贴问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二重性并存在的经营亏损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事实,政府对公共交通企业进行规范性补贴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补贴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保证公共交通企业在得到补贴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是补贴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并从金钱和非金钱补贴两个方面具体设计了补贴制度的合理构架。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补贴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亏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公共交通合理补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公共交通经营方式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否进行成本补偿为依据,合理区分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并引入一系列考核指标,以确定补贴额,同时对公共交通未来的经营方向-招标经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2012,(4):59-59
3月19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西安市三年(2012-2014年)城市交通缓堵方案》。2012年起,我市将采用四类方法34项措施综合施治,大力“缓堵保畅”。  相似文献   

7.
以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和生态足迹成本为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财 政预算约束下公共交通的最优补贴模型.上层模型是在有限的财政预算、运输容量及生态 足迹限制下,获得最优的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及消化运输活动产生的生态足迹成本,实现 社会效用最大化;下层模型采用Logit 模型和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获得公交及小汽车的出 行方式和路网流量,实现出行成本最小化.为了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构建了简单路网进行 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公共交通乘客的票价补贴,会吸引更多乘客使用公共交通,其效 果优于增加公交企业的运营补贴;考虑生态足迹约束下,实施82%的票价补贴和8%的运 营补贴其效用值最优.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主城区近30年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公共交通分担率与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紧密关系。利用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和交通模型,定量分析主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与公共交通分担率的相关程度,指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越大、公共交通分担率越低,且公共交通分担率存在阈值。同时探讨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对公共交通分担率的影响,上海市主城区不同区域、不同出行方向的公共交通分担率有明显差异。最后指出,公共交通分担率的目标设定需要结合城市用地开发同步考虑和深入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共交通优先的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宁 《城市交通》2000,(2):13-15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通勤走廊构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分析公共交通票价对通勤走廊出行结构的影响; 考虑公共交通多种末端衔接方式, 针对有车和无车通勤者, 分别构建了包含组合出行模式的出行方式选择NL模型; 以北京市地铁5号线沿线通勤走廊为例, 结合实际数据对NL模型精度进行检验; 在考虑公共交通运能约束的基础上, 应用NL模型分析不同单一交通方式票价、组合票价下, 各出行方式分担率与公共交通满载率的变化, 从公共交通运能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的角度研究不同票价下出行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市票价调整政策可以提高地面公交运能利用率, 但对降低地铁满载率的作用有限; 若将地面公交票价调整为0.01~0.06元·km-1或地铁票价调整为0.32~0.42元·km-1时, 通勤走廊内地面公交的高峰小时平均满载率为60%~65%, 北京市地铁5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为86%~100%, 公共交通运能利用率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同时, 提高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且小汽车的分担率基本保持现状, 未造成小汽车出行量的激增; 当地面公交和地铁票价同时满足限制条件时, 通勤走廊内地面公交的高峰小时平均满载率为58%~80%, 北京市地铁5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为86%~100%, 小汽车分担率的增幅在5%以下, 票价调整可以改善通勤走廊的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11.
���ڿ������Ĺ�����ͨ�����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公共交通补贴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交通补贴模型. 以北京市公共交通补贴为背景,研究了公共交通结构系数、分担率以及运营成本对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一方面使得政府公共交通补贴的额度在财政收入当中的比重不至于过大,确保了政府的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公共交通承担客流比例的要求.在公共交通运营成本不变和公交补贴占财政收入比例小于4%的情况下,北京市财政收入需保持年增长10.9%以上,才能满足2015年公交分担率达到45%时低票价政策的补贴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交通7+1论坛”第十九次会议的主题为“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效率高、能耗小、污染少的特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 会议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奥运后交通发展的情况和措施,上海市针对世博会交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广州市应对亚运会召开的一些交通做法;探讨了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对特大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分析了小汽车交通、绿色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互相影响和制约关系;提出了应该把城市交通作为系统工程,从城市规划与布局开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区域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间出行竞争力的定量化评价和影响关系解析,利用公共交通动静态数据、出租车运行数据及出行调查数据提取公共交通个体出行链和小汽车出行用时等信息,结合路径规划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计算公共交通及小汽车全过程出行耗时,基于全过程出行时间可达性视角构建公共交通竞争力评价模型;考虑公共交通竞争力的空间效应,分别选取土地利用和交通设施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提出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公共交通竞争力影响模型;以北京市为例,探究早、晚高峰等不同时段下区域公共交通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早、晚高峰期间公共交通竞争力的平均值均在1.50以内,平峰时段约为1.74,市中心区、地铁沿线和大部分居住社区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出行竞争力相对较高;各时段下公共交通竞争力呈现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存在“低-低聚集”“高-高聚集”的典型聚集区域;土地利用混合度、办公就业密度和地铁站点密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道路网密度和绕行系数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综上,所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定量化评估公共交通竞争力,所建影响模型能够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解释竞争力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Գ��й������ɴ��Եĸ����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国内多个城市都已经开通或新规划了多条地铁线路. 如何评价地铁对于城市公交网可达性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地铁站点规划和线路分布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把公交站点作为节点,站点间的连线作为边,建立了包含地铁线的南京市公交网的拓扑模型. 以站点间的最少站点数和最少转车次数作为衡量交通可达性的指标,分析了Space L和Space P模型中地铁对于城市公交网可达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地铁的开通提高了城市公交网的整体可达性. 南京地铁沿线站点到其他站点的可达性、地铁沿线站点到商业中心的可达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欲敏 《交通标准化》2010,(11):129-133
换乘是接驳系统规划的核心问题。接驳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换乘设计,是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在将来能否成为客运系统主体的关键。城市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也是我国大城市在不久的将来进行规划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在许多城市迅速推广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 新型交通方式.本文将公共自行车使用分为接驳地铁、接驳常规公交及全程单独使用3种模式, 构建Cross-Nested Logit模型,利用苏州市地铁沿线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 影响使用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接驳地铁或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在很大程度上 倾向于被全程单独使用,在短距离出行中极可能与常规公交存在竞争关系,但对地铁出行有一 定的补充作用.本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SEM 的城市公交方式选择行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现有居民公交方式选择行为模型中仅考虑可直接观测的显变量,尚未 涉及对选择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的问题,本文从潜变量与显变量 角度,构建了公交方式选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 及对选择结果的影响作用大小,并依据出行者人格特质进行了分群行为特性研究.最后, 将模型运用于成都公交出行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知觉价值对选择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可解释出行行为意向的62%信息,服务品质对知觉价值的影响高于票价合理性,且不同 群体的选择行为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遗传神经网络在公交客流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考虑影响公交客流量的各个因素,建立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把其预测结果和神经网络BP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性,其预测结果优于神经网络BP算法的预测结果,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