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分析复线单边供电方式下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引起的继电保护死区以及无选择性动作等问题,基于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的阻抗特性,提出变电所馈线阻抗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和分区所偏移叠加阻抗保护特性,分析末端串联补偿过电压保护装置作用下牵引网继电保护配合策略,实现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继电保护的合理配合关系,使设有末端串联补偿的牵引网继电保护配合关系以及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与无补偿牵引网相同,解决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工程应用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复线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了串联补偿装置在牵引网中不同位置的补偿效果,分析了末端串联补偿对接触网无惯性、自适应和逆向电压调节的优点,研究了影响补偿效果的因素以及末端串联补偿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为末端串联补偿在电气化铁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中区间串联补偿装置对提高接触网末端电压的作用,介绍了区间串联补偿的主接线,设备构成,投入、退出状态下的开关设备位置及开关设备闭锁关系与保护过程,区间串联补偿装置与变电所串联补偿装置的区别及区间串联补偿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韦庭三  韦铁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4):41-42,45
阐述了接触网线路区间串联补偿电容装置和电压保护的工作原理。南昆线潞城乡区间串补出现既有区间串补烧损旁路刀闸故障,经对原过电压保护装置采取加装保护端子箱的改进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牵引变电所并联补偿装置所设置的各种保护主要是针对电容器的保护,对于电抗器过电压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实测波形分析了电抗器过电压的形成,阐述了谐波对电抗器过电压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放电线圈和母线电压合成电抗器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抗器过电压进行保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合闸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是运作操作最频繁的设备之一,合闸过电压有时会导致补偿电容器,电抗器烧损,本文对合闸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电容器,电抗器上的过电压幅值很高,而且不在同一时刻出现,因此,母线上的避雷器不一定能完全保护并联补偿装置,应采取专门的措施来限制过电压。  相似文献   

7.
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升高,重载时末端电压下降,严重情况下末端电压将超出允许范围,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影响行车安全。对临河至策克铁路互做布其35k V变电所与额济纳35k V变电所间超长距离贯通线进行分析,提出并联电抗和串联电容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建立仿真模型,分别对集中补偿方案和分散补偿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铁路电力贯通线长距离输电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可控硅装置应用向大功率发展,将许多可控硅元件串并联使用的装置增多了。在这些大功率装置中,过电压保护是决定可控硅串联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冷却则是决定其并联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减少可控硅的使用数量并缩小装置的体积,需要有更为合适的保护及冷却方法。检测出可控硅的阳极——阴极间的电压并使其导通是过电压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本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10 kV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利用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计算线路电压升高、线路容性无功电流补偿及功率因数,合、分闸空载线路和投切电抗器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及电抗器涌流,以及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工况过电压、短路电流和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研究结果:线路末端电压升高不超过1%,各种过电压均低于设备耐受水平,过电流均未超出设备承受能力,线路电抗器可明显改善线路容性无功电流分布,不会发生谐振。供电系统的稳态运行和暂态过程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线路坡度大、牵引负荷重的山区电气化铁路在开行货车且进行越区供电时,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经常低于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电压19 kV的要求,很难满足运输组织的需要,以丽江—香格里拉铁路为例,提出了区间移动式串联电容补偿方案,可以提高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保障牵引供电系统越区时的运输要求,且较为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铁路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全电缆贯通线方案供电系统可靠性得以大幅提高的同时,电容电流过大会带来末端电压超标、容性无功增加、系统效率降低、操作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电弧过电压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的常见配置,在正常运行和单项接地故障情况下,对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分布及其参数水平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单芯电缆和三芯电缆方案的电容电流水平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得出全线路单芯电缆敷设方案在可靠性上具备明显优势的结论。并提出了在工程设计中的电抗器补偿容量计算、补偿后电容电流的校验以及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电气化铁道中,为了提高接触网的末端电压,可在分区所安装并联补偿装置。本文以一个实际的并补装置为例,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与分析。着重研究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投入与退出电网时所引起的瞬态过电压和过电流,追加投入电容器时产生的高频涌流,以及减轻瞬态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采用机械开关投切的电容补偿装置的涌流和过电压,并根据过电压发生过程的特点对限制过电压的主要技术措施作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晋东南到荆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水平的改善措施。在ATP仿真基础上对单回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甩负荷过电压和无故障甩负荷过电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限制工频过电压的措施。通过EMTP仿真,比较了不同无功补偿点限制工频过电压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最优限制工频过电压的方案。结果表明,全线路各段选用不同补偿方法的运行方式对过电压抑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宜万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对供电臂末端电压低落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在供电臂末端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来提升网压,探讨了在供电臂末端进行补偿的优越性。该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和固定电容补偿装置(FC)组成,并对该方案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投运结果表明,重载时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地将供电臂末端电压提升了2.5 kV,同时系统功率因数保持到0.99。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实际运行中会出现牵引网电压低于电力机车最低允许电压的情况。因此,改善牵引网电压,在电气化铁路的设计中是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改善供电臂电压水平的措施有:提高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电压、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采用并联补偿装置、采用载流承力索或加强线等。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改善牵引网电压的几种方法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宝成线这种山区铁路的运量大、铁路沿线电力系统电源薄弱的特点,通过对宝成线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牵引供电方案的研究和供电理论计算,最终得出在马角坝牵引变电所的馈线侧同时安装串联补偿装置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马角坝牵引变电所供电臂的电压水平,从而使牵引网末端其电压达到20 kV。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因速度传感器被干扰导致车门无法开启的故障,分析了速度传感器发生电磁干扰的原因,建立和验证了速度传感器的电磁耦合仿真模型,采用仿真模型研究了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信号传输电缆长度及屏蔽层串联电容对速度传感器电磁干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干扰与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信号传输电缆长度和屏蔽层串联电容成正相关,其中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的变化对速度传感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最大。研究结论为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干扰深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导线离地高度和线路绝缘水平与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相当,雷电防护应以防感应雷为主.本文对接触网感应过电压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统计方法计算了接触网感应雷击跳闸率,提出了采用避雷线、绝缘子保护间隙和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种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投入时电容器和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电流的计算,分析了电抗器易烧毁的原因,并提出提高电抗器匝间绝缘与整体对地绝缘、在电容器和电抗器之间并联1 台10 kV 氧化锌避雷器等方法,以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20.
在成都地铁1号线主变电所无功补偿工程中,当真空断路器切电抗器时有爆鸣声响和弧光的现象.分析了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比较了不同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优缺点.工程实践证明,采用阻容吸收器进行过电压抑制效果良好.目前,在成都地铁线中,主变电所需要切电抗器均优先采用阻容吸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