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是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农业各作物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实施水资源定额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完善水权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五家渠市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用水定额实施策略,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与体制,制定相应的用水定额制度,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目标",建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总量控制和效率控制是在水资源用水严重紧张现状下的提出的,所谓水资源精细化就应从制度和规范化入手,以定量化和精准化为工作核心,以信息为推进手段,建立精细化模式上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的在于为水资源精细化及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解决当下用水形势严竣和效率不高的现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流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将分析成果运用到水资源管理和水量调度实践中,也是作为塔河流域精细化管理、分段量化工作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流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口急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推动流域水利发展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就必须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高效节水产业,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推进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符合流域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汝山 《中国水运》2014,(4):221-222
新疆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匮乏。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文中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根据其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采用了水均衡法对该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进行分析与评价,其目的是用相对缺乏的水资源满足流域内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的水资源需求,从而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效益。研究过程中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设置流域内水资源优化方案:现状年需开采的地下水量为5.62×lO-8m3;需地表水供用户用水量为20.40×10-8m3,分配给农业用水的水量是最大的,分配给生态用水水量是次之的。枯水年需地下水和地表水水量分别为19.25×10-8m3和4.23×10-8m3,至2020年农业需水量将达到17.8675×10-8m3,地下水开采量6.32×10-8m3,这将接近地下水的最大开采量7.2871×10-8m3,说明玛纳斯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  相似文献   

5.
针对湘桂运河越岭段航运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基于流域水系特点,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提出泵站提水翻坝、建设补水水库、建设省水船闸等方案解决运河工程航运用水需求的保障措施。该成果为解决湘桂运河越岭段航运水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思路,可为浙赣运河等类似运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湘桂运河越岭段航运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基于流域水系特点,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提出泵站提水翻坝、建设补水水库、建设省水船闸等方案解决运河工程航运用水需求的保障措施。该成果为解决湘桂运河越岭段航运水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思路,可为浙赣运河等类似运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柱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然而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农业用水比重、灌溉用水系数、节水灌溉面积及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探讨总结出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ppp模式、明确水权、建立水资源市场、改革水价的建议性措施,旨在为大力推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平市地处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是该区最大的河流,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水体污染严重,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水利工程调蓄性能差,利用不充分,供需矛盾突出。作者结合四平市流域内水资源现状,论述了现阶段供需矛盾的严重性,并阐述了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盘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北盘江流域大渡口水文站、土城水文站及所属12个雨量站历时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了北盘江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得出北盘江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北盘江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炳男 《中国水运》2010,(7):148-149
文中首先介绍了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式,然后利用博弈理论,对中央行政机关与区域政府之间的区域博弈,国家水资源管理部门与流域机构之间的流域博弈以及国家水资源管理部门与中央行政机关的混合博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阳  赵中极 《中国水运》2007,7(10):184-185
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公共水权制度的特点,探讨了公共水权制度的利弊,提出了可交易水权制度,并对可交易水权制度的核心、基础、关键环节、制度保障、原则等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可交易水权制度是公共水权制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本文就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已建水利枢纽工程的调节能力解决水的供求关系,必要时兴建新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或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满足下游生态水量的情况下,遵循先节水后用水、调水的原则,研究最大供水能力和最优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侧重于使用可持续的水管理方法满足整个社会用水的需求。目的是协调水管理计划和居民的用水需求。此方法是将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分为七个阶段,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管理系统,来源是借鉴了心理学中的马斯洛等级需求理论模型(七层)。这种具有类似金字塔的分层模型非常适合用于常住人口需求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每个金字塔系统中,必须满足较低级别的需求才能满足更高级别的要求。本文以滇池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和措施为例。当水资源管理需求按金字塔等级一层又一层接连被满足时,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目的就更容易达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引起了政府及地方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简介了滦河流域概况,并通过水资源利用评价方法进行了滦河流域各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并针对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滦河流域能够可持续利用,造福民众提供良好的解决措施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水平,要积极发挥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优势,更好地建立健康的水权市场,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益的同时,更好地落实水源保护工作,从而维护水权市场管理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本文集中分析了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现实困境,并对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制度构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飞 《中国水运》2014,(4):65-66,69
文中建立流域级的水资源复杂适应性系统模型,对于研究水资源管理、调度、维持生态平衡等都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以滇池流域为例,分析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水资源复杂系统理论对滇池流域水资源系统进行分析计算,从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角度对滇池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进行分析。把水利投资从社会总投资中分离出来,模拟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关系,计算水利投资的经济效益,给调节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解决中国水资源的最有效方法是市场化。通过水市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用水效率强化经济手段配水,并按照水市场规律强化水事统一管理,逐步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详细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8.
邢荣 《中国水运》2010,(8):181-182
近年来,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其水权分配、交易机制更为我市水权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文中在介绍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概况及近期综合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的水权管理进行了阐述,并据此提出了天津市水权制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地诸河流域2020年、2030年时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的需水量,通过对研究区近年用水资料的搜集,对用水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为该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用水调控、调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徐选林 《中国水运》2009,(5):133-134
兴仁县境内集雨面积在20km2以上或河长10km以上的河流有八条,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0.95亿m3,人均为2,297m3/人.年,约是全省人均(2,760m3/人.年)的83%,属工程型缺水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仁修建了不少的蓄、引、提水工程,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缺水问题突出并加剧。改变现状的对策是①充分开发小流域水资源利用,建一批小型水利工程;②缺水岩溶山区雨水利用;③麻沙河中下游干流河水电开发;④加强水污染的监控与治理;⑤科学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