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学校现代通信实验中心的两个独立实验平台——程控实验平台和光传输实验平台,组成一个综合光纤实验系统。在配置过程中完成华为c&c08程控接入设备和SDH光传输设备互联,从而进行SDH光传输设备的环形组网配置研究,总结T2000网管软件配置光传输设备的过程。本次研究为学校光纤实验的改进做了有益的研究与探讨,使光纤通信实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2月23日,华为在官网发布自动驾驶项目RoadReader测试结果。该创新项目是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先发射的"一颗子弹"。因为自动驾驶能结合华为人工智能手机、车辆网、芯片和5G通信等多个优势技术。一辆保时捷Panamera跑车实现无人驾驶。华为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手机Mate10Pro实现汽车接管,包括充分利用Mate 10 Pro中的AI功能,自动识别1000多种不同的物体,并适时规避。"RoadReader"项目突破了华为目标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ASON系统功能结构、运维管理、ASON设备的现状及可提供的业务能力,通过对于现有以SDH为基础的光传输系统和ASON(自动光交换网络)的对比,分析了ASON与传统SDH网络相比的优势。结合工程实际,文章还讨论了从现有的高速公路光传输系统向ASON系统演进方式,列举了几类可行的演进方案,从经济和实用性的角度分析了ASON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山区二级公路弯坡组合路段小型车运行速度规律,使用Metro Count 5600设备对国道G108和G244山区二级公路共128.8 km的71个特征断面车辆速度进行采集.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道路平纵线形及前一个断面车辆初始速度对当前断面运行速度的影响,在初步拟定自变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共线性分析对...  相似文献   

5.
《车迷》2022,(3):52-57
作为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旗下的首款汽车,问界M5凭借高颜值的设计、鸿蒙智能座舱、高规格的底盘、先进的纯电驱增程平台、最快4.4秒的零百加速、超1000公里的续航等亮点,获得了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更正声明     
<正>《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年39卷第5期第725页英文1.1节中,"In China,the slurry shield method was first used in 1993 on Guangzhou Metro Line 1 which crossed the Pearl River between Huangsha Station and Martyrs'Mausoleum Station."改为"In China,the slurry shield method was first used in 1993 between Huangsha Station and Gongyuanqian Station on Guangzhou Metro Line 1.";同时对应中文1.1节中"该工程在黄沙站至烈士陵园站区间穿越珠江时,"更改为"该工程在黄沙站至公园前站区间",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7.
<正>华为进军汽车领域,华为车BU已成为行业内最大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可以看到,华为是智能汽车领域具备全栈开发能力的稀缺玩家,并且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机会点。华为进军汽车智能化的历史脉络与背景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将其分为业务初探期、合作研发期,以及产品落地期三个阶段。2013年,华为从车载通信模块入手,初探车联网业务。2016年,华为重点围绕5G技术构建自身在车联网的技术与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开篇先写一句:华为加油!在这个过去的5月,被华为刷屏,美国的禁令和科技的博弈直指华为,把其推到了风口浪尖。而随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系列的回应:"美国政治家低估了华为,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让我们为这样的大度与坦荡所折服。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5月24日,华为发布声明,重申公司今后不会造车,也不会投资车企。华为官方称:"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6~7年以来,每年一度的多伦多国际汽车展,被称为北美第一流的国际汽车展。而且当今世界汽车业美日争霸,在第三方——加拿大的汽车展比在美国底特律“北美国际车展”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客观反映实际情况。本次车展于2007年2月16日到25日在多伦多地铁会展中心(North & South Metro Toronto Convention Centre),以及路杰斯中心举行(Rogers Centre)。世界汽车生产商共展出1000余辆新车,展出面积85万平方英尺(约合7.9万m^2)。有30多万人参观,可以说盛况空前。本次汽车展主题为“FULLY LOADED”。除展出2007年新车外,还可以看到2008年新车和更长远的概念车。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华为在苏州成功举办华为自动驾驶网络技术峰会,与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共同探讨自动驾驶网络产业的发展前景、标准定义与前沿技术,并宣布成立华为数通自动驾驶网络联合实验室。华为数通自动驾驶网络实验室首席架构师韩涛在技术峰会上指出,网络消除人工断裂点迈向自动驾驶,需要跨越4大技术鸿沟:"以网络语言作为主要编排方式"与"以业务意  相似文献   

12.
<正>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智慧驾驶、智慧座舱、云服务、出行服务等创新技术领域展开合作。这并非长城汽车与华为的首次合作。2018年3月长城汽车与华为联合  相似文献   

13.
2021 年 3 月 31 日,华为发布了2020年财报,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 华为的企业业务主要聚焦政府、金融、能源、交通四大重点行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尽管年报中笔墨不多,华为2020年在能源领域的成绩依然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6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地区法院签署一份初步禁令,禁止华为停止使用部分软件,但该禁令不影响华为新版本产品的推广和未来业务的发展。这即是宣告:思科利用知识产权手段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其市场、阻碍华为在关键市场成长的目的已经失败——思科则称,“裁决是思科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正>缓缓拉开智慧出行时代的幕布,AITO问界M5的面世,令华为构建的"数字世界"又添筹码。再三表示"不造车"的华为,以"助力车企造好车"为愿景,将AITO问界M5推到了世人面前。秉持"平台+生态"战略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华为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了主题为"聚享生态,合创未来"的"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并表示其将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构建生态圈,与合作伙伴携手,助力车企造好车。  相似文献   

16.
正当去年华为Mate9搭载由中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超强芯片麒麟960征战世界之时,世界迎来了高端手机中国时间,这也是华为时间,曾经把华为手机看成山寨货、不值一提、白眼以对的三星苹果却是流年不利、灰头土脸,市场份额逐步被华为等中国手机品牌蚕食。相同的案例也正在汽车业重演,搭载世界级动力总成的全球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去年创造上市三个月订单突破10万辆;而今年2月17日"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轿车"荣威i6上市首个周末订单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美国掌握着全球芯片的核心技术的背景下,华为的发展仍需要美国供应商的支持,但美国政府下令禁止华为在美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为其继续提供核心芯片和技术支持等,使得华为的发展面临着多重阻碍,不得不出售子品牌荣耀.看似是一场不得已之举或是一场自救行为,但深入分析其背后的财务含义,在当前的情况下或许也是一场双赢的局面,所以本...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1月28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共享出行平台弹跳(Bounce)日前宣布已收购中国共享单车独角兽ofo在印度的资产,以进一步实现扩张并解决通勤难题。弹跳前身为"地铁自行车(Metro Bikes)",其称部分ofo在印度的高级管理层团队成员亦将加入弹跳,收购条款暂未披露。  相似文献   

19.
正华为与赛力斯共同发布了以DriveONE为基础的智能"增程/纯电"动力平台,这是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合作成果,旨在为用户提供卓越的驾乘体验。华为智能电动助力赛力斯推出全球首款续航超千公里量产增程电动车,成功跨越里程障碍,做到续航无忧。华为秉承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帮助赛力斯打造动力系统OTA软件平台,使SF5动力性能可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西班牙GH公司TV T-1000型成套双频感应淬火加热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设备之间的差距,并对引进设备的数控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将其成功应用于国产设备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