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新建的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设计均采用屏蔽门制式。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江苏路站为例,介绍了车站既有环控系统、改造方案,对改造范围、环控改造对相关配套专业的影响、改造难点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按现有竣工资料及老标准,该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制式改为屏蔽门系统基本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部空间广、发热量大,为维持其热环境,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的装机容量较大。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能耗统计数据分析,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约占车站总用电量的50%~60%,占整个轨道交通能耗的25%~30%,系统用电成本占运营成本约30%,对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影响较大。因此,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为实例,介绍对于敞开式地下车站的空调通风设计,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龙溪路站为例,介绍含配线地下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环控模拟计算、设备配置等,提出区段通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思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区段在国内率先采用半敞开式地下车站的形式,简要阐述该种形式地铁区间通风设计、设备配置、车站布置、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模拟计算等,供设计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人防战时通风设计是保障掩蔽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车站人防通风系统防化丙级、丁级设计,分析了滤毒式进、排风机房设备布置方案,并结合设计案例,提出了尚需优化分析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后,部分车站中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直接影响旅客出行以及车站设备的使用安全。针对2号线部分车站中板渗漏情况,对可能造成中板渗漏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车站中板渗漏综合治理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该车站中板渗漏水解决方案可供已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轨道交通运营行车密度较高时,车站屏蔽门承受压力会发生突变,造成屏蔽门关闭不畅。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8号、9号、11号线部分车站现场测试,分析了列车停靠站台时,后续列车离站并驶入区间隧道工况下,站台不同位置屏蔽门的动态承压情况。这些测试数据可以为轨道交通运营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枢纽站是一座四线换乘的大型地下车站,详细介绍了该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并阐述了换乘车站设备共享与火灾排烟模式等内容,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     
《运输经理世界》2010,(20):22-23
南宁轨道交通骨干线通过专家评审计划年底开建 10月10日,《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国内轨道交通领域18位专家的评审。评审使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线路、车站、设备、制式等技术方案得到进一步确定,为下一步的设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世华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报告》,做好一号线一期工程开工的前期准备,并尽快形成评审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轨道交通13号线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总体呈东北向西南走向,线路全长70.01公里。全线共设23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9座、高架车站14座。全线的机电安装工程,主要包括车站设备房砌筑与装修,通风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动力照明等设备采购、安装与调试,均由中交机电局负责。青岛地铁13号线机电项目由机电局总承包管理。从2016年开始,机电局加快推进研发应用BIM技术,青岛地铁机电项目被确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轨道交通客运压力的增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提前达到或突破设计运能,出现常态化拥堵,拥堵与事故叠加的风险加大。介绍了这些线路中的复杂事故交通场景和“1列车原则”突破的现象,分析了通风系统的适应性,并辅以实际案例,初步探讨了屏蔽门系统、闭式系统等典型制式的基本应对策略及其局限性。最后提出了隧道事故通风理念需要与轨道交通承载的运输功能相适应、需要在运输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以及高密度运营线路有进行风险评估必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轨顶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文章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轨道风道后浇法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现浇轨道风道先浇法的施工工序,并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光达站应用实例,介绍了现浇轨道风道先浇法的施工要点,评述了其施工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的主线,主要结合轨道交通8号线线路设计对换乘节点车站线位预留、双圆盾构法、物探、小车的爬坡能力、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门禁系统作为轨道交通重要的安防管理系统正逐步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为例,从门禁系统构成、功能、工作模式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并详述了门禁系统控制中心、车站和现场三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美化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环境,提升车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本市轨道交通车站定置式管理近日在3、4、7号线内全面铺开。定置式管理方案围绕“车站清洁、整齐”的整治目标,重点对车站物品摆放、设备的标识标贴进行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渗漏水问题始终是车站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结合上海地质条件和地下车站建设工程的管理经验,首次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中,将车站治理渗漏水作为防排水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设计,形成《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排水专册》,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车站结构治理渗漏水技术。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车站建设正在不断影响城市的商业格局。轨道交通车站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周边地块乃至区域的商业开发价值。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0和12号线天潼路站与周边地块商业开发设计,介绍和分析了轨道交通车站与商业开发结合设计的注意要点。这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车站照明特点,从运营功能需求及节能管理角度说明了车站采用智能照明系统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智能照明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以重庆轨道交通车站智能照明系统应用为例,介绍了车站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照度值,可为类似车站照明设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诱导缝在释放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纵向内力、控制车站的纵向变形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车站防渗漏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介绍一种新型的诱导缝设置方式,并通过新型止水材料在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青浦站的应用分析,总结新型诱导缝在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渗漏方面的使用经验,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