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占峰 《铁道勘察》2007,33(1):52-55
崩塌是不良地质的一种,它的存在对铁路的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张集线的崩塌落石主要分布于旧堡至土城子之间,沿线的分布较广,落石成分以玄武岩为主,其次为麻粒岩。对该区产生崩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晓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8):89-92,102
研究目的:针对全国各大铁路枢纽及地区接入新线铁路时,对新线引入接轨方案规划研究较少,易造成对枢纽地区其它相关线路造成影响和旅客换乘不便及货物运达不畅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对既有张家口地区现状的描述和年度地区客货运量的分析,对张集线双线与京包四线引入张家口铁路地区孔家庄车站进行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论述了张集线双线工程引入张家口地区的必然性,确定了站场改建方案和线路疏解型式,最终确定了张集线引入张家口地区的推荐方案;并分析研究张集线外包京包线和张集线中穿京包线2个引入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采用张集线外包京包线方案。研究结论:形成疏解区方案时必须紧密结合枢纽内主要车站的运营模式,尤其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规划,研究若干较为可行的引入方案,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才能推荐出车站改建及引入疏解区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集铁路玄武岩崩塌落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张集铁路玄武岩崩塌落石特征的研究,探索玄武岩崩塌落石分布与地形地貌和地层结构的关系及形成机理,确立塌落岩块形态、运动轨迹,建立影响距离公式,为玄武岩地区铁路工程设计和防护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张集铁路玄武岩多位于地表和夹杂于砂砾土、粘性土和第三系泥砂岩中,覆盖在山顶上的玄武岩常形成危岩陡壁,是崩塌落石的主要来源;崩塌的严重程度与下伏地层及其产状有关,逆层山坡比顺层山坡更易形成崩塌落石;崩塌落石岩块多以块状和不规则球状为主,发生概率与体积呈反比.  相似文献   

4.
对蒙西至华中铁路一侧的崩塌落石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一种平面坐标系的崩塌落石运动模型,结合具体地质特征选择典型落石块体对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对防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建立运动模型的假设及参数取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还需要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现场试验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崩塌落石区段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厚田  陈彪 《铁道学报》1996,18(4):95-99
山区铁路的崩塌落石分布处所多、发生频率高、运动速度快,有防不胜防的特点。铁路管理部门特别关心各段线路的崩塌落石的严重程度。本文采用信息量统计预测的方法,对崩塌落石进行了区段预测。  相似文献   

6.
以既有南昆铁路威舍至岔江段扩能改造工程为依托,针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沿既有线增建二线方案、3套右线绕行方案共4条线路方案。经过现场详细勘查,认为影响该区段线路选择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大型滑坡、岩溶暗河和危岩落石。分析了4条备选线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右线绕行另设岔江站方案作为该段线路的推荐方案。本文可为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的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搜集资料,查明了线路各方案的采空区、风沙、崩塌落石、水库塌岸等不良地质的工程地质特性,选出了合理线位。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和邢铁路穿越太行山脉,在路罗站附近地形陡峻,多为峡谷陡壁,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发育,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因此,详细查明本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崩塌落石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等是路罗站位明线及隧道方案比选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查明工程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及邢汾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条件,从而提出合理的路罗站位地质选线意见。研究结论:(1)路罗站明线车站方案避开了崩塌落石发育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投资省;(2)明线车站方案的施工及运营管理安全方便;(3)明线车站方案邻近高速公路段隧道施工通过采用控制爆破等施工措施,可避免诱发公路边坡附近的崩塌落石;(4)路罗站明线车站方案优于全隧道车站方案,可作为推荐方案;(5)本研究结论可为山区地形复杂、崩塌落石发育地段的地质选线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陡坡崩塌及落石地段铁路选线勘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朔黄铁路龙宫展线段在龙宫隧道和滴水崖隧道间经过大面积的崩塌落石区。经过进一步选线勘察 ,该段线路以短隧道方案通过 ,并对局部危岩进行加固 ,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青藏线这一高原铁路在小南川至望昆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就测区范围内的不良地质--漫流区、新月型流动沙丘、石冰川及落石等的分布及其成因和对线路方案的影响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崩塌落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研究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崩塌落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崩塌的形成机理把崩塌划分为5个类型,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提出了各类崩塌稳定性的检算方法;提出了崩塌落石综合预测方法.