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弹条在执行新旧标准交替过程中检验方面的一些做法李凤令(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期有的用户和弹条生产厂家在弹条质量上发生了争议,其主要焦点是拱高问题。因本人一直负责该项产品的检验,为避免混乱,现将目前在检验中掌握标准的尺度和意见做一说明。TB...  相似文献   

2.
贾守庸 《铁道车辆》1999,37(8):11-12
在GB9327.2-88及TB/T1507-93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缆导体冷压接头的直流电阻试验方法,以满足TB/T1507关于冷压接头质检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柳州铁路电务器材厂Ⅱ型弹条的生产,是根据技术要求采用感应透热加热方式、3次热压成型、余热淬火加回火的生产工艺,和按照4~4.5s/件的生产节拍,工件成型后立即淬火处理的连续生产的热处理淬火设备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弹条偏转和扣件松动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螺栓松动、弹条偏转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以应用于高速铁路的Vossloh300-1型扣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扣件系统完整有限元模型,通过扣压力与弹条弹程曲线的实验值和仿真值,验证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损伤工况的螺栓松动、弹条偏转的模型,重点研究弹条安装过程中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两种工况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会造成弹条扣压力不足,同时加剧螺栓应力波动。安装过程中若出现这些失效工况,将严重影响扣件系统正常工作,研究结果为300-1型扣件系统弹条安装及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弹条扣压件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证了适于弹条强度校该的理论为畸变能强度理论;论述了弹条设计是地应力水平的选择,弹条局部区域表层出现塑性屈服,由于应变硬化现象,弹条强度提高;弹条的微小残余变形造成扣压力损失不大,但可提高弹条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地铁DTⅥ2型扣件DI弹条大圆弧存在折痕后弹条大圆弧发生异常断裂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大圆弧无折痕、有折痕两种DI弹条模型,代入精细化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线路形式、车速组合设置12种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对比分析折痕对DI弹条应力分布的影响,并按照第四强度理论分析弹条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弹条无折痕时,最大Mises应力均出现在前拱小圆弧内侧,未达到弹条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条没有发生断裂的风险;弹条有折痕时,最大Mises应力均出现在弹条折痕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弹条铺设在小半径曲线区段或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120 km/h时,在列车周期性冲击荷载作用下,弹条在折痕处有异常断裂风险。弹条生产厂家应调整生产工艺,消除弹条出厂初始缺陷,确保弹条平滑。  相似文献   

7.
PAG淬火介质在弹条生产中的应用铁道部株洲桥梁工厂技术处王晓华弹条是重要的铁路工务器材,其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弹条生产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成型-余热淬火-回火。其中淬火热处理是弹条生产的关键工序,决定弹条的性能指标,传统淬火介质是10...  相似文献   

8.
现有e型弹条扣压力测试有2种方法:通过加载使弹条向下产生一定位移时进行测定(方法1);通过提升使弹条向上产生一定位移时进行测定(方法 2)。分别采用2种方法测试不同安装距离下Ⅲ型弹条的扣压力并分析扣压力与安装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方法 1时安装距离为8,10,20 mm测得的弹条扣压力均满足标准要求,弹条扣压力随安装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方法 2时安装距离为8,10 mm测得的弹条扣压力满足标准要求,安装距离为20 mm时不满足要求,弹条扣压力随安装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采用方法2进行扣压力测试时须严格保证弹条与安装座距离处于8~10 mm。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弹条断裂失效原因,以地铁常见DI弹条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断裂DI弹条材料宏观及微观特征,初步发现伤损弹条裂纹源区凹凸不平,存在表面缺陷。建立扣件弹条及铁垫板有限元简化模型,分析弹条中肢与扣件铁垫板不同安装深度对弹条强度的影响,发现非正常安装2 mm以上弹条中趾接触位置出现接触应力集中斑,且超过正常安装深度4 mm时应力急剧增大。通过对DI弹条自由、安装下试验模态参数识别,首次得到弹条中肢相对于扣件铁垫板不同安装深度下模态参数特征,弹条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在3%以内。借助行车条件下弹条模态特征及钢轨波磨测试分析结果,揭示DI弹条中肢在超过正常安装深度2 mm以上其安装模态频率与钢轨磨耗激励频率范围(462~668 Hz)基本吻合,导致在周期性强迫振动激励作用下发生共振失效的机理。基于DI弹条断裂失效机理,以“远离激励频带、减小振动幅值及保证互换安装”为改进目标,对弹条进行结构阻尼优化。相对原DI弹条参数特征,优化结果显示,阻尼弹条强度满足材料要求,且疲劳寿命提高4.86倍;阻尼弹条安装模态频率先减小后增大,成功避开钢轨波磨激励频率范围;阻尼弹条主峰值频率幅值下降8.4%...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见弹条疲劳试验机存在的机架重心高不稳定、效率低能耗大、易磨损成本高等问题,将其结构由立式改为卧式,同时增加检测工位。改造后的卧式弹条疲劳试验机可进行多种型号弹条的疲劳试验;主轴受力小于常见弹条疲劳试验机,整机更加稳定,振动明显减轻;试验效率为常见弹条疲劳试验机的3倍;轴承使用寿命是常见弹条疲劳试验机的2倍。  相似文献   

