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变传动比循环球转向器,是通过螺母齿条—转向臂轴齿扇传动副实现变化传动的。齿条通常采用普通平面齿条,转向臂轴齿扇齿面具有特殊的几何形状,分析了传动比曲线、节曲线、瞬时接触线以及转向臂轴齿扇齿面的几何性质,为转向器设计以及齿扇的切齿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中小型汽车的转向机多为定速比、不可调齿侧间隙的机构。这样的转向机构在转大弯时比较费力,齿轮齿条磨损后,因无法调整,将造成间隙过大,使操纵稳定性降低。本文介绍一种可变速比、可调齿侧间隙的转向机构,重点说明该机构的结构特点、速比变化曲线,齿形形成原理、齿条和齿轮的啮合特点、齿轮齿廓加工机床结构原理等。  相似文献   

3.
依维柯S系列汽车转向系采用齿轮条式转向器,它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柱、转向器、传动齿条和转向轮等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方向盘通过方向传横拉杆之用。转向器壳通过支架10固定于横梁6上。可以看出具梯形机构处于前横梁之前,属前置式转向梯形机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的构想,这种转向机构在转向范围内均满足汽车顺利转向的理论条件,其控制外轮的转向器角传动比随转向盘中间位置转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VGRS)能够根据车速控制转向角,该系统通过VGRSECU控制安装在转向中间轴上的VGRS执行器工作,执行器根据车速的变化在转向中间轴转向角的基础上改变工作角度,以改变汽车前轮的转向角,从而改善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Matlab编程,在满足理想关系式且外轮转角小于内轮转角的前提下,求出内外轮转角、主销偏移距、最小转弯半径,算出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原地转向阻力、作用在转向节上的阻力。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在主要考虑汽车转向轻便性与转向灵敏性的大条件下,同时兼顾转弯机动性的情况,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的权重按0.45、0.45、0.1的比例选取,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角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主销偏移距、外轮转角、内轮转角、转向盘最大转动圈数、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为齿轮齿条转向器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VGRS(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是丰田公司近年推出的一项新技术,多用在高档越野车上(如LX470、LANDCRUISER等),已作为选装设备在欧洲车型上使用。在普通转向系统中,齿轮传动比主要按高速行驶模式来设置,以防止车辆相应于驾驶员操纵的转向盘转角做出过于敏感的反应。这样,在低速行驶或试图泊车时,就需要驾驶员做出较大的转向角才能达到目的。在VGRS系统中,转向机构传动比可按需改变。VGRSECU可操纵VGRS执行器根据车辆行驶条件始终保证最佳转向传动比。由此,车辆在低速和高速行驶时均可获得最佳的机动性和稳定性,系统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以TJ130型汽车变速比转向机为例,介绍了齿条与齿扇的传动比函数为余弦函数的变速比转向机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配用的转向传动机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介绍了该转向传机构的结构特点和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的选择范围,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线控转向车辆在高速工况下角传动比非线性响应的准确性,分析线控转向的功能指标,推导可变传动比的计算过程,讨论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固定侧向加速度增益、车速、方向盘输入对前轮转角映射结果的影响,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可变传动比策略,针对理想传动比在车辆稳定性控制层面上的不足,采用前轮补偿角的方法进行最终前轮转角的决策。在验证过程中,搭建线控转向整车数学模型,选取典型转向输入工况,结合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总体系统设计进行联合仿真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证明,设计后的传动比策略可以实现方向盘指标需求,降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有效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荷,基于改进滑模控制的主动转向策略相比饱和函数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超调量降低了9%,提高汽车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四)转向系统奥迪Q8上使用的就是奥迪Q7(车型4M)上成功使用过的电动机械式转向系统(EPS),如图38所示。奥迪Q8上的电动机械式转向系统(EPS)在结构、功能和维修保养方面与奥迪Q7(车型4M)上是一样的。转向传动比针对奥迪Q8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修改。未配备全轮转向的车采用了可变转向传动比(i=14.6在  相似文献   

12.
四、可变助力转向系统(VES) 可变助力转向系统(VES)的作用是当车轮速度变化或出现横向加速度时,改变车辆转向力的大小。电子制动控制模块(EBCM)接收转速、转向盘转角等信号,控制位于齿轮齿条式转向机中的执行器,以实现可变助力转向功能。VES系统输入信号、输出控制框图如图11所示,电路如图12所示,VES执行器位于转向机阀体上,位置如图13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化”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1885年首次被应用在西德的“本茨”汽车上,并曾被应用于1905年的美国“凯迪拉克”汽车和以后的许多其它汽车上。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问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其结构与性能也已不断获得完善与提高。迄今为止,汽车上所应用的手动转向系不外乎有两大类即齿轮齿条式转向系与摇臂式转向系——一种由转向摇臂作为其最终输出元件的转向器如循环球式转向器、球面蜗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定转向传动比机构显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但宝马的主动转向系统通过叠加转向机构完全能够实现。该系统传动比在10~20之间,低速情况下,通过双行星齿轮机构伺服电机的调整角和转向盘转角同向输入,使得系统的传动比较小,实际上是增大了驾驶员的转向角输入,  相似文献   

15.
机械式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高晓杰  余卓平  张立军  蒋励 《汽车工程》2006,28(10):918-921,932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底盘系统 (一)转向系统1.VGR系统在前款车型的基础上,2008款雅阁上加大了轴距,以改进其实用性。转向系统发生了改变,以增强其敏感度及响应度。采用可变传动比转向(VGR)用于转向响应。  相似文献   

17.
转向齿条力是车辆EPS系统匹配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文章基于某国产样车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转向齿条力超出助力电机承载能力的问题,通过敏感度分析找出影响转向齿条力的关键因子,并着重分析转向机构几何参数对转向齿条力和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悬架及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转向机的最大齿条力,同时保证了车辆转向性能,为今后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载货汽车转向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载货汽午转向系统运动学特忭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研究了载货汽车原地转向阻力的主要组成及动力转向器的效率特性,给出了原地转向性能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对4种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方案的分析表明,转向机构的传动比和动力转向器的效率对车辆原地转向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依维柯S系列汽车转向系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它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柱、转向器、传动齿条和转向轮等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商用车线控转向,设计一套新的线控转向系统架构及其转角跟踪控制算法。新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丝杠螺母结构中的丝杠直接控制纵拉杆,螺母通过带轮机构被电机驱动。对线控转向系统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推导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采用前轮转角为状态变量,建立线控转向系统二阶动力学模型。基于转角跟踪目标,采用反步控制算法,设计线控转向系统转角跟踪控制器,通过反馈系统线性化处理系统参数不确定和环境干扰问题,实现准确的目标转角跟踪,并建立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采用反步控制的线控转向系统是渐进稳定的。搭建采用“丝杠螺母+带轮机构”架构的线控转向实车底盘测试台架,选取蛇形和混合工况进行控制算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滑模控制算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可知,反步控制算法绝对平均跟踪误差值降低了71.88%~79.57%,跟踪误差标准偏差值降低了71.32%~78.50%;线控转向系统反步控制转角跟踪算法能够减少系统收敛到原点的时间,抑制系统的抖振,提高车辆线控转向系统转角跟踪的操纵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