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结合行星机构的动力耦合功能和无级变速器的连续速比调节特性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方案,运用模拟杠杆法确定了4种结构紧凑、能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多种工作模式需要的新型传动系统.分析了新型传动系统在汽车各种行驶工况下的多种工作模式及其动力传递路线和在各工作模式下的耦合特性,为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与仿真奠定基础.与丰田THS、通用TWO-MODE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型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汽车动力的混合化发展趋势与构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归纳总结了内燃机混合化、动力传动系统混合化、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化的特点和概念.针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能量混合构型进行了特点综述、自由度分析和实例介绍,并为实现汽车能源技术的多能源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功能模块化和多能源平台化的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3.
根据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基于牵引力需求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量控制方法,详细讨论了其燃油喷射量的算法和控制原理。结合国产SUV车用增压直喷柴油机,针对汽车起步加速过程中对牵引力需求所确定的发动机目标转矩,标定了对应的喷油量,结果表明所标定的转矩与目标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发展趋势 ,说明了用优化理论进行军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设计的主要步骤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和控制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辐射噪声,应用声传递向量法对动力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声辐射仿真研究.以汽车驱动桥为例,运用声传递向量仿真算法,计算得到驱动桥壳体表面辐射声压级、外场域点声压级等声学响应,并且在研制的汽车驱动桥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声传递向量法在进行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声振分析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良好的识别能力,是汽车产品设计过程中适用于结构声振分析的可靠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6.
AT汽车动力传动系动态工况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态工总模拟的原理,开发了可对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的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汽车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为AT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和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对换挡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小客车上进行的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系统由电控汽油机、4速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利用I^2C总线实现两个电子控制单元的信息共享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重点研究了在1-2升挡过程中采用不同一体化控制策略对换挡冲击的影响。试验表明,对于由电控汽油机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小客车动力传动系统,通过推迟点火的方式减小升挡惯性相的发动机输出转矩可以达到减小换挡冲击的目的,同时,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 主油压控制的控制策略,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换挡冲击。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人们对汽车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需求,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手机控制技术等实现汽车的远程智能控制。文章将从国内外汽车智能控制发展现状,汽车远程智能控制如何实现,需要运用的技术点出发进行阐述,如何实现对汽车远程智能控制,以及实现汽车远程智能化控制后带来的便利进行描述。文章主要从汽车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前景。充分展现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促进汽车自动驾驶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早推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iDrive的宝马汽车,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控制的研发与应用。时至今日,宝马汽车的这套iDrive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在各领域应用的深化,宝马汽车提出了移动互联技术整合在iDrive系统中,与高效动力(EfficientDynamics)系统向呼应,成为宝马汽车未来在行走系统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相比,省略了离合器,所受的激励也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特性。在建立某电动车电机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并结合加速过程中动力传动系统受到的激励,研究了传动系统扭转性特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动滑门设计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动滑门(PSD)系统是在滑门系统的基础上,集成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和传感器防夹技术的高级滑门系统,广泛应用于高档豪华商务车,兼具了滑门侧开启方便性和人机智能控制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结合江淮M6项目,介绍了汽车电动滑门的各子系统构成和原理,实现了电动滑门系统的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12.
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大量新技术和设备应用其中,极大的推动了汽车行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现代企业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混合发展,基于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装置,与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可以实现数据云端传输共享,协同控制和智能决策,赋予驾驶人员更加高效、舒适与安全的驾驶体验。相较于传统交通出行方式,智能网联汽车出行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对于推动汽车行业更高层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重点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展开分析,把握互联网+与物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积极践行到实处,力求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车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根据车用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安全系统的特点,分析几种新型车用传感器和智能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对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特质、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分类分层的构建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宋歌 《汽车与配件》2014,(27):82-85
<正>如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价格高、使用率不高、无法兼顾安全和娱乐等,针对这些问题,将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又会走向何方?随着近年娱乐类消费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特别是智能设备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汽车也搭上了智能化的趋势,对于IVI的定义也相应的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用于车内减振降噪的智能材料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国内外对智能材料和结构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高新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显示越来越广阔,分析了汽车车内噪声产生的机理,认为利用智能结构进行车内噪声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消除噪声源;二是隔绝振源与车身之间的振动传递关系,阻断固体传播;三是进行车身振动的主动控制,通过减少振动来消除噪声,对智能材料和结构在汽车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国际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新动态——42V汽车供电系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汽车电子附件所占的比例和相应耗电量大幅提高,现有12V供电系统对汽车未来产品的供电能力不足是汽车业提出高电压供电系统的直接原因。使用42V供电系统可对发动机、电动制动系统、电动离合器、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线束开关和连接器等的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CAN总线作为一种车载网络,随着汽车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车辆智能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文章通过对CAN总线技术上的线束数量少、体积小、可靠性高及通信速率快等优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方案,阐述了当前CAN总线在车用智能传感器方面的主要应用,指出CAN总线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车用智能化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汽车底盘的很多子系统都可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改善相应的局部性能,如ABS、TCS、ASS、4WS等。为了减少装车成本使各系统之间协调工作,整个底盘系统有集成化控制的趋势。集成控制的关键之一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文章分析了汽车底盘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分别介绍了目前汽车电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模型发展情况,提出了建立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智能制造当中,这样能够显著缩短汽车产品的周期,而且能够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