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前列腺素F2α和E2(PGF2α、PGE2)对正常兔眼压的作用及与环磷酸腺苷(cAMP)的房水动力学介导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对照研究,30只兔60只眼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点用PGF2α10μg或PGE2 10μg或等量生理盐水。每组选10眼,用药后不同时间测量眼压。另外10眼滴药后2h抽取房水检测cAMP含量变化。结果 PGF2α治疗组用药后0..5h、PGE2组用药后1h眼压开始下降,持续至用药后5h,其中2h时眼压下降幅度最大,平均分别为0..50kPa和0..45kPa。用药2h后PGE2组房水中cAMP含量由用药前(17..50±3..80)pmol/ml增高至(37..21±4.34)pmol/ml,而PGF2α组房水cAMP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小剂量PGF2α及PGE2可以降低正常兔眼内压。PGE2降眼压机理与房水中第二信使cAMP的动力学介导作用相关,而PGF2α可能另有一套不同的第二信使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匹罗卡品家兔点眼对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色的影响,用1%匹罗卡品(Pilocarpine,PC)对家免单侧点眼。并用0.1mmol/L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ceinisothlocyanate-bovineserumalbumin,FITC-BSA)持续前房灌注30min。测定前、后葡萄膜等6种组织的FITC-BSA含量,计算每眼的葡萄膜巩膜层水流出量(Uveosderdoutflow,Fu)。分别比较点眼前后眼压和点眼后双眼的Fu。结果示:PC点眼后1h处理眼眼压为(0.70±0.08)kPa,下降率为25%(P<0.01),对照眼眼压无显著变化(P>0.05);点眼后2h处理眼Fu值为(0.123±0.026)μl/min,对照眼Fu值为0.177±0.032)μl/min,双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1%PC单侧点眼可降低正常家兔眼压,PC可阻断家兔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兔眼的眼压下降主要为前路排出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莫索尼定 (Moxonidine ,MOX)局部应用后对家兔葡萄膜巩膜途径 (Uveoscle raloutflow ,Fu)房水流出量的影响 ,探讨MOX局部应用的房水动力学机制。方法 正常家兔2 0只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及莫索尼定点眼 ,点眼前及点眼后 3 0min ,测量双眼眼压。点眼后 1 .5h用 0 .1mmol/L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bovinealbumi,FITC BSA)行前房灌注 ,测定Fu各组织的荧光强度 ,采用改良Suguro法计算各组Fu房水再现量。结果 MOX单侧点眼后 ,点眼侧兔眼Fu房水再现量为 (7.2 1± 0 .988)×1 0 - 1 μL·3 0min- 1 ,对侧眼Fu房水再现量为 (7.5 3± 0 .2 1 4)× 1 0 - 1 μL·3 0min- 1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局部点用MOX可通过增加后路房水流量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4.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isothiocvanatebovineserumalbumin,FITC-BSA)示踪法测定兔眼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造健康白色家兔6只12眼,测量双眼眼压。用0.1mmol/LFITC-BSA持续前房灌注30min,灌注毕处死家兔,摘除双眼球,并将组织分离为前葡萄膜、后葡萄膜、前巩膜、后巩膜、视网膜和残余液体等6种组织。测定每种组织的荧光强度,计算每眼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uveoscleraloutflow,Fu)为(0.178±0.029)μl/min。证明FITC-BSA示踪法是一种测定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源性p27Kip1作用于兔眼滤过术后的效果,研究其对术后结膜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GenBank人p2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制备腺病毒介导Ad-p27并验证其正确性。兔眼滤过术中结膜下注射Ad-p27、丝裂霉素C(MMC)和PBS,术后28d内测定眼压、观察眼前节的动态变化及并发症,依照Krofeld评分法进行滤过泡评分。结果 Ad-p27作用后28d内维持低眼压的状态,术后3d眼压下降达峰值7.68mmHg。Ad-p27降眼压程度与MMC相似,与PBS比较术后7d(P<0.05)、14d(P<0.01)、21d(P<0.01)和28d(P<0.05)眼压存在显著性差异。Ad-p27作用后14d内滤过泡弥漫性隆起,28d有囊性泡形成。Ad-p27组与PBS组比较,滤过泡评分在7d(P<0.01)、14d(P<0.01)和21d(P<0.05)有显著性差异。Ad-p27组术后21d前房恢复正常,而PBS组术后14d恢复正常。Ad-p27作用偶有前房渗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Ad-p27通过抑制手术区瘢痕形成保持滤过道通畅,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6.
