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并对运输冷冻和冷却货物时的热负荷进行了实例计算,为减小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确保货物冷藏运输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20 km/h机械冷板冷藏车车体钢结构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0km/h机械冷板冷藏车为例,通过对其车体钢结构进行结构优化、灵敏度分析和参数优化,提供了车体承载结构轻量化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冷板冷藏车中货物堆码对其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货运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货主对货物的运送条件和保鲜要求越来越高,冷板冷藏车作为新型货运车辆,近年来发展迅猛,其运输货物的质量不断得到有关部门和消费者的关注。但是,由于外界热环境的影响,冷板冷藏车中货物温度不断升高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冷藏货物的质量。通过对运输中货物传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车厢内复杂耦合传热的k-ε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3种不同堆码方式货物动态温度场,指出采用货物与车体内壁之间留一定间距的堆码方式,能有效减小外界热环境对货物温度场的影响,且间距越大,货物温度升高越小、货物温度分布越均匀。建议在冷藏运输货物时,货物与车体内壁之间留一定的间隙。  相似文献   

4.
提速对计算空调列车热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列车提速对空调列车的热负荷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夏季热负荷的计算,得出了热负荷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并分析了热负荷随速度变化的规律。最后讨论了车体隔热结构不严密处的漏风对热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铁路冷藏车不稳定传热反应系数法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铁路冷藏车在结构、运行环境等方面与普通建筑相比存在较大区别,故传热特性不同,反应系数差异大。使用反应系数法研究铁路冷藏车的不稳定传热过程,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冷藏车围护结构的不稳定传热进行数值计算,考察不同车速、不同方程根项数以及不同反应系数项数等对冷藏车负荷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冷藏车运行速度对整体计算精度影响不大,取200 km.h-1时的相关数值最佳;方程根值取至-25,车顶的反应系数项数取至第30项,车壁和车底的反应系数项数取至第15项,即可满足求解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铁路空调客车负荷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铁路空调客车的负荷是按铁道部标准(TB1951-87),用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的,虽然计算过程简单,但计算出的负荷值要高于客车运动时实际出现的最大负荷值,而据此设计出空调机组不利于节能。针对铁路空调客车行驶时易受外界影响,负荷变化快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非稳定计算法计算车体的逐时传热负荷。并以长途硬座客车为例,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其负荷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分析认为:根据动态负荷的最大值可设计出满足实际需要的空调机组,计算出来的客车空调逐时负荷(动态负荷)更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铁路客车空调应用变频自控技术,就可以根据动态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制冷机的制冷量,可使机组的运行工况随着车内的负荷变化而变化,以达到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考虑青藏铁路沿线的特殊气候条件及运行列车车体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利用非稳定传热理论编程计算列车运行中车内外相关参数及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并与不同计算基准温度下稳定传热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对青藏铁路,太阳辐射对车体围护结构外表综合温度影响显著,而且不同车次各朝向的车体围护结构外表综合温度波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车体不同部位在不同时刻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对青藏铁路绝大部分区段,用非稳定传热计算方法所得到的车体围护结构传热量均大于同样计算条件下用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说明原设计中采用稳定传热计算方法按照设计日最高温度确定的车体围护结构传热最冷负荷偏小,这虽然有利于空调制冷节能,但却增大了供暖能耗.采用非稳定计算方法分析车体围护结构传热,可为列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调节、改进供氧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协作方式以及能耗分析、提高青藏铁路列车车内环境参数的控制精度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研制简况,主要性能与结构特点和第一次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冷板冷藏车的装载性能、热工性能和运输特性进行了技术分析,对各种冷藏车的运用成本、铁路和托运人的经济效益(运输成本)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特别是在定点定线和中途不充冷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辆的运用效率和人力成本对其运用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的客车车体传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充分考虑了客车车体隔热壁钢结构形成的热桥的三维传热过程,利用ANSYS软件对客车整车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空气焓值的变化来确定隔热壁传递的热量,仿真分析了车内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材料、结构的车体综合传热系数K值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点介绍车体传热系数、采暖负荷参数的选取及车体隔热结构设计研究。通过分析国外高寒动车组技术指标,结合哈大地区的运用环境,研究选取了CRH380B型动车组热工设计参数;在不提高采暖功率的前提下,通过采暖负荷需求计算,确定车体传热系数,以计算结果为目标优化车体隔热壁的结构,并通过车体K值、-40℃低温环境的采暖试验证明了CRH380B型动车组满足热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机械冷板冷藏车冷板的放冷情况决定了车内货物存放的时间,而放冷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冷板放冷不均匀的现象。本文建立了冷板放冷的数学模型,采用显热容法对冷板放冷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冷板放冷不充分,并对冷板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若干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和不锈钢组合车体的强度评价试验结果。通常情况下,车体仅做加载试验,但因该车体由异种金属组合而成,为了确认温度变化时的车体强度,特别增加了热负荷试验和垂直交变载荷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结构车体十分实用。  相似文献   

14.
番茄在冷板冷藏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板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车内货物温度场是影响其运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运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番茄在冷板冷藏车内及货物的数学模型,模拟2种不同堆码方式的动态温度场,并对其变化及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堆码方式对货物温度场有一定影响,为有较规则几何形状的果蔬货物的冷藏运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热棒作为一种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措施,已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乏现场测试资料,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设计计算始终是一个难题。研究方法:根据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清水河试验段热棒路基的现场观测资料,计算了2002--2003年寒季热棒的有效传热影响范围、最大传热影响范围和热棒的产冷量以及传热影响范围内热棒蒸发段土体温度的降低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热棒设计所应采用的纵向间距。研究结果:(1)清水河试验段天然地面热棒的有效传热影响范围为1.50m,最大传热影响范围为2.16m;(2)寒季热棒工作期间的总产冷量为1149MJ;(3)寒季最大传热影响范围内热棒蒸发段对应土体温度的平均降低值为0.95℃。研究结论:为保证热棒传热影响范围内土体温度有较大的降低值,工程设计时热棒的纵向间距以3.0m为宜。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易腐货物快捷运输的需要,中国广州研制了运行速度为120km/h的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并投入运用。该车可编挂于普通货运列车,还可以编挂于“五定”班列和行包快运专列,适用于一般冻结货物、冷却货物、未冷却货物的快速保鲜运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混合结构车体过渡接头的典型结构,探讨了复合板在我国铁道客车制造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热负荷对混合结构车体整体强度及刚度的影响情况等。通过分析可知,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混合结构车体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以高速列车司机室及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司机室进行三维湍流流场数值计算,计算中将人体视为热源体,考虑车体传热作用。计算得到司机室温度场和速度场的详细信息,分析环境温度、人体热源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以及车内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120km/b机械冷板冷藏车新型共晶液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达  张茂祥  陶曾鲁 《铁道车辆》2001,39(10):15-16
介绍了120km/h机械冷板冷藏车所需新型共晶液的研制过程,对GJY-02共晶液的主要物理化学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完成了定性定量的缓蚀试验。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车体传热系数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体隔热性能是高速列车车体重要性能之一。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采用二维截面法和三维部件法对某高速列车车体围护结构传热进行模拟,得到二维典型截面和三维典型部件的传热系数,经加权平均获得整车的车体传热系数。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车体传热系数相对误差仅为2.5%,在目前无法实现整车车体k值模拟计算的情况下,二维截面法和三维部件法都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与二维截面法相比,三维部件法建模速度快,更贴近实际车型,能更好地反映车体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