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06年12月29日,正当人们准备着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突然少有地对当时仍然神秘的国产新型第三代战斗机歼-10进行了近10分钟的报道。此举不仅证实了这种中国新型战斗机的存在,同时也向外界表明该机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并成建制地形成了战斗力,这种长期笼罩在迷雾中的新型战斗机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随后,国内有关单位也陆续向外界介绍了更多关于歼-10的信息。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举办的第7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更少见地派出了包括2架歼-10在内的中国空军一线主力飞机参展,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飞行展示,刚刚公开的歼-10无疑成了这届航展的焦点,使人们第一次有机会与国产最先进战斗机"亲密接触",同时得以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9日,神秘的歼-10战斗机正式见诸国内各大媒体,该型机以其新颖的造型和优异的性能尽显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国际第三代战斗机的风采。歼-10的装备并形成战斗力是中国加强空中作战力量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在战术和技术上给中国空军带来了新的促进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再谈歼-10     
歼-10,这种一直隐藏在神秘面纱之后的中国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随着2006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而展示在国人面前,歼-10的公开不但使这种飞机的存在得到了最为权威的证实,用事实证明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且从中也可以读出很多值得玩味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新年第一个训练日,航空兵某机场。4架鸭式布局、水平尾翼在前、进气道位于机腹下方、体态雄健优美的战机傲然待发,它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新型战机歼10。它今天的任务是:迎战称雄一时的某世界名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编译自英国著名的中国防务研究网站“每日中国防务”,有助于我们了解歼-8系列战斗机的发展脉络。本刊编发此文并非证实原文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的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对其他国家战斗机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作为在冷战时期唯一能在航空技术上与美国抗衡的俄罗斯,虽然因长期经济困难而严重影响了其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但国防安全和出口需要都迫使俄罗斯必须重视新型战斗机的开发。苏联解体前启动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计划经过近20年的徘徊之后,苏霍伊设计局的PAK-FA最终成为俄罗斯空军选定的第五代战斗机。不久前,苏霍伊设计局在航空展览会上公布了PAK—FA65设想图和研制计划,并称首架原型机将在2009年进行首飞。此外,公开消息也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已经进入全尺寸样机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歼-8战斗机是国内自行研制先进战斗机的成功尝试,但其完成试飞任务时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战斗机的技术水平。为此,歼-8基本型刚刚完成就开始改进型号的开发,这就是后来的歼-8Ⅱ。  相似文献   

8.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3月2002号歼-20原型机首飞之后,关于歼-20下一架原型机的改进设想便经常出现在各大军事论坛上。热情的军迷们根据自己的航空知识对歼-20提出了很多改进想法,从中可以看出民间对歼-20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随着歼-20第三架试飞用原型机即将亮相的消息出现在网上,大家对这架原型机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仅仅在两三年以前,即使是许多航空业内人士也曾认为,中国的歼-7E/MG极可能是中国版米格-21系列改进型的最后一种型号。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改进为下颌进气的试验型歼-7FS和被称为歼-7终极改进型的歼-7MF已先后公开亮相。特别是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的歼-7MF模型以其独特的气动布局格外引人瞩目。 然而,就在关注中国航空的人们翘首期待歼-7MF早日跃上蓝天之时,不经意间,成飞公司叉悄然推出了仍然采用歼-7E相同气动布局的歼-7G型战斗机,并很快投入量产。2004年底,国内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型战机装备中国空军的消息。2005年4月25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也开始换装歼-7GB。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空军对歼-7G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歼-7G战斗机是一种什么性能的战斗机呢?它与外观几乎完全相同的歼-7E/MG叉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发展及提高呢?本文就根据国内已经公开发布的信息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沉箱预制施工工艺中采取的改进与完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沉箱预制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反潜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反潜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反潜机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反潜机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反潜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散粮装卸工艺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原散粮装驳工艺、入仓工艺的弊端 ,介绍船边计量皮带机装驳工艺、卸料平台装驳工艺和皮带机 (自卸车 )入仓、堆高工艺的特点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上半年,一些货主开始利用返程集装箱装进口散化肥,这样既避免了空箱返回,提高了集装箱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有利于开拓散化这一货种的多样化运输方式,提高散化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为了适应这一新型货种的装卸需要,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技术创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宁波港北仑矿石码头的一台日本日立公司制造的回转俯仰伸缩型装船机,于1980年投入使用,设计应用船型为5000t~25000t。随着2.5万t以上的船逐渐增多,甚至类似“江洋轮”这样5万t级大船也频频出现,装船机外伸臂不够长、不够高已成为装船作业的瓶颈。在装船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勇 《上海造船》2007,(2):31-33
介绍了集装箱船运输与集装箱系固的现状,分析了集装箱海上运输丢失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集装箱系固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浅层引孔技术加固硬土层下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设备的改装,成功地解决了穿透较厚硬土层使下卧淤泥层排水固结的技术难题,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回顾传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重点介绍GPS技术、水声定位技术、多波束测量技术等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石健 《港口装卸》2004,(6):30-31
铜陵市为全国重要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基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化工及附属产品进出铜陵港。针对不同船型、不同货种的装卸要求,铜陵港几年来对部分码头的散杂货装卸工艺进行了改进,装卸效率有了提高,减少了货损货差,赢得了船东及货主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中一些常用的监测手段及监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综合运用表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手段,分析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可供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