毛果芸香碱又名匹罗卡品(Pilocarpine),是从芸香科植物毛果芸香叶中提取的毒蕈碱型拟胆碱药[1]。毛果芸香碱滴入眼内使瞳孔缩小,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引流通畅,降低眼压,特别适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为了研究毛果芸香碱眼用制剂在眼组织中滞留量及时间与药效的关系,笔者建立了HPLC法测定兔角膜中毛果芸香碱的含量[3~5],测定了4g/L毛果芸香碱溶液、乳浊液在兔角膜中的滞留量。材料与方法1仪器WISP710B高效液相色谱仪,HP-3392A积分记录仪(美国);ShimadzuSPD-10AUV检测仪(日本)。2药品盐酸毛果会香碱(Allerga…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生儿小诺米星药物动力学 ,并获药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 8例新生儿患者按 4mg/(kg·d)静脉点滴小诺米星 ,用药后 0 .5、1、2、4、6、8、1 0h各静脉采血 0 .5~ 1mL ,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用 3P87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小诺米星在新生儿体内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 :平均血药峰浓度 (Cmax)为 (3.86± 1 .2 )mg/L ,消除半衰期(T1 / 2 β) (5.32± 1 .8)h ,清除率 (CL)为 (0 0 8± 0 .0 3)mg/L ,曲线下面积 (AUC)为 (2 9 7± 1 0 47)mg/(L·h) ,1 0h血药浓度为 (1 0 2± 0 .41 8)mg/L。结论 药动学参数与儿童、成人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小诺米星在新生儿血液和组织中作用较持久 ,建议每日一次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cl-2 mRNA含量变化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造成脑缺血15 min后行再灌注,治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经脑室注入1 u胰岛素(10μL,1×105u/L),缺血组则经脑室注入10μL生理盐水。利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分别于全脑缺血后1、3、5 d观察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及其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后1、3、5 d治疗组海马CA1区可见呈阳性表达的Bcl-2蛋白,而缺血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的表达则呈阴性;Western-blot分析,全脑缺血后1、35、d治疗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电泳条带密度分别为2 890.791±213.616,3 147.396±243.561和2 594.834±204.736,明显高于缺血组的743.376±84.123,804.637±64.547和637.867±54.394(P<0.01)。全脑缺血后1、35、d缺血组及胰岛素治疗组海马CA1区Bcl-2 mRNA相对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全脑缺血后脑室内注入胰岛素可能通过促进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基因的翻译途径从而促进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中枢直接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I1受体激动剂莫索尼定滴眼对葡萄膜巩膜途径各部位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莫索尼定对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的作用机制。方法莫索尼定单侧滴眼,示踪剂FITC-BSA双眼前房注入,2-10 h不同时点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葡萄膜巩膜途径各部位的荧光强度;prazosin(α1受体拮抗剂)、yohimbine(α2受体拮抗剂)和efaroxan(I1受体拮抗剂)前处理30 min,莫索尼定滴眼,观察葡萄膜巩膜途径荧光变化。结果莫索尼定滴眼荧光显微镜观察,双侧葡萄膜巩膜途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以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较强。prazosin前处理组各部位与莫索尼定比较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yohimbine和efaroxan前处理组双侧荧光强度各部位均较莫索尼定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ohimbine较efaroxan前处理组荧光更弱。结论莫索尼定可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外流,与prazosin产生协同作用,yohimbine和efaroxan均可抑制双侧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的增加,yohimbine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说明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主要由α2受体介导,I1受体也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移植在兔角膜急性碱烧伤眼表重建中的作用,并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疗效.方法 建立兔角膜急性碱烧伤模型,设左眼为对照组,右眼为治疗组,并于24h内行新鲜羊膜或保存羊膜移植术(12眼/组).术后观察双眼形态及角膜新生血管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中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PDGF-B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炎症反应轻,角膜溃疡范围小,上皮再生速度快,新生血管长度短(P<0.05).治疗组房水中TNF-α含量低于同期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且下降速度快,角膜组织中PDGF-B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保存羊膜移植组比较,新鲜羊膜移植组炎症反应更轻,TNF-α下降速度更快(P<0.05),PDGF-BB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 在角膜急性碱烧伤眼表重建中,新鲜羊膜较保存羊膜效果更好,其作用与抑制TNF-α水平、促进PD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