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接触网检测车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运用维护有其自身特点。随着供电检测监测6C系统在我国接触网维护中全面应用,网检车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和各铁路局运用频次加大,其运用安全问题凸显。本文针对网检车运用、高压设备维护和故障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实现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检测监测,为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提供决策支撑。充分利用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集中、有机融合、综合应用和信息共享,实现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对指导高速铁路供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GSM-R网络共用设备在全路集中设置,且工作机制复杂,一旦发生故障对铁路业务影响范围较大。对GSM-R网络共用设备的设置方案及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共用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以信令转接点设备故障为例,提出人工处置隐性故障的方案,基于既有7号信令监测系统,初步设计7号信令集中监测预警平台,辅助实现共用设备故障识别及自动告警,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手段提高设备故障处置效率,降低由于共用设备故障对业务带来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铁路供电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是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以供电管理信息系统、6C数据中心、SCADA系统为支撑,按照国铁集团-铁路局-供电段三级管理架构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供电设备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框架的PHM系统涵盖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的PHM技术方案,在多时空尺度上实现铁路供电故障预测与健康指标评估,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修性的可视化分析和风险评估,以及优化维修决策.本文阐述了铁路供电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方案的基本设计原则和系统架构,并对该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系统重要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路》2009,(5):76-76
为完善铁路故障救援系统,德国铁路(DB)对隧道内故障救援的紧急通道照明系统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德国铁路隧道的安全照明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监测中心。通过与测点的信息交换,监测隧道内的安全照明状况,监测中心计算机可与8台监测装置连接,每台监测装置接通4路总线,每路总线可以下挂999个应急供电装置。监测中心发现供电电路故障后,自动切换到蓄电池组照明模式,照明系统也可在不同级别上通过手动切换。监测中心系统的设计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是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维修质量的保证,是实现电气化铁路状态检测和状态维修的重要手段。在刚刚闭幕的“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大会及产品展示会”上,铁道部运输局供电部介绍了高速铁路供电的安全检测监测总体技术规范的编制过程。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研究自2008年铁道部立题研究,直至去年年底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2年6月27日铁道部铁运[2012]136号“关于发布《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的通知”,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能够检测监测接触网状态,为精确施修提供支撑,是提高接触网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分析国内外复杂大系统的监测体系特征,梳理6C系统发展历程和应用需求。通过加强总体架构深化设计、更新技术标准规范、细化安装实施方案、开展认证评定等工作的部署,形成了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监测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态势。同时,重点针对第6C装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今后深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德国铁路电力技术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焱 《中国铁路》2006,(1):56-57,69
德国铁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流的铁路供电网络,该网络以“环行”供电为主,可满足德国铁路“面”状布局的供电需要。供电设备基本安装在室内,这些设备通过电力远动系统进行监控,一旦设备发生故障,电力调度中心可及时切除故障设备,保证正常供电。我国铁路在建设高水平的供电网络,完善铁路电力输配电网,提高电网整体质量和运行水平,以及建设先进的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等方面,可以借鉴德国铁路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侯马北供电段6C系统检测分析系统主要检测分析供电6c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检测数据分析,以及段视频、音频、作业车运行数据分析工作,实现了对管内牵引供电设备状态、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落实情况的远程监控。侯马北供电段调度指挥中心是由集中办公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牵引供电远动系统、专用线杆架式断路器操作系统、电力线路GPRS故障自动判断及远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SCADA(铁路供电远动系统)结构及其在供电故障抢修中的应用、以及南宁局供电SCADA系统存在问题及措施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供电SCADA系统对铁路供电设备监控进行自动监视和控制,保证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在故障抢修中快速修复故障恢复供电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接触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简称“6C系统”)为高速铁路接触网临时修、综合修、精调精修(三级修)提供数据来源,为保证状态修奠定基础。分析检测监测技术,研究6C系统功能,为6C设备开发、优化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疆铁路大风频繁,风害严重,铁路大风监测设备故障自动诊断远程报警系统的研究开发,使得技术保障部门在大风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增加大风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从而保障风区铁路的运输安全,提高风区铁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不断发展,为满足铁路安全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5T系统设备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方面的作用,需全面加强和规范5T系统的管理运用工作,建立货车热轴故障预报处置控制体系,切实做到防燃切轴,保障铁路货车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4.
谭贵宾 《电气化铁道》2023,(S1):39-41+46
铁路自闭贯通线路负责向沿线通信、信号、车辆等重要行车负荷设备供电,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停电将影响列车运行。基于现阶段10 kV自闭贯通线路运行现状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行波故障测距解决方案,以保证铁路自闭贯通线一旦出现故障时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正确启动,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精准定位故障地点,尽快对故障进行处置,有效压缩故障停时。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基础,为确保弓网系统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有必要建立高速铁路弓网检测监测体系。在梳理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检测监测需求的基础上,吸收供电6C系统成果,构建高速铁路弓网检测监测体系框架,从感知、传输、数据、分析和应用5个层面进行分析描述,论述弓网检测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阐述体系在弓网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技术创新中的运用实践,并对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高速铁路弓网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红外热像测温装置的应用场景,分析红外热像测温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依据相关标准及计量规程,针对供电专业应用特点,选取测温准确性、稳定性、一致性这3项指标作为测温性能评定项目。通过实验室及现场测试,印证了评定方法的可用性以及开展评定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探讨中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面向高铁工务、电务、供电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需求,按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综合应用"原则,融合发展综合巡检和搭载式检测设备、统型固定监测装置和小型专业检测仪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与此同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处理、融合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演变规律和预测其变化趋势,并依据设备技术状态进行预防式维修养护。最后,针对我国现有检测监测体系,从综合检测技术、综合维修管理技术和检测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铁路提速增运,满足运输生产的要求,结合铁路电力部门的供电特点,论述了研制铁路供电设备实时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普速铁路雨量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工程设计的角度,提出普速铁路雨量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功能、系统设置及设备配置、监测信息传输及网络设置、系统供电等方案,可作为今后普速铁路雨量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铁路供电二次设备运维监测是针对铁路供电系统二次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测,主要完成二次模拟量回路异常监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仿真在线检测、继保整定值校验等功能。运用该技术运行维护人员可有效掌控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