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中,使教师职能发生了重要转变,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职业行为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成自主参与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实施在制度和办学层次上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构建课程体系却是实施的核心。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单位,眼视光技术专业为试点专业,正着力推进试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要求为抓手,重点分析眼视光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总结经验,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尤其是眼视光专业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眼镜企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技术、懂营销、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眼视光技术教育要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市场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循证思维结合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在眼视光公共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分别阐述了问题导向循证思维的内涵、优势和特点,并探讨该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作用。经过调查研究,问题导向循证思维教学法在眼视光公共卫生学的教学中有显著优势,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具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的诸多优势。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眼视光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要兼顾现代学徒制模式特点和眼视光行业特点,校企联合出台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管理办法,建立校企生三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风险分担制度等,完善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制度体系,保护校企生三方权益,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线上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依托,打破双导师和学徒因为时间和地域因素不能同步交流的困境;在提升双导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以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为抓手,吸纳创新创业课教师组建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铁路在京九线第一次采用光同步传输体制STM—4系统的情况,这标志着我国光通信技术的又一新开端。  相似文献   

7.
爆破时周边眼属于两端封闭结构,从经典的薄壁内压圆筒理论着手,推导应变能方程与聚能状态下能量分配关系,根据破坏准则对该法周边眼参数进行设计,提出一种隧道聚能光面爆破周边眼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张家界吴家边隧道为例,利用此新方法计算其周边眼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的光爆效果,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聚能装置上聚能缝宽度增大时,往聚能切缝缝两侧汇聚的能量越多,周边眼炮孔间距越大,相同药量作用下破岩效果更佳;聚能影响因素λ增大时,即聚能装置刚度越强,可使周边眼间距显著增大。若取相同周边眼间距,在有聚能装置存在的情况下可减少炸药用量来达到相同光爆效果;围岩等级越高,岩石抗拉强度越强时,周边眼间距明显减小,随聚能影响因素增大,周边眼间距略有增加。在使用该方法计算周边眼间距时,爆破后产生的残余炮孔占95%左右,光面爆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埋不良地质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掘进与减振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重庆轻轨新郑区间浅埋、上软下硬地层、软弱夹层岩柱等不良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掘进和爆破减振技术,保证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光爆良好效果和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结论:(1)洞口回填松软土层浅埋地段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并对Ⅲ、Ⅳ、Ⅴ、Ⅵ四种围岩段,采用正三台阶、正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正二台阶及全断面开挖方式,配合采用光爆技术,适合浅埋不良地质条件下双隧道净距仅5.8 m情况下小净距隧道修建;(2)小净距隧道爆破中掏槽孔爆破产生的振动强度最大,通过对不同地质段采取预裂光面爆破和预留光爆层爆破两种方法,掏槽眼分别采取五梅花中空直眼掏槽及斜眼掏槽方法,实测地面测点振速1.8 cm/s,相邻洞内边墙衬砌振速11.02 cm/s,爆破振速满足规程要求,且确保了光爆效果,减振爆破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9.
徐幼铭 《中国铁路》1994,(12):20-22
介绍了光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的基本概念,优越性及应用,阐述了我国铁路第一条光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的线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光波分复用及相关应用技术,并阐述了光波分复用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阐述光传送网的特征、功能和分层、连接、生存技术、网络管理和连接监视技术,并对实现光传送网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概括了铁通网络的现状,介绍了铁通光传送网络的发展方向和建网原则,详述了骨干光网络建设的规划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SDH系统的有源光网络,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和基于以太网的光纤宽带接入的技术和特点,以及接入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内未来高速铁路需要学习借鉴国外高速铁路采用的通信系统。新业务的高速增长和WDM技术的日臻完善,光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国内未来高速铁路需要全光网络。随着光网络宽带化方向发展,传统光网络正在朝着适于传输高新业务的新一代全光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15.
为使铁通“全视通”顺应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的发展趋势,介绍了SIP技术,以及采用SIP与软交换结合组建的视讯网络,提出了H.323视讯终端与软交换网SIP视讯终端进行互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电力牵引达22年区段的27.5kV工频电场强度为1.75-3.46kV/m,磁感应强度为0.60-1.75mT,人体感应电流为10.08-58.40μA环境下作业的1359名工人和无电磁场接触史的375名工人的视-运动反应时值进行的测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无明显差异。引起视-运动反应时值的延长。结果表明两组无明显差异,引起视-运动反应时值的延长,机体协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年龄因素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传统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四遥”控制一直是铁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体内容,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遥视”警戒功能的新一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为实现电力调度的“无人值守”创造条件,毋庸置疑,实现这一系统也必将为铁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着重介绍实现遥视警戒系统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铁路发展光同步数字传送网的网络结构的构成,应用及工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对我国铁路的传送网络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在周边眼间距E为500 mm时,对不同光爆层厚度W下泥质灰岩中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光爆层厚度下岩石单元应力、节点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以及与光爆层厚度的关系,分析光爆层厚度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W≤400 mm时,巷道围岩受到的扰动强烈,在围岩远区容易产生裂隙,在近区出现超挖现象;当W=700 mm时,因应力波在相邻炮孔间不能有效迭加而无法形成贯通裂缝,由此导致光爆效果不佳而出现欠挖现象.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巷道爆破掘进中,当周边眼间距为500 mm时,光爆层厚度宜取W=500~600 mm,而炮眼密集度系数为0.8~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介绍南昆线金鸡岭隧道硬质围岩所采用的爆破方法,包括掏槽技术,光参数,装药结构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