11.
针对Ⅲ型弹条在服役中出现个别断裂的情况,检测分析了弹条断口处金相组织、硬度、化学成分、脱碳及原材料缺陷等理化性能,寻找关键受力区,判断影响弹条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Ⅲ型弹条扣压力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满足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要求 ,研究Ⅲ型弹条的扣压力及弹程、硬度和残余变形对扣压力的影响 ,在生产中有效地稳定Ⅲ型弹条的扣压力 ,以保证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38Si7弹条疲劳断裂失效的问题,通过显微组织及断口分析、硬度测试、脱碳层测定等分析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弹条的微观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残余铁素体不大于2级,组织无异常问题;通过优化轧制过程工艺参数将轧材表面完全脱碳层深度降低69%,未能有效提高成品弹条疲劳寿命;裂纹源来自表面压痕,开裂位置为弹条尾部支点,压痕缺陷是导致弹条断裂的最主要原因。经过优化成型模具,消除了弹条表面压痕,提高了成品弹条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地铁线DT-Ⅲ型扣件弹条断裂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弹条断裂主要集中在曲线地段钢轨波磨处。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弹条安装状态下的模态特征,对弹条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现场动力学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力激励频率与弹条固有频率接近或一致时,将会引起弹条的共振效应,从而导致弹条断裂。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潘得罗扣件的自动化巡检,提出一种融合弹条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的潘得罗扣件的弹条状态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人工巡检的经验划分检测区域,然后增强弹条的纹理与轮廓,接着分别提取弹条的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组成复特征向量后将其放入SVM(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建立训练模型,最后使用SVM分类器识别钢轨扣件的弹条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最终检测效果为:漏检率7.1%,误检率2.9%,正确率92.9%,均达到钢轨扣件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扣件中60Si2Mn弹条在现场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的理论定性和有限元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影响弹条断裂的原因。通过研究60Si2Mn弹条在钢轨扣件中的受力情况可知,其最大等效应力集中点与弹条现场使用实际破坏点相吻合,这是弹条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弹条长期处于强度极限条件下工作,最终发生疲劳破坏,为弹条断裂的根本原因。经过现场对比试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60Si2Mn弹条在设计和维修养护过程中应把控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出一种方便高效的扣件弹条服役状态下扣压力的测试方法,首先建立扣件系统精细化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扣件弹条扣压力与其固有频率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出通过测试弹条工作振动模态从而推测出弹条扣压力的间接测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扣件弹条扣压力与弹程基本呈线性关系,其对应关系不随轨下胶垫刚度变化而改变,就Ⅲ型弹条而言,其扣压力同弹程之比约为1. 0 kN/mm;服役状态下弹条第1阶固有频率随扣压力变化近似呈线性变化,根据Ⅲ型弹条正常服役状态设计要求以及考虑最大残余变形的安全扣压力,可得在有效扣压力范围内弹条对应的第1阶固有频率为800~1 040 Hz;通过测试服役状态下扣件弹条工作模态频率,即可间接得到服役状态下扣件弹条的实际扣压力,为辨别扣件是否失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便捷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扣件长期在动载作用下工作,为保证其正常使用,对扣件系统中的弹条进行疲劳性能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考虑弹条与扣件系统其他部分之间的接触作用,对X2型弹条在不同扣压力作用下的静力及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弹条在不同扣压力下的应力特征,重点研究了疲劳荷载作用下弹条的疲劳寿命及疲劳破坏危险点位置。考虑钢轨横向力的作用,计算分析了考虑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条疲劳寿命,并对荷载频率对弹条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扣件弹条寿命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扣件弹条瞬态有限元模型、扣件弹条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仿真计算了列车高速通过波磨波长60~160 mm、波深20~160μm的钢轨波磨区段时扣件弹条的动态响应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波磨钢轨时,钢轨对扣件的作用力及钢轨垂向位移变化曲线均发生明显的高频波动,其波动频率与钢轨波磨引起的激励频率一致,导致弹条动应力大幅增加;当波磨波深相同、波长在80 mm和130 mm时,波磨通过频率与扣件弹条固有频率接近,从而产生共振,导致扣件弹条动应力明显增大而疲劳寿命明显降低;同一波长下,随着波磨波深增加,扣件弹条动态响应加剧,疲劳寿命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弹条是轨道扣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参数优化一直是研究人员探索的课题。本文以高速铁路用W1型弹条为对象,采用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其几何尺寸参数对弹条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显著程度,并进行参数优化研究,对弹条设计具有一定意义。研究结论:(1)影响W1型弹条结构尺寸参数有11个,影响其服役性能最显著的5个参数分别是:弹程T、直径d、拱跨L0、展开图b2、展开图R2;(2)国内ω型弹条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大弹程T、直径d和L0,福斯罗弹条更多的在于减小b2,增大R2,进一步提升了弹条性能;(3)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在弹程T和直径d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弹条性能的最优条件:L0为80.12 mm,展开图R2为26.03 mm,展开图b2为32.79 mm。经计算校核,扣压力为10.049 kN,最大应力为1 298 MPa,优化指标W为0.156,扣压力增加,最大应力也增大了一些,但用料更省,优化指标增大,性能得到了提升,优于原有W1型弹条;(4)采用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参数的协调变化可以寻求满足弹条设计要求的最优参数组合;(5)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弹条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