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建立自主品牌、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问题的讨论正在业内外相关人士中进行。两种观点已经非常鲜明。 一种观点认为,创建汽车自主品牌,需要资金、技术、规模和人才等等方面的积累,因而需要时间,要“耐得住寂寞”。而另一方则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相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大的隐忧是忽视自主开发、忽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在目前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汽车产业政策对自主开发的引导和支持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汽车界呼吁自主开发的声音不可谓不响,但合资引进20年了,车越造越多,企业的硬件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汽车企业还“自主”不起来呢?笔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和企业机制,束缚住了中国大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手脚。  相似文献   

4.
文中结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企业在汽车产品开发方面的经历,经验,做法和模式,强调了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关于“自主开发”一直是汽车行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并未因此在自主开发上有多大起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曾经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主张放弃自主开发,二是认为自主开发只有“自己开发”一种模式。 主张放弃自主开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1)“我们花不起这笔开发费用” 据说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有人提出外国人每开发一个车型至少要花费20~30亿美元,我们花得起这笔钱吗?于是自主开发就不再列入中国汽车工业的议程中了;后来用市场换技术也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加速形成上海汽车工业自主开放能力提出了实施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对产品开发决策程序,建立用户使用基地,建立和完善必需的试验装备,开发人才培养诸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何进行自主开发?从国家统计局获悉,由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完成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三大问题,其中,汽车企业仍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探索自主品牌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以自主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和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和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相比,起步并不晚,起点也不低,但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大型的汽车企业之一的一汽集团1998年全年的汽车总产量还不足30万辆。我国虽然有130多家汽车整车厂,但汽车总产量尚不足200万辆,不及国外一个大汽车公司的产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是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汽车工业产品开发能力又极大地依赖于制造技术的发展。因此,积极开发适宜于我国汽车  相似文献   

11.
雷丽 《时代汽车》2011,(2):71-74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自主”,时隔半年后,盛行于汽车界的一个词——“合资自主”。一时间,两者间的较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一股合资汽车企业筹建自主品牌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汽车业。也有人说这昭示着我国汽车工业’坷在走过近30年合资模式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2.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资合作,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巨大的腾飞,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由于自主品牌滞后,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仍步履维艰。因此,反思其原因,寻找其症结,以求对症下药.跨越障碍。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实现合资布局的今天,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任务乃是,在全面合资的基础上,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加快自主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使中国汽车工业步入自主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4.
自主品牌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自主品牌与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分析了日、韩、巴西及我国台湾汽车工业发展自 主品牌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与失败,得出了没有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就不能成就民族汽车工业,不能成为汽车强 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自主开发、发展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05,(6):7-7
今年上海车展,国内自主开发的汽车赢得一片掌声,“汽车产品自主开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目前对自主开发还不能过于乐观,还不能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始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为与100多家整车企业比,自主开发产品的数量还很有限,质量更无法与国际先进产品媲美。究其根本原因, 在技术、人才、资金上的差距固然存在,但精神缺失掣肘自主开  相似文献   

16.
张毅 《汽车杂志》2007,(9):65-65
今年7月19日。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布将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认为广州本田此举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把合资企业的研发上升到汽车平台的开发;二是产品将挂合资企业自有商标。 但有媒体指责广州本田搞自主品牌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广本的车子卖的挺好的,干吗没事找事。带着这些问题.《汽车杂志》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工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了需求平稳增长、激烈竞争的阶段。繁荣的局面和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预示着我国汽车工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人们对我国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期许与疑惑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本文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来探讨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国际汽车新产品,开发技术与中国汽车工业技术交流研讨有展示会”(AutoTechPSE’96)上作者概要介绍了一汽的发展历史,一汽集团建立自主一切能力方面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及对外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国际、国内汽车工业的形势,认为汽车工业产、销格局变化,战略重组,汽车技术变革是发展趋势。论述江苏省、南京市及南汽的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用SWOT方法分析南汽优势〔S〕和不足〔W〕以及面临机遇〔O〕和风险〔T〕,认为南汽应采取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SO战略。提出南汽应采取"面向两个市场,建设两个基地,创建一个自主品牌M‘G名爵’,提升自主开发能力"的自主研发战略和"一个网络,二个体系、三个突破"的主要措施。南汽在各级政府各方面支持下,措施到位、奋发图强、背水一战,一定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在"十一五"期间成为整车产量超50万辆、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