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19年1月-2020年11月因腹痛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评估胶囊内镜在腹痛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组人群在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上的差异。结果 共有191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纳入研究,均正常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在腹痛组患者中,腹痛相关的阳性病变检出率为52.87%(101/191),正常组人群阳性率为20%(5/25)(P<0.01)。进一步分析,腹痛组患者中腹痛相关的重要阳性发现(溃疡、糜烂、憩室、寄生虫、肿瘤)检出率为16.23%(31/191);次要阳性结果(息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淋巴管扩张)中,息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等病变在腹痛组及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小肠淋巴管扩张在腹痛患者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56%vs. 4%,P<0.05,OR=7.089)。结论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病因的确诊有一定的价值,但部分阳性结果与腹痛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 DBE)在不明原因腹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2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DBE检查,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发现阳性病灶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结果 以最终随访结果为诊断依据,本组患者中DBE的诊断阳性率为50%(21/42).检出病灶以非特异性炎症最多,占45.8%(11/24).结论 DBE检查对明确不明原因腹痛的病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心阻抗图观察92例患者潘生丁试验(DP—T)。结果表明:①冠心病组94%患者的B—X缩短(P<0.01)。Q—B/B—X增大(P<0.01),A波、O波振幅亦增大(P<0.05),A/C、0/C均增大(P<0.01)。②可疑冠心病组69%患者有上述指标变化。③正常对照组3%有上述指标改变。这可能是DP引起冠状动脉窃血所致。并指出采用上述指标观察DP—T诊断冠心病,其敏感性优于心电图及症状学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实验分为NGU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免疫快速测定法(C-C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HSV2抗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道分泌物HSV2。结果NGU患者组的CT、UU感染率分别为23.27%和30.91%。NGU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SV2IgGI、gM、HSV2DNA阳性率分别为38.18%/18.03%、10.91%/1.64%、19.63%/4.9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U患者组无CT、UU、阴道毛滴虫、念珠菌感染的HSV2阳性率为3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V2是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FQ-PCR法作为HS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乳房切除切口鉴别前哨淋巴结 (SLN)的价值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按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将 72例病人分为经乳房切除切口组 (B组 ,36例 )和腋窝切口组 (A组 ,36例 ) ,采用专利蓝 (Patentblueviolet)癌周注射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结果 SLN鉴别成功率为 83% ( 60 /72 ) ,SLN有转移的 1 8例中 ,唯一转移者 6例 ( 33 3% ) ,B组鉴别成功率 94% ( 34/36) ,预测腋淋巴结的准确性 1 0 0 % ;A组鉴别成功率为 72 % ( 2 6/36) ,预测液淋巴结的准确性为 1 0 0 %。结论 采用蓝染剂经乳房切除切口 ,比腋窝切口更能精确地鉴别前哨淋巴结 ,提高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应激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微血管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原因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0例,按病因分为A组(激素性)、B组(酒精性)和C组(特发性),每组10例;另选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D组(正常对照).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观察氧化应激水平;Verhoeff氏染色法观察微血管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股骨头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A组T-AOC、SOD、GSH-PX、GSH、MDA水平较其他组变化显著(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Verhoeff氏染色结果显示A组微动脉损伤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下A组骨组织中微动脉管壁不完整,闭锁的微动脉多见,内皮细胞结构不清,凋亡细胞多见,较B、C组损伤程度重.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通过微动脉损伤途径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TD),B组患者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ID),手术由本中心同一高年资、脊柱内镜技术成熟的外科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C臂放射次数、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 Nab疗效。通过CT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年骨性侧隐窝角度。结果共95例患者(A组:n=48;B组:n=47)符合条件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C臂放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末次随访时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骨性侧隐窝角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与PETD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且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肥厚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A组,n=30),给予倍他乐克6.25mg,2次/d,无不良反应,每周用量加倍,直至50mg,2次/d。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组(B组,n=30),倍他乐克量用及方法同A组,加用安体舒通10mg,3次/d,一周后无不良反应,加量为2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A组临床 显效23..3%、有效66..7%、无效10..0%;B组临床 显效33..3%、有效63..4%、无效3..3%。心功能指标EF、心率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用倍他乐克。  相似文献   

9.
<正>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国内外报道结果不一。现将我院1982~1991年收治的46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86,女182例,平均37.3岁。用CF-20I型或CT-MB_2型纤维结肠镜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2岁~14岁)、青年组(15岁~39岁)、中年组(40岁~59岁)和老年组(60岁~82岁)4组。结果468例出血原因的检出率为92.6%。其中慢性结肠炎占32%,息肉占20.1%,大肠癌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长期吸入笑气(N_2O)是否会引起大鼠心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气吸入对照组(A组),500mL/L N_2O-15d吸入组,2h/d(B组),500mL/L N_2O-30d吸入组,2h/d(C组),500mL/L N_2O-50d吸入组,2h/d(D组).用悬浮玻璃微电极记录离体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s),观测上述4组大鼠离体左心室肌细胞APs时程(MAPD_(90)、MAPD_(50)、MAPD_(20))和幅值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及血管紧张素-2(Ang-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①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细胞的MAPD无明显变化,C、D组MADP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的A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A组相比,B组心肌细胞的Ang-2表达量无明显变化,C、D组Ang-2表达量显著增加;③与A组相比,C、D两组心肌细胞的eNOS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长期吸入笑气可引起大鼠心肌电活动明显变化,其很可能与交感神经长时间过度兴奋致使Ang-2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