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有关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的专项法规性条例,亦是第一部面向产业工人制定的全国性法规。《船员条例》的正式颁布,说明我国政府对发展航海事业和保障船员权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船员条例》、《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对船员劳务派遣有所涉及,但是关于船员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直接影响了船员劳务派遣和航运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有关船员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完善船员劳务派遣法律法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攀升。作为航运主体的船员,近年来受航运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为加快船员队伍建设,保障船员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4.
徐昌元 《中国水运》2007,5(11):26-27
本文描述了船员条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对如何落实《船员条》,又好又快推进船员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文凯 《水运管理》2011,33(11):12-13,28
为推动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探讨完善船员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船员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船员权利、防范航运风险、维护船员队伍稳定的重要作用,并介绍我国船员社会保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船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务院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国务院令[2007]494号,以下称《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船员管理的第一部法规诞生,是我国船员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国是航运大国也是船员大国,航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船员是航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条例》的颁布将对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安全和促进航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船员条例》的公布施行,是加强船员管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环境污染,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落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阐述,最后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施行对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雷海 《中国海事》2011,(8):42-44
文中分析了有关船员国际公约的履行,《船员条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法制角度对船员基本权益保护的对策,以期通过修正和颁布有关法规对船员最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对航运用人单位的约束机制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是中国第一部专门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出台的背号、主要内容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实施对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外派船员权益,文章以我国船员条例相关规定为出发点,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外派船员权益保护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正式实施生效,积极推动了我国船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国外船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况及解读《船员条例》相关内容,结合国内船员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孙琳 《中国海事》2007,(9):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加强船员(包括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权益保护成为条例的核心内容之一。《条例》的出台,从国际层面看,体现  相似文献   

14.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草案)》(简称《船员条例》)。在《船员条例》制定之前,我国内地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船员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有关船员方面的规定仅散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我国第一部船员条例的出台背景、条例出台的意义等给予了介绍,同时对条例中的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条款和规定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7,(9):41-45
船员对航运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所以应当尽力保障船员的权益。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旦船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当注重保障船员的权益。从分析船员与船东的法律关系入手,研究船员及其家属从何种渠道获得赔偿救济,如用人单位的赔偿、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以及工伤保险补偿等。在对上述赔偿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工伤保险赔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以求能使船员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09,32(11):24-26
船员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特点,船员劳动权益保护尤其是社会保障的责任归属问题一向是政府管理中的难点。特别是在船员劳动派遣领域,因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部门职责交叉等,船员社会保障工作更是薄弱环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高票通过,使全球海员劳动和社会保护有了统一的国际标准。为加快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工作步伐,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船员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船员条例》和《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并且,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还新出台了《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陈鹏 《中国海事》2009,(10):30-35
作为《船员条例》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通过对《船员条例》在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接轨方面的立法思考和立法实践的分析,介绍分析现行《船员条例》与国际劳工组织(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关联的内容、在实施《船员条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转化为本国法律的立法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草案)》(下称《船员条例》)经审议原则通过。本刊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条例目前已进入最后的修改期,不久将颁布实施。《船员条例》的出台不仅是对我国当前船员管理的完善,更有助于推动船员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开展。  相似文献   

20.
欧阳江萍 《世界海运》2012,35(5):4-6,10
针对现阶段我国船员流失的现状,采用定性方法分析船员流失的原因及后果,指出船员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且有益于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采取措施确保船员有序流动,改善船上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船员地位,从而稳定船员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