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村庄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惠高速公路k1+400~k1+850深挖路堑靠近村庄,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开挖,施工难度很大.在前期进度滞后的情况下,面对工期压力,业主和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最终保证了工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结合湖南临长高速公路k161+000~k182+966段沥青路面施工实践,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路面层压实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湖南临长高速公路k161+000~k182+966段沥青路面施工实践,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阿里山森林铁路为世界闻名的高山铁路之一,惟受2009年莫拉克台风重创,森林铁路60k+550~61k+450二万坪路段发生大规模崩塌,路基严重流失,致使铁路停驶至今。为使森林铁路早日复驶,并能永续经营,采用费用较高、工期较长的迂回隧道方式进行修复。本案例无任何道路可供通达,施工前须辟建高难度的施工便道,以供后续人员、材料、机具进出; 台风、豪雨期间,崩塌区落石及土石流不断,施工便道维护及人员避难不易; 洞口腹地狭窄、崩积层进洞困难及林地生态保护等施工特色与技术难题,更非原规划设计足以因应。经业主、监造及施工团队数次应变处理后,勉以通过,其经验与心得可供后续类似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清远市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中,K8+400~K8+530段路基施工完成后,有产生纵向裂缝有向鱼塘进行滑动的趋势,项目要求在短期进行通车,工期紧张。文章首先对滑坡原因分析及滑坡处理方案选择进行分析,然后对主要施工工艺进行讨论,保证了路基施工及后期营运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京珠高速公路湖北省大悟北段路基施工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和采取的处理办法.这些办法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控制工程工期等方面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大通风斜井存在出水多、截面大、坡陡等特点,是抽排水施工设计重点工作。依据杭州市紫之隧道东线K1+570~K3+555通风斜井,对大长坡面抽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对不同型号抽水泵排水量以及排水泵供电计算。设计采用多台不同型号排水泵及时抽水,采取固定泵站与移动泵站相结合设计方案,使排水效率提高了1.3倍;采用两台30 k W移动泵站水泵与一台40 k W固定泵站水泵相结合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然涌水情况;对抽排水系统供电配置计算,进行变压器设置并优化了通电路线,排水专线架设高度设为4m,每5 m设置一挂钩。  相似文献   

8.
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217-219,11
针对某(57.5+109.25+230+109.25+57.5)m钢桁梁斜拉桥的主梁架设进行了多个方案比较,提出了先架设边跨后中跨的架设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期间杆件的运输问题,同时,塔梁并行施工,工期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路基侧向水平位移是反映高填方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高填方路基侧向水平位移的检测精度,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测资料,对于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与稳定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介绍高填方地基侧向水平位移产生机理及测斜仪工作原理,以及测斜仪在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在汝郴高速k12+960~k13+250和k46+700~k46+820两段高填方路基中应用表明,测斜仪可检测地基不同深度处的侧向水平位移;较好地反映了地基土体内可能存在的滑裂面的位置和滑动方向,对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分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江  李磊 《桥梁建设》2021,51(2):137-143
长沙市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万家丽立交由主线桥和8条匝道组成,共5层,其中主线桥为(60+90+60)m连续梁桥,主梁采用三箱三室变截面钢箱梁;匝道桥主梁采用带悬臂的直腹板钢箱梁。针对该桥钢箱梁施工难点,结合桥址处施工环境,提出了大节段支架法+500 t履带吊架设(方案1)、小节段支架法+260 t履带吊架设(方案2)、双塔吊+260 t履带吊架设(方案3)3种钢箱梁架设方案,通过现场吊装条件、施工难度、工期等方面综合比选,采用方案3施工。该桥钢箱梁分节段制造后,分2期按从下往上的顺序,采用D5200-240塔吊、STT3330-160塔吊和260 t履带吊架设。实践证明采用方案3施工,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了地铁交叉施工的问题,满足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