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高压水射流参数对水射流清洗效率的影响,选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对不同压力和靶距下水射流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计算,对水射流参数与清洗效率的对应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并使用与仿真相同射流参数开展清洗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射流动压与半径随压力、靶距变化明显,射流动压随靶距增加而减小;射流清洗半径随靶距增大而增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趋于一定值;清洗效率最高的射流参数:靶距70 mm时,最优清洗压力为60 MPa;入口压力为20 MPa时,水射流最优靶距应在30 mm。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靶距下清洗半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2.
高压水射流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高能流束加工新技术,高压水射流具有高效、节能、清洁、机动灵活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清洗、切割、粉碎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压水射流对船舶表面进行除锈,除油漆处理,是一项新兴的先进技术,拟取代传统的喷砂,喷丸等工艺。文中着重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经济性,以帮助大家了解高压水技术,转变传统的观念 。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高压水射流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水射流可用于材料的表面喷丸强化。它有利于改善金属零部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在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从而延长零件的疲劳寿命,其喷丸效果优于传统喷丸技术。另外,文章还简单地介绍了影响喷丸的一些因素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浮船坞上改装一套新型优质高效的除锈方法,即高压水喷射除锈方法。通过在浮船坞淡水系统加设支路连接高压水动力泵组,排出口以高压水到达水密封盖式喷嘴,当高压喷嘴的射流打击在船体表面时,并且满足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大于铁锈废漆表面附着力,高压水射流将铁锈废漆其他污垢剥离冲掉,达到清洁船体的目的,冲洗后的铁锈废漆混合污水,经过浮船坞收集后驳到岸上净化处理,处理合格后可回注浮船坞高压水管路再次利用。高压水喷射除锈方法,不使用矿砂,没有砂尘灰尘,不污染空气,除锈产生的废水和锈皮可以回收处理,是一种较为环保和高效的除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育聪 《江苏船舶》2004,21(2):27-29
海上运输船舶由于柴油机高压燃油管路破裂或泄漏飞溅到蜗轮增压器和排气管等热表面而引起机器处所发生火灾 ,造成船舶财产损失并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已引起国际海事组织 (IMO)的重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 1994年修正案和 2 0 0 0年修正案都提出了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管路的防火要求。论述了不同年代建造的国际航行船舶国际公约适用条款和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管路具体防火要求 ,以及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套管组件和燃油渗漏报警装置的具体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泄漏是引起船舶火灾的重要因素。燃油通过蒸汽加热到一定温度,由高压燃油泵加压并输送至燃油喷嘴,如果这之间的管路发生破裂,高压燃油喷射到正在运行的机器表面,就可能因为燃油本身和机器表面都具有较高温度而导致火灾。为了防止高压油管破裂时,高压燃油喷射伤人,并防止喷射到高温表面引发火灾,SOLAS公约规定船用柴油机要装有高压油管保护及燃油泄漏报警装置。  相似文献   

8.
技术出口     
《船艇》1990,(10)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水提高压力,并使紊流的高压水复成顺流,通过喷嘴系统,经聚能、加速形成一股超音速的细射流,打击在需清洗的物体表面,达到清洗的效果,适用于船舶、大楼表面清、  相似文献   

9.
