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三层交换是基于网络层的交换技术,是一种在局域网内部替代传统路由器的理想设备。文中着重描述了第第三层交换式路由技术原理,并给出建设骨干风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速网络第三层交换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解决方案和实现策略 ,阐述了局域网和广域网中几种典型产品的第三层交换技术 ,包括 3Com的FastIP技术、CISCO的NetFlow交换以及Bay的新型结构高性能IP路由交换器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中不断提高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自动化系统正在向船舶信息集成化方向发展.文中引入NMEA2000协议标准,分析了协议的网络特征和分层结构,提出船舶集成网络系统的三层结构,即设备网络、以太网及无线通信网,阐述了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功能及设备组成.基于NMEA2000协议的船舶集成网络系统是船舶的信息基础设施,将为各种船载电子设备及应用系统提供全面的信息交换环境.  相似文献   

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孔隙率分布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单电池的三维模型,分别考虑了扩散层孔隙率均匀统计分布、正态统计分布、单一统计分布三种情况,并用有限控制体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孔隙率单一统计分布扩散层的传质性能最好,且MEA的温度分布最均匀,因此电池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关NGI(下一代因特网)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为背景,较全面地探讨了NGI研发策略及与NGI体系结构相关的问题.重点是实验室有关NGI的研究:“骨干通信子网优先,外延次之(BSF-OES)”的NGI研发策略;骨干通信子网的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UPA);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 EPFTS)技术;未来的开放式网络与应用服务模型(ONASM).还讨论了基于SUPANET(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网络)框架如何迎接Intemet面临的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安全和移动性问题的挑战和实现NGI目标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应用服务4个方面的功能。按功能模式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重点讨论了该体系结构功能的实现方法,特别是信息交换接口层和信息处理层。信息交换接口层通过识别信息格式的标识实现了信息格式的转换:信息处理层通过时至数据的规范化统一信息内容,采用路网点位交通参数与GIS图表的映射,实现路网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结合信息采集技术可靠度等级划分,采用数据关联校验方法解决了数据准确性验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流道脊宽对梯形截面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性能的影响,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搭建PEMFC三维模型,分析单通道燃料电池宽度为2 mm,流道脊宽分别为0.6、0.8、1.4、1.6 mm时质子交换膜温度、阴极气体扩散层和催化层...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08,(4):45-45
工业级网络通讯设备领导厂商四零四科技近日推出旗舰机种EDS-828系列24+4G端口Gigabit Layer3智能型高速以太网络交换机,具备工业等级稳定性及可靠度。通过4-Gigabit传输效能、第三层网络层的IP通信交换协议、快速备援环网技术及其模块化、易扩充的机身设计,  相似文献   

9.
把Agent技术应用到动态联盟中,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动态联盟体系结构,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由数据层、对象层和虚拟联盟层三个层次组成.已开发出基于该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学刻蚀技术在80℃硫酸溶液中处理316L不锈钢,获得高Cr含量表面改性层.采用恒电压聚合技术在该改性层表面沉积聚苯胺膜,并测试聚苯胺/改性316L不锈钢材料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苯胺膜层能使316L不锈钢在80℃0.5 mo L/L H_2SO_4+5 ppm F~(-1)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均由原样SS316L的活化-钝化行为转为自钝化状态,维钝电流均下降1~2个数量级;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环境中,经10 h恒电位极化,阴极侧或阳极侧腐蚀电流均低于美国DOE指定标准;在1.4 MPa压紧力下,聚苯胺膜层与Toray 060碳纸间接触电阻下降约256 mΩ·cm~2.316L不锈钢表面改性后涂覆聚苯胺膜,能显著提高不锈钢在模拟电池环境下的耐蚀性和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