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注重实践,并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道德知行转换是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环节,研究大学生道德知行转换问题对大学生更好的践履"知行合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大学生知行转换应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改革学校教育方法、增强家庭的德育引领作用和改善社会德育环境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德刑关系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之一,论及德刑关系的政治思想甚多。按历史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德刑思想的产生阶段——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和法家分别对施行德治和"法治"的辩论;德刑思想的发展变化阶段——秦至汉初时期,秦政推行"法治",汉初的思想发展变化为德治唤起生机;逐德刑思想的渐成型阶段——汉唐时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主调。传统的德刑关系理论有其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呈现出道德法律化、"德主刑辅"正统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延续性,对现代法律的制订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对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维护国家稳定,推进国家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德育人、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必须提高对道德价值的认识,强化公民教育,从严治党、以德治党,发挥共产党员以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资源.但传统伦理精神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制度匮乏性和理想人格与现代化的冲突性使得其进行现代转换成为必要,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从重德轻理转向德理并重、道德人格从顺从依附转向独立自主、道德约束从个体良知延展到制度公正、德性修养从至圣道德扩大到世俗道德等为现代和谐伦理秩序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律具有原始共性,道德法律化有其可行性,然而道德法律化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的道德法律化或是盲目的道德法律化以及以德代法的做法无疑会给法制体系的完备及法治社会的实现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6.
文治教化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天下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亦官亦民的祭祀场所,南海神庙在国家事务中扮演了文治教化的重要角色,它的忠君爱国和孝行天下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民风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体系发生了许多分化与重组,在审美层面的集中体现为由统一转向多样、由教化主导转向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8.
德治主义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政治理念,它强调“教化乃为政之本”,主张为政以德、省赋役、举贤才、兴教化,并以道德伦理作为评价政治行为的主要标尺。作为一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理念,德治主义发挥了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个别生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以情感教育为基础,以潜能开发为内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促进精神成长为目的,借助心理辅导方法教育个别生,合理调整期望值,提高个别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失败者"转化为"成功者"。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道德伦理观。它丰富了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和世界观,为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了新的内容,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我们必须扩展道德的功能领域,把传统伦理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视道德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功能。通过道德教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伦理观,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思想包含了生态道德的内容,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又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谐思想发展,是今天人类自觉发展追求的最佳目的,是人类在失衡的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校德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困惑重重,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严重,一些不和谐现象发人深思。“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礼”不仅仅是用来交际的手段,更是一种成于内而形于外的文化积淀。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的中坚,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仅反应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礼育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校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核心途径。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包括:寓教于活动、动之以环境和建之以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现阶段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性别的人员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国家要从加大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来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提倡自主精神,肯定主体自觉;在道德修养上强调道德践履。从而可以启迪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现代思想教育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和谐必须是发展中的和谐.这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和谐必须在发展中实现;发展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其次,科学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发展.从历史经验看,离开和谐谈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从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看,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看,只有和谐的发展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和谐德育”理念的提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建设本质的要求。文章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读和谐德育,剖析其中蕴含的辩证法因子和内在规律性,进而对当下高校和谐德育建设提出对策,努力用全新的德育理念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通市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距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的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章在“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理顺社区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社区成员共建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进步;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实现政社分离和社区建设社会化;制定出台社区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社区发展法制化建设;调动社区中介组织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中介组织发展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甘肃省自然经济状况入手,利用近几年省内外高等教育招生方面的一系列数据,深入分析了甘肃教育现状及原因,并阐述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讨了构建和谐甘肃、实现教育公平应该采取的对策。提出了教育应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自我,以健康、公平、向上的文化教育模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社会和谐、公正的关键,而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