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光面爆破技术在水平岩层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家河隧道实际施工为例,介绍了施工中水平岩层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调整,从理论上和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介绍了光面爆破的优点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机车牵引计算的机车优化操纵方案建模过程和制定方法,并探讨了将其应用在实际机务运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套实际的应用系统,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后提高了机务运用管理效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变截面杆件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个矩形隧道算例,比较了实际加腋计算和简化为等截面计算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变截面加腋型杆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地铁车站公共区实际排烟量远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计算了排烟系统管道的阻力,分析了导致排烟量不够的原因,提出了实际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地铁车辆上蓄电池容量的显示依据,根据地铁车辆的实际特点,结合功能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改进方案,满足了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各种实际钢轨进行了横裂纹扩展试验,探讨了热处理钢轨横裂纹扩展趋势,利用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实际钢轨横裂纹扩展特性,并提出了钢轨横裂纹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间现场实际情况,优化了冲压工艺方案,经实际生产验证,该方案合理、可行,提高了车门止铁零件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监测与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际分析,以便在实际施工监控中得到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主要讲述了在现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中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系统所作的补充与修改即建设中的一些实际经验点滴.  相似文献   

10.
结合铁路站段实际。阐述了铁路站段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站段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实际运用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主要有基于调查的客流量预测方法和基于实际流量的事后统计方法。针对目前尚无根据实际客流量数据预测各个站的客流量的模型,提出了利用实际到站的客流量数据,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和马尔科夫链,预测下一站实际客流量的实时预测模型。试验仿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实时客流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企业内部物资供应价格实行K线管理的意义,介绍了价格K线管理数据的组成及选定,并举例介绍了其实际应用。分析了价格K线管理数据各种关系分析产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京广线石家庄百孔大桥受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受力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用静载试验验证。首先对实际桥梁进行了简化计算处理;对正常梁体和腐蚀梁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给出实际桥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实际桥梁静载试验的加载图式和测点布置;最后,将实桥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列车整车运行试验阶段中发现的电阻点焊焊点失效问题,采用了化学成分、宏观金相、剥离试验及模拟计算与实际监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找出了焊点失效的根源。结合车辆实际运行监测数据和问题分析结论,对失效问题进行结构优化,并通过实际运行证明了分析结论可靠、结构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科技信用与能力评价的实际需要,针对铁路科技资源存储、利用现状,基于Solr开源搜索平台,提出了分布式铁路科技资源整合与检索解决方案,设计了检索框架,阐述了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可移相大功率晶闸管脉冲触发装置是基于铁路机车大功率整流装置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实际应用需求而自主开发的一个产品。概述了晶闸管触发导通原理和特性,介绍了脉冲触发装置的系统组成、系统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脉冲触发装置各功能模块的技术特点、硬件构成、故障诊断、可靠性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运用多年的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沈阳铁路局实际,开发了面向企业的货运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发现该平台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技术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侯马北机务段配属的DF4D型机车柴油机机油易因粘度超标而换油的情况,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机油粘度增加的原因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设计目标与实际运营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节点换乘车站存在运力不匹配、局部区域客流拥堵等问题。分析了节点换乘车站换乘设计的技术难点及其成因。结合乘客换乘行为特征,讨论了站台实际通行能力、关键设施通过能力等参数对换乘能力的影响,阐述了在换乘站内实施客流引导、限流等措施的实际作用,提出了优化站台换乘能力取值、增设可调节客流密度的相关设施、增加对既有车站在新线接入前换乘能力的评估等建议,以期使节点换乘车站的设计更加符合运营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新型受流器,其受流靴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过早失效断裂的现象.分析了受流靴断裂的原因,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疲劳可靠性评估及改进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结构.基于损伤一致性原则,将实际线路测试的受流靴动应力数据变为Ansys能识别的载荷加载到原结构,计算受流靴原结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实际运用寿命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算法,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新结构方案可解决受流靴因疲劳而提前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