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汽车除霜系统性能CFD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CAD数据和其他分析所需数据,进行了3个阶段的CFD除霜性能分析,除霜风道分析、稳态流场分析和瞬态除霜分析.依据布置和接口来设计风道,掌控各个出风口的流量分配.通过稳态计算来预测汽车空调的除霜性能并进行了验算.用瞬态模拟获得前挡风玻璃上随时间变化的除霜效果表明,除霜面积和形状与试验结果相符,试验除霜速度稍快于CFD...  相似文献   

2.
车辆的除霜性能是整车开发过程及整车性能试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开发阶段的除霜分析主要通过ANSA&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整车阶段主要通过环境仓进行试验验证。文章针对环境仓试验车辆除霜不合格问题,应用ANSA&Fluent软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运用CATIA软件对空调风道进行优化修改,针对修改后的数据再次进行CFD模拟分析,分析合格之后再进行整车环境仓试验验证分析结果,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验证闭环流程。风道开发过程中通过ANSA&Fluent软件进行CFD模拟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整车试验阶段的除霜问题,避免问题整改的人力、时间、费用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轻客车型空调除霜性能不达标问题,为了解决除霜风道气流分配不均匀,利用CFD仿真数值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除霜风道的结构优化,达到改善整车除霜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某中型货车驾驶室翻转扭杆,对其尺寸进行了精确计算,经过应力校核使扭杆符合应力极限要求。根据给出的加工工艺进行扭杆加工,并将扭杆试件安装到扭杆试验机上进行静扭、疲劳等试验。试验结果证实样品合格,验证了所用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自锚式悬索桥的抗震性能。以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为原型,根据相似比设计模型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对试验得到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输入安评波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并用有限元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校核,总结了自锚式悬索桥的抗震性能,为今后相关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加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鹤立交CD2号匝道桥是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其在运营的初期出现裂缝,通过荷载试验及设计校核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加固后的计算与荷载试验表明桥梁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卿宏军  刘杰 《汽车工程》2018,(11):1370-1375
为寻求汽车空调风道气动噪声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仿真方法,基于德国整车企业联合发布的标准风道模型,对比研究了声类比法、直接模拟法和联合仿真分析法的优劣,并重点分析了声源面对声类比法精度的影响。首先,采用RNG湍流模型与SST k-ωDES模型分别对其稳态流场与瞬态流场进行求解,然后采用声类比法、直接模拟法和联合仿真法分别求解远场辐射噪声问题,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RNG湍流模型捕捉的风道内时均流场特征与PIV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SST k-ωDES模型求解的风道内壁面脉动压力频谱仿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而在常用的几种仿真方法中,以出风口处环绕射流的可穿透面为声源面的声类比法求解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越野车特种驾驶室除雾风道为研究对象,对正向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探讨了除雾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过程中的方法,并对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其主要包括前除雾风管的设计、除雾风道的CFD分析、除雾风道的优化、除雾结果分析、快速样件风速测量、除雾试验。此次除雾系统正向开发事例,为后续车辆的除雾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设计范例、仿真研究、试验验证方法,使其能满足一般汽车的除雾性能要求,减少其开发时间和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9.
储江伟  施树明  王荣本  郭烈  刘锐 《汽车工程》2004,26(2):214-219,204
在对实验型智能化视觉导航电动汽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就智能化视觉导航汽车不同形式的控制体系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化视觉导航汽车试验平台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参数选择和设计校核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12 m集装箱型方舱的结构设计,整车运输性能校核和试验情况,通过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它是目前国内大型专用方舱,产品已批量生产,为今后特种方舱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压杆失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测试发动机连杆失稳临界载荷的电测试验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发动机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失稳的校核是必要的;通过电测试验来获得连杆的失稳临界载荷具有周期短、结果精确的优点;试验所测发动机连杆为小柔度杆,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破坏属于强度问题,应从结构、应力及疲劳安全性等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2.
