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车辆联网的过程是车企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运营商转型的关键,这个过程预计会持续到2025年。最迟到2025年中国主要车企都将完成100%车辆的联网,目前车主选配的车联网服务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全行业标配。解决了联网问题,汽车企业才有可能探索智能网联的出行服务创新问题——如何通过车联网支持汽车销售,支持售后服务,支持汽车金融保险等等都是车企迫在眉睫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从车企当前的智能网联痛点看,智慧营  相似文献   

2.
<正>据外媒报道,电装与Dellfer公司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共同将车联网安全方案——ZeroDayGuard 1.0推向汽车市场。该合作旨在为车企引入一款新的车联网安全方案,为用户及驾驶员提供保护,因为车联网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漏洞在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深入分析了当下车联网的发展现状,针对具体的车联网品牌进行了详细剖析,结合调研发现消费者对车联网的真实需求及体验,并预判未来车联网的发展趋势。汽车厂商重掌车联网话语权早期,车联网参与方比较少,主要为硬件、软件及通讯运营商。车企也因为技术实力不强,发展意愿不高,基本将车联网开发话语权让渡给TSP运营商。随着车联网在汽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车联网的参与方阵容不断扩大,除了硬件、软件和通讯运营商外,还有车载系统、  相似文献   

4.
未来几年,整车销量放缓、利润收窄,汽车制造型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的研发需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共同合作完成;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倒逼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触网",拥抱新兴业态。  相似文献   

5.
<正>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竞逐的焦点,与以往任何一次汽车行业的技术更迭不同,这一次技术更迭所引爆的行业角逐将更加激烈,这场竞争已不仅仅停留在车企之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涌向这片蓝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互联网、汽车产业两大领域至少有12家企业迈出实质性步伐,密集布局竞逐智能汽车。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跨界合作将如何影响传统汽车行业,智能汽车的未来将  相似文献   

6.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是用户行为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埋点"是数据采集(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埋点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车企对用户行为数据收集的准确率,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车联网的...  相似文献   

7.
<正>车联网企业需要设计一个跨界的、合作创新的综合商业模式,以实现产业盈利。整个行业趋向于利用整合的平台实现多数据源信息的收集及处理工作。车联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在这个整合了汽车、IT、移动通讯、保险金融,甚至电商等不同行业的生态圈中,跨界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国车联网产业来说,如何加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并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决定整个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公认的一大发展趋势。早些年,各大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运用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等车联网技术的车型产品并将其推向国内市场。在意识到车联网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后,国内自主车企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车联网技术的研发竞赛中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汽车OBD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经过了新市场和新产品初期的艰难和阵痛之后,各类车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的发展状况也千姿百态,下面就其中较为出色的golo6盒子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车联网的未来描绘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愿景零拥堵、零伤亡,看上去像个假命题,似乎遥不可及。然而,谷歌已经实现的无人驾驶技术让人们确信科技终究会实现这一幕当前,不管是车企、零配件公司、还是其他IT公司都在花巨资推进车联网技术,欲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2019第二届汽车零售与服务业投资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以"新商业·新渠道"为主题,由AC汽车、盖世汽车联合主办,与政府、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供应链、线下服务企业和产业资本一道探讨汽车服务领域未来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车企在伊朗汽车市场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为降低关税,汽车出口伊朗也由传统的CBU整车出口逐步过渡到与伊朗汽车企业合作生产,在此过程中,汽车零部件的地产化工作是重中之重。本文以中东的伊朗汽车市场及中国车企在伊朗如何开展零件地产化工作为研究内容,提出为应对海关减税而开展地产化工作的策略及问题应对。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下,每个企业都面对着庞大的数据,而如何让这些高容量、低价值密度、高速处理、多类型的数据发挥价值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事情,汽车企业也是如此。面对庞大的车联网数据,采用视化技术就是实现数据价值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例子对车企车联网大数据在可视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19年,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全球汽车的销量情况持续下滑,笼罩在"寒冬"阴影之下,同时,汽车工业正处在百年一遇的深刻变革时期,自动驾驶、电动化等变革浪潮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对整体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未来行业的不确定性,车企的焦虑越来越大,抱团合作成为共同抵御转型变革带来的压力和风险的最好办法。本篇梳理2019年度全球车企的合作大事件,以此洞察行业的风云变幻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英飞凌电子汽车生态圈是业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汽车电子领域系统方案层级的B-2-B交流平台。为此,英飞凌同时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期能够推进本土合作发展。英飞凌是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芯片供应商,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汽车行业示来发展的三大科技挑战: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2010年末,英飞凌亚太区电子事业部开启了一个新战略——搭建英飞凌汽车电子亚太区产业化合作伙伴网络,并于2012年正式搭建英飞凌汽车电子生态圈线上线下平台。这是英飞凌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一个新的尝试,以期能够克服传统产业链的缺陷,推进本土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发展。传统产业链的缺陷所在在传统产业链中,半导体厂商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而车企位于产业链的最下游。从车企到半导体厂商,往往需要依次经过一级系统供应商和二级电子产品供应商。在这个产业链中,无论是位于下游的车企,还是中游的一、二级供应商,都会遇到很多技术难题,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方案来做支持。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来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因此,对于半导体厂商而言,只需提供专业的销售和工程团队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即可。然  相似文献   

15.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18):78-80
智能化的车联网时代,安全问题伺机潜伏,黑客的攻击已不再是IT行业的专属。在驾驶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双重危机下,汽车制造商、零配件企业与IT企业有何举措?通过企业跨界协作与法律约束升级,未来车联网的安全指数或将不再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以推进汽车物联网产业的全面铺开。而作为物联网重要的分支,车联网所催生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时代正迅速到来,致使越来越受到车企对车联网技术厚爱有加。  相似文献   

17.
<正>车联网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车载以太网是当前实现车联网最理想的技术,汽车零配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以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推动车联网的早日实现。车载以太网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支持多种系统和设备,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和开放的架构,如果未来将多种车内网络整合为一体形成骨干网,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彻底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8.
车坛传真     
正工信部:已启动燃油车退出时间表9月9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同时备受关注的"双积分"政策也即将发布。"双积分"指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积分,和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也就是说,未来双积分管理既对车企的传统燃油车辆进行考核,同时也考核该车企的  相似文献   

19.
商用车触网     
<正>有了车联网大数据,车企不仅能从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层面受益颇多,一个更重要的方向是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和信息提供商转型,把车辆变成一个信息化平台,以此去打造更广义上的服务。G-Bos、安节通、龙翼、天行健、车轮滚滚、TELIMATICS……"车联网"在商用车品牌竞争中一时成为宣传推广的利器。不过,有一句话可能会戳中开展车联网业务的相关商用车企业和产品开发商的痛点,那就是——你们赚钱了吗?有业内人士坦言,这行业看起  相似文献   

20.
<正>在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公认的一大发展趋势。早些年,各大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运用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等车联网技术的车型及产品,并将其推向国内市场。在意识到车联网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后,国内自主车企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车联网技术的研发竞赛中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汽车OBD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经过了新市场和新产品在初期的艰难和阵痛之后,各类产品的发展状况也千姿百态。下面就其中较为出色的golo6盒子(图1)进行详细介绍。golo6盒子系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OBD产品,是一款面向个人车辆的监控设备,它结合了"车云平台",可以向集团用户或个人用户提供汽车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