海事强制清污作为一种有效海事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对及时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止污染损害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从一起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纠纷的案例入手,反思海事强制清污工作,对海事行政强制法律性质、清污费用主张、强制清污适用前提、法定程序等进行全面分析,阐明海事强制清污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对海事现场强制清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舶在海洋环境下服役受海水流速、温度及盐含量等多因素作用,表面容易发生电化学、氧化(生物腐蚀)等强锈蚀破坏,因此高效、环保的海洋船舶钢板除锈技术成为海洋船舶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海洋环境下铁锈产生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喷抛丸、高压水射流和激光等除锈技术的原理、工艺、装备及特点,指出了现有除锈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对未来海洋船舶除锈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在风浪流水槽中研究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采用超高速相机对静止和移动状态下的高压冲水淹没射流的流动形态进行研究,不仅可提供高压冲水在淹没状态时射流和扩散状态,还可为耙吸挖泥船耙齿设计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高压水射流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射流形态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藕"形分布状态;试验工况下,在较小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对高压淹没水射流较远处流态影响显著;在较大的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提高高压冲水压力可有效解决低压冲水时的拖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夏铖  武永顶  郭涛 《水运工程》2020,(8):189-194
耙吸式挖泥船可利用耙头上的高压冲水装置有效提高疏浚作业的工作效率,现有高压冲水装置管路的设计仍不完善,一些结构亟待优化。采用数值方法对某高压冲水装置进行三维建模、模拟计算和分析,发现耙头内的高压冲水管路中存在较多漩涡流,水力损失较大,导致耙头施工时达不到理想的出口总压,影响效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使用渐变管、圆倒角等方式改善管内流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耙头高压冲水管路阻力损失减少,射流水速更高,冲水总流量提高约3%,出口总压增大,破土能力提升,从而提高疏浚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压水射流除锈生产效率,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射流参数加以分析,得到水射流除锈效率最高的参数组合:压力220 MPa、靶距30 mm、喷嘴直径0.4 mm。综合考虑电机功率消耗和除锈质量,对最佳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水射流多喷枪除锈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桩基清除是港口、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桩基清除的因素主要有桩基类型、土的工程性质、桩基尺寸、成桩工艺等。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震动拔桩、高压旋喷震动拔桩、震动沉管高压水射流拔桩和爆破拔桩等多种方法。其中以震动拔桩和震动沉管高压水射流拔桩应用最为广泛。随着海洋工程的快速发展,需要新的拔桩方法和工艺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5.
船舶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柴油机废气中高温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海洋运输行业。SCR系统管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船舶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AN 7S50ME低速主机系统为例,在考虑高压SCR系统管路受内、外部载荷及工况等因素下,对高压SCR系统管路在不同工况载荷下对各个受力点进行管路膨胀量分析、应力分析,分析薄弱点,调整固定支撑点、滑动支撑点及膨胀节等局部的结构,最终确定满足台架试验的系统管路。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为保障特殊用途,某大型舰船设计装有高压供氧系统。该系统管路介质为高压高纯氧气,因此对管路内壁光滑程度要求很高,如果管路内存在毛刺、焊瘤、尖锐突起物时容易摩擦产生较大热量甚至发生"打火";管路内壁附着油脂易与高压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因此对管路脱脂要求很高;管路安装在可能出现冲击、振动的环境中,对管路连接处的密封可靠性要求较高。在对国内外高压供氧管路广泛调研和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厚壁黄铜管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集中回收处理高压水射流清理船舶表面时产生的含有锈渣和漆屑的固液两相流废物,减少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根据真空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船舶高压水除锈真空回收系统工艺流程。通过对真空系统主要设计参数计算、真空泵选型、真空箱功能及结构设计等研究,完成了针对船舶高压水除锈作业专用固液流真空回收装置的设计。结果表明:该高压水除锈废物真空回收与分离排渣集成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有效抽速和真空度等)均满足产生必要的真空吸附力和回收效率的要求,真空箱具备足够的缓冲与储存空间,并具有固液分离、方便排渣的功能,满足船舶高压水除锈作业中固液流回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海事机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中的职责定位,划分船舶油污清除中可能产生的三种情形,依据法律规定明确海事机构职能,形成自行清污不越位、组织清污不缺位、强制清污不错位的法律定位,进一步明晰海事机构职责边界,为海事机构全面履行清污职责、有效减少履职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去除杂质、清洁船舶管路,根据船舶系统串油清洗的要求,对串油油柜、油泵、滤器及相应附件的设计与选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场施工的要求提出船舶串油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表明:该方案可缩短系统管路串油时间,提高串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研究成果可为船舶管路串油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彦臻  胡以怀 《船舶工程》2017,39(10):62-69
从船坞内作业和水下作业这两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所有船体清洗机器人的开发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包括超高压爬壁除锈机器人和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突出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的发展优势。将现有的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按磁吸附、真空负压吸附、推力吸附、复合吸附等吸附类型进行分类,具体针对各类吸附移动对其结构功能设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对。最后,总结吸附性和灵活性难统一、船体复杂壁面难适应和废水废渣难回收等技术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力磁轮复合吸附和水射流清洗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建议,并对多功能化、高智能化、自主性强的多机器人编队协同作业的船体水下清洗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