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带来的污染、安全、能耗、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一两个领域和部门能够单独解决的,而是需要相关方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2.
王占强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11,(10):112-117
预备,跑!田径赛场上运动员在起跑前都会有个预备的过程。但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却让我们没有准备。800万辆、1000万辆、12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一年一个台阶的"井喷式"发展,让我们"跑步"进入了汽车社会。但因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我们始料不及:道路拥堵、停车难、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汽车将不再是方便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成为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害群之马。围绕着这些问题,9月2—4日,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主题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销售呈23%的年均速度增长,汽车后市场容量变得空前庞大。细数汽车后市场的机修和钣喷两大主营板块,汽车钣喷类修复在投入与赢利等方面已经日渐追平并有超越机修的趋势。然而,相对如此大好的外在形势,大多数4S店的钣喷修复自身却在作业环境、工艺设备、人员素质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勇 《驾驶园》2013,(10):8-9
在前面连续五期的跟踪报道中,本刊对海格KLQ6125系列客车的用户使用情况、售后服务保障等做了详细介绍,这款车是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下推出的?它在设计开发上有哪些针对性?它的升级车型有哪些技术亮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程前往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采访了该公司技术中心相关部门的技术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商彦章 《商用汽车》2014,(17):34-35
除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运输格局变化,以及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带来的高效物流发展,中物联认为物流行业如今还面临几个机遇期的叠加.首先是产业的融合发展,物流将打破和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行业之间的界限,融合到各行业和企业的供应链平台上,在各个细分领域中更趋向专业化.此外,物流业自身向高端化的提升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都将为物流市场在未来10年的辉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交通:加快开发智能化汽车 改善交通,实现智能化,是与会嘉宾的共识。但什么是智能化?如何实现?清华大学汽车系主任李克强表示,所谓的智能化可持续性的交通,就是用各种手段来将交通的主要要素人、车结合起来。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项目经理Juern则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他认为,汽车相关机构应当为交通问题做出改善,最应该做的,一是推动一些低碳的交通解决方案;二是发明能够和交通系统进行交流、通讯的配置,也就是智能化汽车;三是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4解决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4.1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扶持 在今天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基数下,促进汽修服务业迅速发展,无论是对整个汽车产业,还是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汽车检测与维修,确保汽车正常工作状况,不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道路畅通,而且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节约国家资源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汽车维修店到底怎么赚钱?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选取一些行业内的典型亮点企业做了一次调查式采访。本文选择的样本重点不以4S店为主,而将目光放在一个更大的群体中选择了2家综合维修和快修店,让我们来看看业内各个种类维修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除了这些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之外,ACDelco一直作为这些企业的主要配件供应商,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品类齐全的配件供应,同时也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培训,可以说是配件稳定收益的有力支持伙伴。  相似文献   

9.
刘攀  邓博 《隧道建设》2019,39(Z1):478-485
为解决当前隧道机电设备种类繁多,软件系统独立,应急处置时需人工操作多系统实现设备联动控制,以及设备缺乏预防性养护的问题,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隧道机电设备综合管控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将隧道外场机电设备分为PLC控制设备和非PLC控制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手段,实现对隧道机电设备状态的监测与故障报警; 2)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交通事件发生位置与区域影响,制定机电设备联动控制应急预案,实现隧道交通综合管控与交通诱导; 3)采集机电设备历史养护数据,依托云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与分析,重点关注检测数据存在异常变动的机电设备,实现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与差异化清洁维护。通过建立该系统,实现隧道运维阶段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提高运营经济效益,提升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智能汽车在含有纵向坡路的环境中行驶时所涉及的环境感知与路面可行驶性理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动态、不确定性路面可行驶性预测方法。首先,利用PreScan,CarSim与MATLAB软件搭建虚拟行驶环境,并建立激光雷达物理模型提高虚拟点云的保真度。其次,进行基于激光雷达的动态可行驶性研究,利用路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基于车辆未来行驶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下的间隔栅格地图;在间隔内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路面的法向量,利用平面法向量计算路面纵向坡角并利用车辆姿态补偿得到大地坐标系下的间隔坡角和道路轮廓信息,并探讨天气对道路轮廓估计结果的影响;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特性和道路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可行驶性概率并预测可行驶性。为了快速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可行驶性预测方法,搭建相应的自动测试环境并设计测试方法。首先分析并测试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因失效造成预测失败的临界关键工况,接着在虚拟行驶环境中建立自动化测试流程,加强对关键工况区的采样,总计通过402组测试工况验证可行驶性预测算法,预测准确率达到87.81%。最后,在实车平台和真实测试道路上对算法流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对车辆在纵向坡路上的可行驶性进行动态的、基于概率性指标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