崩塌分类和崩塌稳定性检算方法已被<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和<地质灾害勘查指南>等采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集铁路玄武岩分布特征及工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玄武岩工程影响机理,分析影响方式及程度,提出工程措施建议,提高玄武岩对铁路工程影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为其它遇到玄武岩的线路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结论:玄武岩岩体中常夹粘性土、砂砾土、泥岩和砂岩,厚度及位置变化很大;崩塌落石多发生于逆层山坡上;在路堑地层中位置不同,影响的结果也不同,坡脚下伏越浅,对边坡稳定越有利;在桥基下增加了桥基设计的复杂性;存在于围岩增强了隧道洞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下川岛公路高边坡崩塌落石柔性防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体工程,在引用经典力学理论、碰撞理论、瞬间摩擦作用理论等的基础上,对崩塌落石的初始运动状态、滑动过程、滚动过程、碰撞过程等进行了模拟,并设计了作为边坡综合防治内容之一的柔性防护系统,从施工后的效果来看,很好地控制了边坡上崩塌落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进入磁浮线安全保护区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高速磁浮系统运行对线路轨道变形的要求较高,因此需对临近高速磁浮线路、后期实施的工程项目方案进行优选和评估分析,从而保障磁浮线的安全运营.结合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对其在浦东国际机场段线路与磁浮线并行段工程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就轨道交通实施对磁浮线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前期工程方案优化和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穿越湘江溶洞区工程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长沙地铁3号线阜埠河路站—书院路站区间工程,为确保盾构隧道安全穿越湘江溶洞区,通过优化具体设计方案,分别从线路平面设置,盾构机选型及设计,溶洞江面处理方案及施工工期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合理的线路平面设计和溶洞江面处理方案,为后续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建成都至贵阳铁路坪上隧道进口上方仰坡高陡,危岩落石发育,一旦失稳则造成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铁路施工及运营安全。因此需通过分析研究坪上隧道进口危岩落石的形成机理、失稳模式及破坏后的运动特征,以确定危岩落石的失稳滚落概率及路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防护措施,同时也为其他山区铁路遇到危岩落石不良地质时提供调查、分析、计算方法及工程防护措施的参考。研究结论:(1)在基于现场调查及实测工作基础上,将坪上隧道进口危岩落石失稳划分为4类破坏模式;(2)通过对落石运动的模拟,确定了隧道洞口上方约有6%的危岩体失稳后将对洞口及桥梁构成危险;(3)提出了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整治方法及设置防护的具体位置和措施,从而确保铁路施工及运营安全;(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危岩落石不良地质工程的勘察及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张集线集宁地区接轨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宁地区作为张集线的接轨点,其接轨方案受地区内既有运营条件、城市规划、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集宁地区站场的现状,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张集线引入集宁地区的最优方案,使运输及行车组织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成昆铁路沿线受构造作用影响,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体异常破碎,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瓦斯及采空区、活动断裂为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开展地质选线技术研究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线路穿越风险极高的工程地质问题段落所带来的工程安全隐患,也可为该地区远景铁路规划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在现场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分析及相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认为本线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不良地质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瓦斯及采空区、活动断裂;(2)针对本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地质选线原则;(3)综合分析了各方案地质条件,利用选线原则选定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的线路方案;(4)该研究成果对于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铁路隧道进出口段落石冲击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崩塌落石是高陡的岩质边坡中,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如不加以治理,可能造成交通中断以及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山区修建铁路工程时,尤其是隧道进出口段,为了防止崩塌落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常采用明洞、棚洞等处理措施,落石冲击力是进行明洞、棚洞及拦石墙等被动防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目前,落石冲击力主要是通过一些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计算得到,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有待通过充分研究讨论。研究结论:本文对几种已有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结合襄渝铁路隧道口增设棚洞工程,采用路基工程手册法、隧道手册法、Labiouse法、Kawahara法、杨其新法等方法进行了落石冲击力计算,结果表明这5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在量值上相差不大,路基工程手册法、隧道手册法计算结果稍大。考虑到两手册中的经验方法经过了大量的工程验证,因此推荐以两手册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增设棚洞工程设计时的设计荷载,并据此开展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橙线无缝线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缝线路设计是轨道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研究分析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橙线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同时为国外高温地区无缝线路设计提供参考。橙线线路主要以高架线形式敷设,桥梁结构以U形简支梁为主。拉合尔地区整体气温偏高,历年最高气温47.4℃,橙线铺设普通区间无缝线路。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对钢轨强度与稳定性、桥梁墩台受力、钢轨断缝、轨缝值设置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表明:橙线高架线及地面线设计锁定轨温取(35±5)℃,轨缝值取8 mm是合适的,同时提出伸缩调节器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