对富康轿车等速万向节传动轴国产化时鉴定试验中的各个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Palmgren的方程式和累积损伤原理并结合富康轿车的整车参数,对等速万向节尺寸的选择是否合理进行了校核;提出了台架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要求;利用富康轿车变速器的载荷数据计算了耐久性试验指标以适应各供应商不同的试验设备情况;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汽车空调风道气动噪声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仿真方法,基于德国整车企业联合发布的标准风道模型,对比研究了声类比法、直接模拟法和联合仿真分析法的优劣,并重点分析了声源面对声类比法精度的影响。首先,采用RNG湍流模型与SST k-ωDES模型分别对其稳态流场与瞬态流场进行求解,然后采用声类比法、直接模拟法和联合仿真法分别求解远场辐射噪声问题,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RNG湍流模型捕捉的风道内时均流场特征与PIV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SST k-ωDES模型求解的风道内壁面脉动压力频谱仿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而在常用的几种仿真方法中,以出风口处环绕射流的可穿透面为声源面的声类比法求解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窄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子盘最高平衡温度和温度上升速率,提高缓速器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空调风道送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提高风道送风性能,文章从影响风道系统的设计因素和风道中压力损失两方面分析空调风道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基于某空调出风口风道结构优化前后的流场特性进行CFD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尽量减少风道中的压力损失以及风道转弯,降低空调风道空气阻力,提高风道送风性能,该方法对今后汽车空调风道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贺赛  梁文伟  赵福全 《天津汽车》2012,(10):25-27,30
汽车空调风道送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提高风道送风性能,文章从影响风道系统的设计因素和风道中压力损失两方面分析空调风道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基于某空调出风口风道结构优化前后的流场特性进行CFD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尽量减少风道中的压力损失以及风道转弯,降低空调风道空气阻力,提高风道送风性能,该方法对今后汽车空调风道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某专用应急排风车的应急响应能力,设计了一种多风道吸风段部件,对使用新设计部件的应急排风车进行了整机排风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的负压设定下的风机响应频率、总排风量及管道截面多个测点的风速响应。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出了P-f (压力-频率)、P-Q (压力-风量)和f-Q (频率-风量)等经验公式,为后续应急响应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得到了管道截面的风速分布云图,为更准确的风量测试提供了新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可显著提高系统的排风量及风速,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道路清扫车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工作效率以及降低对环境污染程度,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提高清扫车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是改善风道内的流动状况。以QC/T51—2006标准的国5系列道路清扫车为研究对象,研究清扫车在工作过程中风机风道内部流体的流动情况,结合原有清扫车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分别对清扫车的吸风风道和吹风风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大量分析调研之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X Nastran对原有风道进行流体仿真,在仿真时,采用湍流模型来模拟风道内部的气体场,忽略温度对气体的影响以及忽略风机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风压损失,将整体风道分成两部分,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在模型调入过程中将原有的装配孔、焊接板全部去掉并将不必要的圆角和突出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得出吸风口与吹风口风速的准确值,与尘粒的启动速度和悬浮速度作比较,得出了现有清扫车在工作过程中的流场、流线分布、速度矢量分布以及静压力分布等参数。结果显示,通过仿真分析数据对原有清扫车风机风道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设计,将风道风速提升了50%,将风机功率降低了20 k W,提升了风机效率,节约能源约为36. 6%。研究结果为风道和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为开发新型道路清扫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商用车除霜性能要求,缩短开发时间,采用CFD分析方法对某商用车除霜风道进行仿真优化。首先通过稳态分析优化设计阶段的除霜风道压损、风口风量分配、前挡与侧窗视野区域风速覆盖率等性能指标,使其满足目标要求;其次加载除霜出风的温升曲线,开展除霜瞬态分析来预估除霜效果;最后通过实际样车进行优化后的风道除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霜性能满足目标要求,CFD虚拟验证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汽车用电设备不同的工作特性,介绍汽车电器系统设计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并详细说明设计之后的试验验证方法。计算出整车主要用电器的总负荷,并依据总负荷值对发电机进行选型、校核。应用经验公式对一些简单电路的熔断丝及线束进行计算和定格。为新车型的开发提供设计依据,并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