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中旨在解决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单点恒温器能量管理策略下电量维持阶段油耗较高和锂电池组循环充放电深度较大等问题。首先对增程器开关控制策略和等效燃油消耗最小化策略(ECMS)进行优化和仿真验证,然后在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半实物仿真平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电量维持阶段,优化增程器开关控制策略后,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百公里油耗由原来的39. 1降至36. 23L,锂电池组循环充电系数由19. 8/100km降至13. 2/100km,分别降低了7. 3%和33. 3%,但增程器的起停次数有所增加。进一步采用优化的ECMS能量管理策略后,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百公里油耗再降至35. 22L,锂电池组循环充电系数进一步降至9. 9/100km,比原单点恒温器控制策略分别降低了9. 9%和50%。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对增程式电动汽车进行了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在循环工况已知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动态规划控制策略和瞬时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得到两者的行驶成本并与采用基于规则的恒温器式管理策略时的行驶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动态规划控制策略和瞬时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的行驶成本都比采用基于规则的策略时低。虽然动态规划策略行驶成本比瞬时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更低,但因实际行驶过程中工况会有变化,很难达到最优。而ECMS控制策略可实现在线应用,兼顾了燃油经济性和实用性,比较适合作为一种可行的增程式电动客车的能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基于BFC6110EV-2电动公交车,设计了增程式电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参数,并根据汽车设计方法对所匹配参数进行了理论校核。在AMESim软件中利用稳态试验数据建立了增程式电动公交车整车仿真模型,采用单点恒温器控制策略,利用联合仿真方法对所设计的动力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增程式电动公交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参数匹配较合理,与传统纯电动公交车相比,其动力性及续驶里程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款增程式电动客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指标以及给定的基本参数,对增程式电动客车动力系统进行了选型和匹配。设计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并利用CRUISE软件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动力系统的参数选型和匹配以及控制策略的设计都是合理的。使用蚁群算法对控制策略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燃油经济性提高了9.74%。  相似文献   

5.
增程式电动汽车解决了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的问题,针对其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匹配。采用恒温器式控制策略用Cruise/Simulink先进行了动力性仿真,然后分别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了纯电动和增程里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系统的匹配可行。  相似文献   

6.
叶卫国 《北京汽车》2012,(2):13-15,21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作为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技术方案,是现阶段我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的优先推荐车型。文中结合某型增程式城市公交车型的研制,探讨增程式电动城市客车的工作模式、控制策略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NPS6100SHEV增程式电动客车的动力匹配、发电机组匹配、电池容量计算和控制策略分析,提出增程式电动客车的总体设计要求和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开发电动城市客车增程式动力系统测试台架,实现电机、发电机及发动机的耦合试验,在整车批量生产前完成增程式动力系统控制策略验证、比油耗验证、安装设计验证及整车性能验证,使某电动城市客车开发周期降低30%。  相似文献   

9.
基于CRUISE/Simulink软件对某款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进行建模仿真,对三种可行的増程器能量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点控制策略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两点控制策略的等效燃油消耗量与功率跟随控制持平,较单点跟随控制策略高1%。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保证最低的能量转换损耗,两点控制策略能合理分配动力电池和増程器的能量,综合考虑整车能量利用率和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发挥增程式混动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佳 《驾驶园》2011,(9):46-47
"2011第二届中国(昆明)新能源公交客车大赛"于8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秘书长叶东强宣读了比赛结果: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混合动力混联组、混合动力并联组和增程式电动客车组冠军。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客车分公司客车获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串联式)特别奖、瑞典VOLV07700客车获混合动力客车(并联式)特别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